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飞虎catzbc 2019-12-06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锦翼-头条号 2019/11/705:11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真是冤枉罗贯中,因为从诸葛亮死后不久,关于他智谋绝人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了。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西晋初年,司马懿的七子扶风王司马骏镇守关中,闲来无事和手下人清谈,他们所在正是蜀汉诸葛亮多次征讨之地,其时诸葛亮也去世不过几十年,大家也就自然而然聊到了诸葛亮,有人就说诸葛亮托身庸主,不自量力,以小谋大,最终拖累蜀国人民。但在场的郭亮却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是不世出的英才,不在乐毅管仲之下,讲了诸葛亮的五个故事,众人都很信服,有的故事涉及到了司马懿,司马骏也都点头称是。

第一个故事是诸葛亮谏刘备严刑峻法。刘备刚在四川站稳脚跟,法正建议先行仁义,宽刑弛禁,以笼人心,诸葛亮却认为应严刑峻法,刘璋之败就败在法度不张,实行所谓仁义,对蜀人宠之以官位,顺之以恩情,结果他们官高蔑主,恩多不谢。蜀人专权自恣,主公无威,德政不行。所以他坚持严刑峻法,刑严才惜位,法峻才知恩。

第二个故事是诸葛亮识破刺客。曹操派人暗杀刘备,刺客以献伐魏之计为名来见刘备,他的计谋甚得刘备心意,刚要放下戒心,亲近一步,而刺客眼看要得手。这时候诸葛亮进入,刺客神情慌张,诸葛亮暗自观察。一会刺客借口入厕离去,诸葛亮说:“我看此人色动神惧,眼光向下,不敢对人。外漏奸形必然内藏邪心,肯定是刺客。”刘备派人去看,果然刺客已经在厕所翻墙而走——厕遁远去。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第三个故事是大名鼎鼎的空城计。跟后来《三国演义》里不一样的是,诸葛亮身边还有一万多人,而司马懿率领的二十万人,诸葛亮于是大开四门,笑对司马懿。这结果自不必赘言。

第四个故事是诸葛亮拒绝别人贺喜。说诸葛亮出祁山,陇西、安南二城望风而降,天水、冀城也随即收复,还俘虏大将姜维,得人口数千。众人道贺,诸葛亮却说:“我志在复兴汉室,这种小事,不值道贺。”

第五个故事是诸葛亮讲信用。魏明帝曹睿亲自率兵三十万进攻蜀国,诸葛亮当时身在祁山,得到消息的时候,他的士兵正要换防,于是就有人给诸葛亮建议说敌众我寡,应该暂停换防,所有士兵都应在此待命,诸葛亮说不用,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了换防,就不能食言而肥。结果士兵们都纷纷请愿留下,士气大振,大破魏军。

这五个故事不见于《三国志》,到了南朝宋的时候,裴松之奉旨为《三国志》做注,把这五个故事给引了出来,并逐一辨析,认为都不可信。但这事是假的比是真的更能说明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在他身后不久,人们就开始从他身上编故事了,还能让这么多人相信,这是开始成神的步伐。

除了空城计,著名的七擒七纵南蛮孟获的故事已经被习凿齿记在《汉晋春秋》上了。东晋的袁希之甚至把孙膑的故事放到诸葛亮身上,他在《汉表传》把张郃写成了庞涓,张郃追击诸葛亮,诸葛亮设下埋伏,并在一棵大树上写:张郃死于此树下。张郃果然重蹈庞涓覆辙,等到他看清树上字时,万箭齐发,张郃变成了刺猬。

智慧上登峰造极,下一步就是神话。也是在东晋,有人在汉中见过诸葛亮的八阵图,在一数百步之地,积石为垒,分为八行,各去三丈,名为八阵图。当时仍秩序俨然,常有鼓甲之声,天阴就更响——这哪儿是八阵图,这分明是就一个法阵。记载这件事的人叫干宝,他最有名的书是《搜神记》,但这件事神乎其神,他却不是当神话说,而是当成正史收录在他的《晋纪》里。看来作为当时社会精英的干宝对诸葛亮的神异也是深信不疑的。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稍后的孙盛在其历史著作《晋阳秋》上记录诸葛亮去世时候的奇特天象,说有一颗带着红色光芒的星星从东北天空滑落,落在诸葛亮军营之中,像球一样三落三弹,每次弹起落下就变小一些,最终消失,随后诸葛亮死——显然诸后来《三国演义》里葛亮五丈原禳星的故事就来自于此,那颗星星三起三落,大概也是诸葛亮试图让自己的星星再次升起,他努力了三次,最终失败,他虽然是天选者,却最终没有抗过命运。

这个故事把诸葛亮的死和天上星宿关联起来,诸葛亮已经不再是凡人,他来到人间是要拯救汉朝的,这也是有故事可证的。南朝宋的刘敬叔在《异苑》里说蜀郡有一口火井,这口井似乎是汉朝的命运之井,汉朝兴盛这口井就兴盛,自然汉献帝的时候这口井火焰已经如同烛光了,这时诸葛亮来到蜀地去看了一眼,顿时火势旺盛起来。但可惜,这只是回光返照,估计当那颗星星落下的时候,这口井的火也要黯淡下去了,三十多年后,当魏军入蜀的时候,这火估计彻底暗下去了。

虽然诸葛亮说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死后还为蜀汉尽过一次力,这就是著名的死诸葛惊走活仲达,这个故事也是在东晋就有了,记录在《汉晋春秋》里。

诸葛亮人成神人,围绕他的一切也都神圣起来,《荆州记》上说有人住到诸葛亮故居里,然后他们全家就都死了。这事可能是真的,因为《襄阳记》和《水经注》都提到这件事。但死人是真的,肯定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只不过因为这个房子的特殊性,大家就把死人的事和这位伟人联系起来了。在当时蜀人的眼里,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其实诸葛亮一死,各地就纷纷要求为他立庙,刘禅朝廷或许是忌惮他影响太大,以违背礼制为理由不同意。但这挡不住百姓的热情,人们自发在街巷上做祭,少数民族也在山野间行祀。一直到了三十多年后的景耀六年春,蜀汉风雨飘摇,这才想起诸葛亮来,在沔阳为诸葛亮修建庙宇,这时候大势已去,就在这年冬天,刘禅就肉袒牵羊迎接邓艾了。也就在这一年,另一路伐蜀大军路过诸葛亮庙,主帅钟会专门前去拜祭,要求士兵不得到诸葛亮墓旁砍柴牧马。

不光钟会,从此到蜀汉的统治者没有不对诸葛亮心怀敬仰的。西晋的时候,李雄在蜀地割据称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专门为诸葛亮在成都修庙,东晋时候桓温伐蜀,灭掉成汉,将成都的少城夷为平地,却独独保留了诸葛亮庙。南朝梁时期的《殷芸小说》上还记载桓温采访一个老兵的故事,这个时候距离诸葛亮时代已经一百多年了,故事照顾了时间的因素,说这老兵也一百多岁了。桓温说:“你觉得谁能和诸葛亮相比?”桓温是东晋的实际主政者,他心中预设的答案显然是自己,没想到这个老人说:“丞相在时,不觉其有什么,丞相死后,天下无人可比。”桓温讨了个没趣。

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其实冤枉了罗贯中……

这时候诸葛亮的故事还在继续产生着。特别是南朝梁时期,人们似乎特别看重诸葛武侯的这个武字,在故事里把诸葛亮塑造为一代武功高手。《蒲元传》上说诸葛亮让神匠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蒲元淬炼不用汉水,而让人从蜀江取水。结果水取来之后,蒲元一看就说这掺杂了涪水。取水者坚称就是蜀水,蒲元用刀划水,说:“这里面掺杂了八升涪水。”取水人吓得跪倒承认的确自己在路上洒了水,就用涪江水补上了。这里面显露神术的虽然是蒲元,但他是奉诸葛亮之命铸刀,士兵所用的刀都这么神奇,主帅更是神一样的人。

陶弘景在《古今刀剑录》上又说是刘备采金牛山铁铸剑八柄,均长三尺六寸。这个铸造的工匠可能还是蒲元,但这次诸葛亮亲自参与,铸造前占卜方位,铸造时在剑上题词“章武”,铸造完毕之后,刘备赐他一把。另外七把,刘备自用一把,他的三个儿子一人一把,关、张、马、赵一人一把。刘备给诸葛亮赐剑,说明在他心里,诸葛亮绝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也是一身英气,身怀武功的。

陶弘景还记录了一次诸葛亮出刀。当时平定黔中,路过青石祠,诸葛亮抽刀刺山,刀没入柄,不拔而去——可以想象这画面,诸葛亮骑在马上,身后十万旌旗。正行走间,或是林暗草惊风,或是心中块垒无处宣泄,或是发号施令以石为誓,诸葛亮抽出刀来,一把刺入山中,打马疾驰而去。即便是这刀锋利,看来其武功也可以和关张赵并列,可惜他智慧的光芒太耀眼,只留下一个羽扇纶巾的读书人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