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变幻”的魔都逃不脱“神机妙算”的天气预报【搭地铁游上海气象博物馆】

 4050szl 2019-12-07

【编辑】左佐

【责编】蓝爸爸

【编审】Shining灵感

上海市气象博物馆

徐家汇观象台作为上海气象博物馆,向市民游客普及气象知识和上海气象历史,市民可以通过官方微信预约参观~

上海气象博物馆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66号,小伙伴千万不要跑错去漕溪北路280号气象大楼哦~

徐家汇观象台初建于1872年,由天主教耶稣会创立,当年12月1日即启动气象观测,为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10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上海的气象观测。

现存观象台于1900年落成,楼高三层,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清水砖墙、红砖窗框,圆拱形窗户,宝瓶状栏杆。

中央建有砖木结构的测风塔,顶高40米,装有贝克莱(Beckley)风向风速仪。

徐家汇观象台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曾于1926年、1933年2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连同巴黎、旧金山成为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

上海气象博物馆前的草坪区域,现为上海气象局徐家汇站地面观测平台,我们每天可以查询到的上海天气温度、风向等信息,都出自于这里的各种专业仪器所测得的数据。这里可是非专业人士不能随意踏入的噢!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地上内嵌32方位罗盘。气象对于远洋航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早的气象服务就是服务于航海。

WMO百年世纪气候站证书

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作为中国近代气象发展历史的见证,从它延续下来的百余年宝贵资料,以及具有百年历史的、风格独特的气象建筑、其科学和文化价值都十分重要。2012年,在徐家汇观象台成立140周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给予“世纪气候站”的认可,表彰其连续140年无一日中断的长时间系列气候资料对全球气象研究的贡献。还有一张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

百年世纪气候站

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自从1872年12月1日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以来,持续到现在140多年没有中断过,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中国的第一个百年世纪气候站。

这条曲线是徐家汇观象台自从1873年开始的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徐家汇站的温度明显上升,这与全球变暖的趋势相吻合。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温度变化曲线,更反映了上海百年来的冷暖和沧桑。

随着上海的开埠和不断发展,徐家汇观象台开始提供航海气象服务。这张图描述的就是一百多年前,一位信使正准备将徐家汇观象台制作的中国沿海的天气预报送往各大报社刊载。正是他蹬车上路的一瞬,推动了上海气象服务的历史,推动了气象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这张照片有没有很眼熟,就是上图的背景哦,大家去现场参观的话,可以找一下,此门位于何处^_^

上图:1900年徐家汇观象台新楼落成

下图:1910年的徐家汇观象台外观

1932年至1933年,第二次国际极年活动在33个国家联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高空物理现象和日地关系的有关资料。其中,中国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参加了经度测量工作,佘山观象台参加了地磁和太阳辐射等工作。

徐家汇观象台总部,佘山天文台、菉葭浜验磁台,三台合一地理位置分布图

这三个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研究、扩展观测领域,使徐家汇观象台成为既搞基础研究又具服务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研究的领域涉及气象、天文、地磁等,这在当时的亚洲甚至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对于气象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各种气象观测仪器了。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里珍藏着多台颇具历史价值的气象仪器,这些用于气象预报、气象监测等领域的专业设备,现今个个都有100多岁了,满眼都是故事。

垂直气压计

(法国,1850年左右)

这款自记气压计也是根据真空膜盒随大气压力的变化而伸缩的原理制造。与一般的自记气压计不同的是,其自记钟是垂直方向走纸,而非水平方向走纸,这款垂直气压计目前存世不多,非常珍贵。

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

(英国 19世纪末)

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多功能气象观测仪器,是由菲茨罗伊于19世纪末所制造。菲茨罗伊曾担任英国皇家海军的海洋测量员,在海洋气象观测方面有着巨大的功绩。本仪器功能性强,共由三个仪器组成,中间是气压计,右边是温度计,而左边这个是风暴瓶,其内部的结晶体在不同的天气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变化。

Tennelot牌棍式气压计

(法国巴黎 19世纪末)

Tennelot牌棍式气压计,是一款便携式气压计,三个脚是可以收起来的,和现在的三角架一个原理,收起后就可以放到左边这个长条形布袋里,带着各种跑了,真的是既能当“登山杖”又能预报天气的旅行必备仪器啊!使用仪器时一定要注意把脚支起来,并且保证仪器垂直于地面,使用完之后也必须垂直摆放。

右一为:折叠式红水温度计

(法国 19世纪初)

折叠式红水温度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里面放的是煤油,一种则是酒精,徐家汇观象台的这款里面装的是煤油。煤油的沸点一般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因此这种温度计量度范围在-30℃~150℃。酒精款的温度计量度范围在-117℃~78℃,能测量更低的温度,但是并不怎么实用,因此市面上卖的普遍都是装着煤油的温度计。

中间为:毛发湿度计

(20世纪初)

毛发湿度计是利用了人类的头发制造出来的测量湿度的仪器。人的头发吸收空气中的水汽量是会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而头发的长短又和它所含有的水分多少有关。通过把人类的头发放在仪器上,不同的湿度下头发会有不同幅度的伸缩,从而通过仪器上的刻度来了解当前的湿度是多少。

自记湿度计

(20世纪初)

自记湿度计同样是以毛发作为湿度感应元件,利用其随湿度高低而改变长度的特性而制造。每当湿度变化时,毛发的长度将会改变,笔杆会被拉动,笔尖会在记录纸上记录湿度曲线,比毛发湿度计观测的数据更加准确精细。

气压计温度计

(法国,1900年左右)

这是一款功能多样、外形美观的家用型气压计温度计,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抽成真空的金属盒,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配有立式底座,辅有老水手立像与旗帜装饰,透露出浓浓的北欧航海气息。

温度气压计

(法国,1900年左右)

这款温度气压计通过古朴、优美的木雕形式,将水银温度计与金属盒气压计集成到了一起,简约大方。这款仪器当时主要用于放在家里进行气象观测,十分便捷。

在徐家汇观象台里展出的外滩信号塔模型,上部中间有个圆球,叫子午球,主要进行授时服务。每天中午子午球会下落两次,第一次落下在11时55分,第二次在12时整。晚上20时55分至21时,子午球还会熄而又亮,亮而又熄,反复6次。

子午球的两端则悬挂各式各样的信号旗帜。每天上午10时,根据上海东边海面上的大戢山岛观测的风信号,在子午球的旗杆上部升起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信号旗,标明海上和长江口外的风向和风力。

在气象博物馆内,有一副手绘图很受瞩目,这就是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在1879年画的台风形态图。

台风眼《1879年7月31日的台风》(能恩斯著,1879年) 1879年,能恩斯利用简单的观测资料,首次画出清晰的台风眼,这与现在卫星云图观测的台风眼极为类似,这在航海界和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徐家汇观象台的风暴预警服务奠定了基础。

徐光启与气象的关系

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著有《农政全书》等。他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政全书》中记录了最早期的气象观测由于还没有量化,所以用的都是形容词去形容当时的天气。

当时世界各地观象台会跟徐家汇观象台有一定资料上的交换,这里是各地观象台寄过来的明信片,但是由于当时集邮昌盛,所以没有一封是有邮票的。

温度冷暖变化曲线图反映了全球气温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几千年的时间里气候的变化情况。图中共有三个部分,每部分的左侧数值代表了温度变化情况。左边部分显示的是从9千年前到5千年前的气候最宜期;中间部分展示的是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右边部分显示了我们生活的近代暖期的气温状况。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声明,从1880年-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85℃。需要注意的是,图中三个部分使用了不同的时间尺度。左侧部分涵盖15000年,中间部分涵盖800多年,而右侧部分只涵盖了近165年。

楼上有一间气象录音厅,现场你可以做一名气象主播过过瘾,直播效果在左边的大屏幕上立即呈现,游客可以留影纪念。

地址:蒲西路166号

地铁:1、9、11号线徐家汇站,1号线1、8号口出较近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30、10:30、14:00、15: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