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故乡——樟岗

 心翔PN 2019-12-06


     我的故乡——樟岗,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东北麓,东麓老鼠尖,北麓大尖峰和龙潭水库,山清水秀,三狮环绕,六燕俯飞,空气清晰,野生、土生食品居多,是养老、旅游观光的风水宝地。西南分别与月屿、大寮、后山、莲溪相比邻,半山腰有名胜古刹——仙泉寺(又名嵩峰岩、樟岗岩,创建于清初),与汕头、揭阳两市相偎而立的仙泉山腰上,巨石盖洞、泉甘山青。它因曾是彭湃、陈魁亚等革命烈士活动点,于1988年10月20日被普宁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批准开放。自1980年起重建、扩建一新。风景迷人,令人流连忘返。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天然石洞,成为红军、游击队活动之地。1925年,彭湃、陈魁亚等同志,来此点燃农民抗租减息的烽火,配合着南山老区、洪阳八乡等地革命斗争。敌人多次对寺围剿火烧,但战士们在民众支持下,与之周旋,保住了力量。后来,敌人把寺及山下妈宫,都烧成灰烬。形势安定后,民众又把它修复起来。“文革”中被当作“封、资、修”而再遭摧残,正殿被全拆,古木被砍尽,甚至烈士留下的“苏维埃政权万岁”等石刻也被毁。“三中”全会后,从1980年起,民众先按当年格局修葺再扩建,全寺换了新颜。“仙泉寺”门匾石刻系自古传下来。在山底下可以直接开车到达这里的停车场,穿过停车场,登上石梯,旁边就是注生娘娘和天后圣母殿,还有福德老爷庙,入门,有一尊笑颜常开的尼陀佛像,右边是天地亭,左进就是大雄宝殿。内奉泥塑三如来、十八罗汉,两旁供达摩祖师、伽蓝菩萨。它坐北向南,殿前东侧为会客堂,殿东侧为祖师殿。殿后山腰三块巨石重叠,形成一大一小自然石洞。大者洞内面积30多平方米,辟为观音殿,石壁上自古刻有“慈云广复”。小者洞内面积约20米平方米,为大圣佛祖殿,上有文人墨客的诗词“嵩峰呈紫气,麒麟沐祥光”。东侧建一座准提菩萨殿和千佛殿,还有八仙洞,西侧有玄天上帝和地藏菩萨殿。石洞西侧约20米远,新建一座规模于全寺最大的二层长方形大楼,顶为僧房、会客厅,下为斋堂。山后奇峰怪石,古树参天,形成天然的岩洞,令人大观其叹!


  樟岗 
        村设党总支部,下设3个分支部,3个经联社,  分管3个      自然村,分别为老村、新村、金坑。总 共  人口1万5千余 人,其中以刘姓居首,约9000余人,还有陈、杨、张、涂、 廖等姓。设有中学(龙峰中学),小学(樟岗学校)各一所。

         樟岗老村全村共有总面积1320亩,还有山地5500亩。山地由果农承包其中的2000余亩,其余归集体所有。种植的水果以油柑、橄榄为主,辅以荔枝、杨梅、杨桃、凤梨等,通过引山泉水的方法进行灌溉,生态环境良好,在集体山地种植松柏、杉树、桉树等。

        走到大寮桥头,也就是与月屿交接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座气宇磅礴的大理石建筑物,中央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樟岗乡道。走进乡门,大路两旁都竖起了一座座的小洋楼和别墅楼。

        村中有寨内、活源书室(现为村办公大楼)、祠堂、妈宫、关公庙等数百年的建筑物,还有古榕树、樟树、皂角树、英雄树等等,气魄壮伟辉煌!村里多为四点金和下山虎等潮汕古典建筑,村巷井井有条,全部为水泥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而且还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清理卫生,村中心设有供神台、观戏台、操场、球场、公园广场、凉亭、菜市场等等。

        樟岗村最出名的也莫过于大锣鼓了,在每年度的元宵节举村上下同庆,游街走巷,锣鼓喧天,音乐怡人,远近闻名,世代相传。早就有“普宁英歌,樟岗锣鼓”的美誉,至今已经有4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祖国非物质文明的“活宝”!所以每年的元宵节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观看大锣鼓和烟花炮竹,到那时可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并且在每年的元宵节,村里人凡是生了男孩添了丁或者娶了媳妇,就是远在外地经商或者打工的人也都要回家,添灯笼,拜老爷(三山国王),还有祭拜祖先,所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比春节还要显得隆重!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和耳福,可以看潮剧、听戏。

        潮汕地区是目前全世界保持最古老、最完美、最兴旺的民族地区之一,它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还有自己的潮州字典,有戏剧、有小品,甚至有自己的歌曲民谣,有刺绣、有陶瓷,甚至有自己的建筑特色,有富豪、有华侨,甚至有自己的潮州菜系!

      家乡的美,也许是你无法体会的,语言和文字无法描绘的!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那种真正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