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环境对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GXF360 2019-12-06

体育课堂作为健康教育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合,应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质和量,培养学生课余自主锻炼行为,这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预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具有重要作用[1-2]。研究显示具有高度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中学生更可能积极地参加课余锻炼,而缺乏这种动机的学生在闲暇时间很少参加锻炼[3],相关研究证实了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向闲暇体育自主动机转移的观点[4-5]。这些研究表明体育课的自主学习动机对闲暇时间的锻炼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6],提示体育动机的跨情境转移更容易发生在那些认为体育课是愉快的或有意义的学生身上,而那些在体育课中参与体育活动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并没有发生这种动机的转移。如果体育课的自主学习动机能够预测闲暇时间自主性参与锻炼的动机和行为[5],那么,体育课教学中应实施哪些举措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动机?本研究试图以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来解释这一过程。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为了达成自主性行为,应满足自主、能力和关联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7]。自主需要指的是意识和调节自己行为的知觉,如果体育课上允许学生有选择权,他们可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内容和形式;能力需要指各种环境中体验精通掌握的知觉,如果学生得到体育教师的积极反馈,他们会觉得自己更有能力,可能会有更多自我决定动机的体验;关联需要指的是安全感、归属感和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如学生在小组合作练习中体验到归属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自我决定动机。教师行为作为学校社会环境因素是通过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体验来实现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7]。教师如何去教和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自主和自我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Shen发现中学生感知教师的自主支持对其需求满意度、自主动机和学习成绩有预测作用[8],Zhang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心理需要满足感和内在动机中介了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关系[9]。然而,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特定的行为环境通过社会环境因素和物理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个体行为动机和行为选择[10]。因此,体育课情境中,除了体育教师支持的社会环境因素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支持性物理环境对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作用。

提供适合的体育物理环境资源有可能鼓励学生更多的体育活动,研究发现学校物理环境可能与体育活动动机和行为呈正相关[11-13]。关于学校体育物理环境与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很少有实证报告,从上述研究结果似乎可以推断,适合的体育设施条件可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以满足自主性需要,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体育课教学中,体育设施完善学校的学生可能比缺少体育设施器材学校的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的体育活动。因此,Vansteenkiste建议分析心理需要满足在各种环境因素与其结果因素之间的作用[14],以进一步认识学校环境如何促进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以班级为抽样单位、年级分层的抽样形式,抽取四城市8所中学的1 092名中学生为测试对象。剔除错答、漏答和规律作答问卷,最后获取有效问卷942份。其中:初中生410人,高中生532人;男生475人,女生467人;年龄13~19岁。

2.测量工具

(1)以体育教师支持量表作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评价指标[15]。该问卷由支持自主、结构和卷入三个维度的24个题目组成,其中支持自主性8题(例如,体育课上老师教给我如何完成练习)、结构8题(如果我不能完成,体育教师教我不同的方法来尝试)、卷入8题(体育教师与我交流)。测试题按Likert 5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相关研究中得到验证[14-15]。本次研究中问卷的支持自主、结构和卷入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69、0.79和0.74,问卷总cronbach’s α为0.88。本研究以24个题目的均值作为体育教师支持状况的得分。

磁共振扫描的主要序列及其参数如下:GRE-EPI序列参数:TR/TE=2000/35ms,翻转角=90o,层厚=4.5mm,层间距=0.7 mm,矩阵=64×64,视野=230×230×141,采集240个时相,轴位、扫描参考线平行于前后联合,扫描层数为33层,扫描时间为8 min。

(2)学校体育物理环境问卷(QSPACE-R)由8个题目构成[4],如“我校拥有完善的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供我们使用”。测题按Likert 5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该问卷具有理想的效度和信度[4],cronbach’s α为0.81。

(3)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由自主感、能力感和关联感三个分量表组成,三个维度各含有5道题目,共计15道题目[16]。具体题目如“体育课上,我有信心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力感),“体育课上,我觉得我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些练习”(自主感),“在体育课上和其他同学在一起,我觉得很亲密”(关联感)。该量表采用Likert 7点计分方法,其中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本次研究中自主感、能力感和关联感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7、0.86和0.89。

(4)以Standage编制的行为调节问卷(BREQ-Ⅱ)[17]的认同调节(4个题目)和内在动机(4个题目)作为体育课自主动机的测试问卷。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8个题目的平均分即为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得分。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89。

3.质量控制

通过往返翻译的程序获得中文版问卷。征得被测校方许可和学生同意后进行问卷测试,采用班级集体测试的形式,在教室发放和回收问卷。由通过培训的研究生主持测试,要求学生以自愿原则依指导语作答,调查时间约10 min。录入数据时剔除回收问卷中有明显逻辑错误或多项漏填的问卷。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分析,通过AMOS 20.0软件的Bootstrap进行中介分析。

5.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对教师需要支持、学校体育物理环境、自主感、能力感、关联感、体育自主动机共6个潜变量建立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因素模型拟合良好(GFI为0.94,CFI为0.92,RMSEA为0.06),而单因素结构测量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数较差(GFI为0.76,CFI为0.70,RMSEA为0.13),两个模型Δχ2/df=235.84。说明研究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研究结果

1.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显示了研究变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育教师支持、学校体育物理环境变量、三种心理需要满足感和体育自主学习动机之间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反映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越多、校园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越好,其基本需求的满意度越高,体育的自主学习动机越强。

二期工程范围为江风口分洪闸至蒋史汪橡胶坝,长5 km,面积5 000亩(333.33 hm2),一次性蓄水量 215 万m3。规划建设中央公园、鸟类公园、湿地植物园、湿地探索园、湿地生产园、湿地休闲度假区和沂河休闲度假区各1处,总建筑面积1.5万m2,提升水面面积 1 980 亩(132 hm2),陆生植物面积 2054 亩(136.93hm2)。

同是“80后”“90后”,同在象牙塔里工作生活,像甘相伟这样的年轻人却比同龄的大学生背负了更多东西,更早品尝了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表1 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性

因子x±s12345自主动机3.86±0.86—自主感3.67±1.130.51∗∗—能力感4.26±1.210.57∗∗0.48∗∗—关联感3.85±1.320.32∗∗0.41∗∗0.37∗∗—教师支持3.32±0.610.44∗∗0.42∗∗0.39∗∗0.36∗∗—物理环境3.50±0.640.23∗∗0.21∗∗0.15∗0.25∗∗0.34∗∗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中介效应分析

第一步,在控制性别变量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体育教师支持和学校体育物理环境对体育课自主动机的直接预测作用。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拟合可接受(χ2/df为3.36,GFI为0.94,CFI为0.91,RMSEA为0.06);体育教师支持和学校体育物理环境均正向预测了体育自主动机(β=0.57/0.13,P<0.01),模型解释方差37.3%。

第二步,将自主感、能力感和关联感三个心理需要满足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加入上述模型,建立多重中介模型(如图1)。模型拟合结果良好(χ2/df为3.84,GFI为0.93,CFI为0.91,RMSEA为0.05)。研究表明,自主感和能力感部分中介体育教师支持与体育自主动机之间的关系,而关联需要满足感没有中介这一过程(β=0.02,95%,CI:0.00~0.03)。学校物理环境与自主动机之间的关系中,只有自主心理需要感知中介这一过程;能力感知(β=0.02,95%,CI:0.00~0.04)和关联感知(β=0.01,95%,CI:0.00~0.01)没有被确定为中介变量。体育教师支持与体育自主动机之间路径系数在纳入三种心理需要后显著降低(从0.57降至0.26);同时也发现学校物理环境和体育自主动机之间的路径系数从0.13下降到0.06。中介模型的解释方差为46.7%,比原模型提高了体育自主学习动机9.4%的解释方差。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自主感和能力感在体育教师支持与体育自主学习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30和0.1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值分别为39.0%和24.7%;自主感在物理环境与体育自主学习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12,占总效应的值为59.9%。

图1 心理需要满足在校园环境预测体育自主动机中的中介路径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2 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

心理需要在教师支持与自主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心理需要在物理环境与自主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自主感能力感关联感自主感能力感关联感0.30(0.26~0.34)0.19(0.16~0.23)0.02(0.00~0.03)0.12(0.07~0.14)0.02(0.00~0.04)0.01(0.00~0.01)

三、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三种心理需要满足在学校社会和物理环境预测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先前研究已经证明了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与体育课自主动机之间存在着跨情境的相关性[6],因此,知晓如何提高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就可能提高学生课堂和课余的锻炼水平。本研究表明,体育教师支持和学校体育物理环境都是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重要预测因子,并且体育教师支持与体育课自主动机之间的关系受到能力感和自主感的中介作用,自主感中介学校体育物理环境与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间的关系,中介模型相当大程度上解释了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方差。

客滚船是一种人车两用运输船,主要用于装运卡车、小汽车、集装箱拖车和游客,并为游客提供住宿和娱乐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内海、海湾、海峡和沿海岛屿间的短途水运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体育教师支持是实现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Reeve认为教师支持包含支持自主、结构和卷入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18]。体育教师支持通过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体育课的自主学习动机,这与相关研究一致[8]。然而,本研究显示关联感不能预测体育课的自主学习动机。Deci指出心理需要满足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主要通过自主需要和能力需要的满足发挥作用,关联需要起着次要的作用[7]。这意味着在激发和维持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时,关联需要的满足并非必要之选,提供所需环境下最直接的支持足以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3]。这说明,在满足学生自主需求和能力需求的社会环境中培育良好的动机质量,以高度的支持自主和结构为特征的课堂教学风格有助于实现这种心理需求过程[14]

在教学过程中,支持自主的教师通过情感或行为促进和鼓励学生追求个人目标。支持自主性的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使自主的需要得到满足[18],如选择受限时给出合理解释,试图与学生共鸣,避免使用控制性语言。结构指教学过程的清晰程度,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行为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指导和帮助、给予学生与能力匹配的建设性反馈等。前人研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支持自主和结构是优化激励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15,19]。能够有效支持学生自主需求的教师可以更好地移情性采纳学生的内部参照框架(即自主支持),以符合其目标和愿望,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反馈,这样,教师的自主性支持才会虑及适合学生的教学结构。需要向学生清楚地解释如何规范其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清晰的结构和建设性的反馈,这可能会提高学生自我评价体育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胜任力的需求。此外,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高度结构化时,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模仿这些技巧,可能通过这种建模式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19]。因此,支持自主的教师予以很好的结构支持,实现自主支持和结构支持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3 患儿治疗情况 在确诊的499例CH患儿中,1例非本病因死亡,其余498例均接受正规治疗和随防,诊治率为99.80%。329例在3岁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复查、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等评估。其中有15例诊断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而永久停药,12例停药观察中,其余302例仍以药物治疗。31例PKU/BH4D中除5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其余的26例均接受规范的治疗和随防,诊治率为83.87%。串联质谱技术筛查出的11例遗传代谢病也得到及时治疗和随访。

自我决定理论不仅表明教师采用支持自主性和结构的教学对学习动机和最佳学习效益至关重要,同时也表明结构与教学效果的正向关系可能取决于结构的实现方式[18]。当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情境下进行沟通,或以非控制语言传达期望,或有充分理由提出行为限制的情况下,学生更有可能以更大的心理自由感遵循这种结构。然而,教师采用惩罚式要求、压力性语言表达期望以及消极情绪应对学生的抵触等控制性方式施加于教学结构,这种使学生感到压力、无法认可期望的控制性教学结构不太可能产生教学效益。

2.学校体育物理环境是影响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有效因素

相关研究认为需要提供适合的体育物理环境来支持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体育活动[20]。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学校体育物理环境通过自主性需要的满足来预测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假设,因此,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运动设施器材,保证体育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对于体育课运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使学生有机会享受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这意味着学校的物理环境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创造一个支持性的体育课堂环境,从而促使有更多自主性学习动机的学生,进而可能会有更多学生主动性参加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6]。因此,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器材和设施是提升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动机的物质基础。

四、研究意义和启示

本研究的多重中介模型分析了校园环境如何影响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过程,扩展了先前研究的视野[16],从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两方面分析外在环境对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作用途径。本研究贡献在于,体育教师和学校运动场地设施条件可以通过自主需要的满足来促进体育课的自主学习动机,从理论上证实了适合的体育场地设施对维持和提高学生体育课质量和自主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支持自主性氛围的营造,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体育活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支持型教学风格。以听取学生意见、提供选择方案、鼓励参与和制定目标任务、避免压力性指示和命令、承认观点和表达共鸣、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等支持自主性和结构的方式,满足学生体育课堂活动的自主需要和能力需要[6,18],并通过信息反馈、明确期望和行为结果的合理解释来获得这些心理需要的满足[16]

智能楼宇,又叫智能建筑,主要是指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1]。

本研究从体育教师和学校物理环境两方面探讨了学校体育环境促进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的路径,结果表明,提供自主性支持的体育教师通过能力需要和自主需要的满足来激发学生的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此外,适合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条件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心理需要,并且正向预测体育课自主学习动机。研究结果支持了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作为一种激励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体育课学习动机过程的认识。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王政和,董彦会,宋逸,等.中国2014年9~ 22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3):341-345.

[3] HAERENS L,KIRK D,CARDON G,et al.Motivational profil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adoption of a physically active lifestyl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10,16(2):117-139.

[4] MARTIN J J,MCCAUGHTRY N,FLORY S,MURPHY A,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J].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2011,15(4):274-282.

[5] GONZLEZ C D,SIERRA A C,BELTRN-CARRILLO V J,et al.A school-based motivational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fro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21):1-11.

[6] HAGGER M S,CHATZISARANTIS NLD.The trans-contextual model of autonomous motivation in education: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ssues and meta-analysis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86(2):360-407.

[7] DECI E L,RYAN R M.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4):227-268.

[8] SHEN B,MCCAUGHTRY N,MARTIN J,et al.Effects of teacher autonomy support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motivation on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9,80(1):44-53.

[9] ZHANG T,SOLMON M A,KOSMA M,et al.Need support,need satisfaction,intrinsic motivation,and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1,30(1):51-68.

[10] 方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及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21-124.

[11] HAUG E,TORSHEIM T,SALLIS J F,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door school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10,25(2):248-256.

[12] DE FARIAS JNIOR J C,LOPES ADA S,MOTA J.Perception of the soci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Northeastern Brazil adolescents[J].Preventive Medicine,2011,52 (2):114-119.

[13] BUTTON B,TRITES S,JANSSEN I.Relations between the school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chool social capital with studen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J].BMC Public Health,2013(13):1191.

[14] VANSTEENKISTE M,SIERENS E,SOENENS B,et al.Motivational profiles from 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The quality of motivation matters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9,101(3):671-688.

[15] RUTTEN C,BOEN F,SEGHERS J.How school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 relate to autonomous moti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nee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2,31 (3):216-230.

[16] STANDAGE M,GILLISON F B,NTOUMANIS N,et al.Predicting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related well-being:a prospective cross-domain investigation of motivation acros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ettings [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012,34(1):37-60.

[17] STANDAGE M,DUDA J L,NTOUMANIS N.A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5,75(3):411-433.

[18] REEVE J,JANG H.What teachers say and do to support students’ autonomy during a learning activit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98(1):209-218.

[19] SIERENS E,VANSTEENKISTE M,GOOSSENS L,et al.Th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and structure in the prediction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J].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9,79(1):57-68.

[20] CALE L,HARRIS J.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effectiveness,trends,issues,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006,11(4):401-4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