分享

李商隐极其感人的一首诗《暮秋独游曲江》,短短4句,便让很多人读后落泪!

 qiangk4kzk8us4 2019-12-06

古人说:“诗言志”,但是更能传情。在古典诗词中,包含着关于爱情的一切悲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它是一种坚贞;“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它是一种赤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它是一种至死不渝。一首首关于爱情的诗篇,即便千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惊心动魄,令人感动落泪。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暮秋独游曲江》,来一起感受一下我国古典诗词里的动人爱情。公元851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不幸病故。就在这一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直到大中十一年(857)春,李商隐才得以随柳仲郢返回长安。这首诗便是李商隐在这一年秋暮,独游曲江(今西安城区东南部)时创作的一首悼亡诗。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在《艺概·诗概》中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首诗便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尤其诗的最后两句“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格调无限凄惋,将绵绵深情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读来感人至深,可以说是千年来打动了很多人。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商隐的这首诗《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首先,诗的前两句“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主要借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与人的生离死别,表达了对妻子亡故的憾恨之情。李商隐的另一首诗《房中曲》:“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记述的是大中三年(849)春,李商隐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重逢,无语凝噎的情景。当时王氏就已经患病。

所以李商隐说“荷叶生时春恨生”。因为他与妻子长时间的离别,所以每逢春天荷叶生的时候,就有无穷的春恨。古人有伤春悲秋的传统。《房中曲》中又有“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之句。即记述了李商隐和妻子重逢后不久,就又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等到大中五年(851)春回来的时候,妻子却病入膏肓了。到了这年秋天,便病故了。

因此李商隐说“荷叶枯时秋恨成”。这里的恨与前面的恨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对妻子的憾恨之情。即妻子生前没有好好陪伴在身边,等她死后只能憾恨了。字里行间,可见悼亡的沉痛。从艺术手法来看,李商隐这两句诗是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如此一来,荷叶的春生、秋枯也就都与诗人的哀思息息相关了。

然后,诗的后两句“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是无限凄惋的一笔,它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了无以复加的诗境。它的意思是说,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深体会到,只要人还在世上,情意就能地久天长。可一旦人已经不在世,只能在惆怅的望着、听着,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据记载,李商隐独游曲江的时候,也已经衰病垂幕。因此这时候的他站在曲江池边,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无疑更为沉痛哀绝。至于李商隐心中对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等情感,也都寄托在了这曲江之水中。诗到这里便结束了,李商隐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却如同这曲江之水,有绵绵不绝之势。直到流到今天我们的心中,让很多人读后感动落泪。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