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的文化艺术——苏绣

 吴越尽说 2019-12-06
苏州的文化艺术——苏绣



苏绣的由来与工艺


苏州刺绣,简称苏绣,是苏州的传统工艺品,素以精细、雅洁著称。苏绣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秀美高雅。色彩清新文静,雅艳相宜,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给人以柔和精巧的美感。与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


宋代,苏绣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据1956与1978年在苏州虎丘塔和瑞光塔出土的经袱来看,图案有菱花、莲花、缠枝藤等。针法有铺针、斜缠针等,并能运用三色线晕色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出现了苏绣欣赏品。元代,据1964年在苏州南郊吴王张士诚母曹氏墓中出土的衣裙残边绣品,图案系四龙和云纹,刺绣的针法有接针、缠针、施毛鳞针等9种。明代,苏州是丝织业的中心,朝廷在苏州设织染局,下设绣作,集中绣工进行专业生产。苏绣在运用原料、针法、色彩等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王鏊在正德年间所撰《姑苏志》中,有“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的评定。清代的苏绣,在明代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据记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清代朝廷在苏州设织造衙门,督造与差派锦、缎、绫、缂丝、刺绣等。此后,苏绣中的商品绣逐步发展而形成行业。



图为1956年9月,苏州市刺绣工艺 生产合作社社员顾文霞赴英国伦敦参加 “国际手工艺品及家庭爱好者展览会”, 并在展览会上进行刺绣表演。



图为1958年4月17日,朱×到苏州视察并参观刺绣工艺生产合作社。



图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参观苏州刺绣研究所。摄于1971年。




苏绣的发展


清末民初,西方的科学、文艺、美术传入中国,于传统的中国美术中注入了新的养份。苏绣艺人沈寿,吸收西画讲究明暗和透视的优点,创作了“仿真绣”。她绣制的《耶稣像》和《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引起了轰动。 


新中国建立后,苏州刺绣遵循党与政府“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组织与恢复了刺绣生产。1950年5月,苏州刺绣业同业公会成立。1952年9月,创办苏州市刺绣技术学校。1954年,建立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小组,接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委托,刺绣了一批出国礼展品。1956年成立13个刺绣生产合作社,其中由刺绣小组发展起来的美术工艺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刺绣欣赏品的研究与生产。1958~1970年间,在原刺绣生产合作社基础上,先后建立苏州剧装戏具厂、苏州市苏绣合作工厂、苏州市儿童用品生产合作社、苏州绣品厂、苏州刺绣研究所。


1985年,苏绣行业有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刺绣厂等企业,共5厂1所。但随着电脑绣花技术普遍应用,拥有高超技艺的苏绣传承人和高品质的苏绣艺术品越来越少。90年代后苏绣行业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2001年顾文霞大师工作室建立。2005年苏绣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苏州刺绣技艺列为第一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美术类。保护和研究主要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苏州苏绣艺术博物馆、高新区虎丘区镇湖街道。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镇湖街道的苏绣基地荣获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镇湖苏绣”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镇湖刺绣》地方标准。2013年,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艺术馆景区成为全国首家刺绣文化产业4A级景区。2014年,苏州镇湖刺绣艺术馆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5年何建英刺绣大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洪军大师《梅花篆字》创作成刺绣版。


图为沈寿(1874——1921),苏州人,原名云芝,精于刺绣。得夫余觉之助,吸收西洋画讲究明暗和透视的优点,创“仿真绣”,其绣作在国内外屡次获奖,有“针神”之誉。



图为沈寿刺绣作品《耶稣像》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一等奖,这是中国第一幅获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的刺绣作品。



图为苏州 刺绣工艺生产合作社社长金静芬在传授刺绣技艺。摄于1956年。



图为1988年11月,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二六七厂联合研制成功国产电脑刺绣机及其编程系统。




苏绣作品赏析


图为苏绣精品《猫》。


图为苏绣精品《花环少女》。


图为苏绣精品《蓝瓶花》。


图为苏绣精品《鲍尔夫人》。


图为苏绣精品《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