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心”的红木:真正的好家具,正视面应无边材!

 南康家具手拉手 2019-12-06

红木国标 GB/T 18017-2017 对5属8类29个树种进行了定义,并明确规定,只有这些树种的心材部分才属于红木。红木家具国标 GB/T 28010-2011 规定:红木家具的正视面应无边材,其他部分零部件的边材面积含量,不应超过该零件表面积的十分之一(宽度小于8毫米的边材不计)。

可见,在红木家具中,即使是同一树种,边材和心材的地位有明显差别,颜色较浅的边材,常常被人们蔑称为“白边”或者“白皮”。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树木的心材和边材。

一棵完整的树木,是由树冠、树干和树根三大部分组成,树干是树木的主体,也是木材的主要来源;树冠也可生产一部分径级较小的木材,通称为枝丫材,可用于人造板材。在活树中,树干具有输导水分、贮存养料和支撑树木的作用。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个部分构成,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还有一层很薄的、肉眼不容易发现的形成层。

心材和边材,主要与树干的木质部和髓有关。木质部是树干的主要部分,根据木材细胞的来源,又可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常常和树干的髓紧密连接,合称为髓心;次生木质部来源于木材形成层的逐年分裂,占树干的绝大部分,家具加工利用的木材,就是这一部分。

在四季分明的地方,生长发育的树木由于季节条件的不同,存在生长的快慢和终止,可能形成粗松的木质部和致密的木质部。因此,新生长的木质部,在树干的横切面上表现为轮带状。但实际上,它是包围整个树体的、连续的、较薄的一层生长层,这个生长层逐年相互重叠,形成了树干的木质部。

髓一般位于树干的中心位置,但树木的生长过程受很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有时候髓也并不完全处在树干的中心。髓的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树干各高度的髓,都在这一高度的最初时期形成,一年后就不再增长,它的生命活动短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因树种而异。

大多数树种的髓,呈褐色或浅褐色,髓的组织松软,强度低易开裂,使木材质量下降。对于某些具有严格要求的木材(比如航空用材),髓被视为缺陷必须剔除。不过,对于一般用途的木材(比如家具),在非重要部位可带有髓。

在木质部中,边材是指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含水量高)的外环部分,心材是指髓心和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含水量低)的部分。属于边材的木质部,宏观结构差异不大,具有木质部的全部生理功能,不但沿树干方向,还能在径向和树皮有联系;心材由边材演变而来,细胞已失去生机,随着径向生长的不断增加和木材生理的老化,心材逐渐加宽,颜色不断加深。

心材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木材细胞枯死,细胞腔出现单宁、色素、树胶、树脂和碳酸钙等沉积物,堵塞水分输导系统,于是木材材质变硬,密度增大,渗透性降低,耐久性提高。边材还具有生理活性,需要运送水分,同时内部还有一些糖类,因此相对偏软,变形的可能性更大,也容易发生腐朽。

在树干的横切面,边材和心材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分别叫边材率和心材率。很明显,对于家具制造来说,木材的心材率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较早形成心材的树种,心材率高,比如红豆杉属、梓属、檫木属等等;而马尾松、落叶松等树种,需要10到30年才能形成心材,心材率低(这也是松木家具强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