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古稀老人赵 2019-12-07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十字街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老鄂城八街十巷纵横交错,除了县衙门、古楼、四眼井按中轴线布局形成鼓楼街外,所有的街道基本上是尽头街(即丁字形),真正意义上的十字形街道只是东起熊家巷至辛家巷这一段与大南门正街的交叉,一度被称为小十字街。整个街道的整体布局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堪称一绝。鄂城的老人们每每谈起城内的街道时,就说:鄂城就在江边,是商贾之地,进来就是财,街道做直了,留不住财。北边是大江,城内街道是一把舀水的勺子,舀水满(水)缸,水满才有财。不知道先人们是不是按这样的思路来作街道布局的,细想,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关于这古城老街还有一段传说。一日,南海观音打坐,忽然被一声巨响打断,急问随身童子,何地发出如此声响。童子报称,荷叶城人善作纸鞭红炮,今日为庆贺大江之中蟠龙矶上的仙阁落成,倾其所有燃放鞭炮所致。观音一时兴起就带着童子化作村姑小童来游,从大东门入城后只顾沿街观景,却忘记了来路。条条大街走到尽头都是左右两条路,迷失了方向不知东西,疲累至极方才叫土地神引路,自大北门出城乘渡船登仙阁歇息。故此,这矶上阁楼后来就有了“观音阁”之称。不知道是否因旧时的十字街太小,没有气派,人们都爱把鼓楼街和小南门街连在一起,把它与小西门城内到熊家巷这条大街的交叉路口称为十字街。为区别原来的十字街,这条街就叫大十字街,天长日久,小十字街逐渐被人们忘记。

九曲亭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九曲亭位于城外西山灵泉寺东南白虎垴东麓的山腰,古代建筑,市级保护文物。亭内红柱镶黄屏,屏壁正反面分别书有苏轼(东坡)诗和其弟苏辙大作,故有“苏子遗亭”之称。因时代久远,历尽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先后七次重建、改建,四次改名。元代泰定改名为“最乐”亭;明代嘉靖改名为“怀坡”亭;直至清代康熙年间才恢复为现名。同治十年因战争焚毁,由张之洞捐款重建,是鄂城名气很大的景点之一。“九曲亭”原址不在此地,何时迁建如此,难于考证,史学家们的争论没有一个结论。但不论它在何处,从一些典著中可以看出“九曲亭”选址的自然环境:攀“九曲”羊肠小道才能抵达此亭歇息,亭旁怪石嶙峋,数十棵百围千尺的古木参天为此亭遮阴蔽日。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无论是从小西门出城还是经寒溪塘上山,都要沿着山路九曲而上,还可以欣赏到“九曲亭”外古木的英姿,听青山松涛,任凭清风拂面驱烦热。放眼东望,小城街景一览无余。滚滚东去的大江,江中雄踞蟠龙矶上的亭阁,洋澜湖畔农舍,渔帆点点,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丹青尽收眼底。亭内供游人歇息的石凳和明式倚栏巧妙地把左右四个红色亭柱连在一起,烘托着正中两个红色木柱上的对联与围镶着正面是苏轼的《武昌西山诗》、背面书写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的巨大木亭板壁,中脊大梁上留有“同治戊辰湖北提学张之洞捐修”的字样。古诗、游记和近代的字为游人立体地展示了九曲亭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变迁。细品当年曾引得黄庭坚、张耒等文豪大家30多人次韵酬和的东坡《武昌西山诗》,不能不为诗人卓尔不凡的精神人格所折服,叹服这座“中国文人精神上的高峰建筑(徐迟)”的确是一处怡情养性的最佳处所。遗憾的是,1958年后建“八一钢铁厂”,人为地阻断了亭的“九曲”之径,一条现代化的马路将依山而建的“九曲亭”改成了面山临崖,没有了攀崖登亭的艰辛,体会不到清风拂面除暑热的心境,那品味古典文化的意境被亭前路上红男绿女、汽车的喧嚣打乱了。

八卦石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八卦石”位于建设街与南浦路北段丁字型交叉口靠东一侧绿化带处。鄂城方言“时”“石”不分,老鄂城居民口语一般都叫“八卦时”。清《武昌县志》载,“八角石治南街中,石分如八卦,故称‘八卦石’。”清代就在此建有一座土地祠,但谁也没有见过这块八角石。民间流传,这块石头原在西山,与倭寇有关。东洋有一个做梦都想成佛的僧人慕名渡海而来,沿路打听找到了“武昌”城。他一出大西门就被郁郁葱葱的西山所吸引,直奔“古灵泉寺”。那时“古灵泉寺”山门在现在标有“西山积翠”的牌楼大门处,进得山门左拐上三级台阶是“天王殿”,第二殿是“拜殿”,后面才是几“堂”几“殿”所在。这个僧人一步一拜地拜完了所有的殿堂,一连几天就是找不到感觉。回来在“鼓楼”洞下一个“方士”的摊上以求指点迷津,“方士”提笔在黄表纸上如是这样一般后令其回住处打开方知。他迫不及待地回到客栈展开一看:“远来祈佛知吾心,还愿吾心献佛心,恒住吾心造真心,彼心才得佛心蕴。”二十八字跃然纸上,他不觉心跳如鼓,原来其心术不正早被“方士”看穿,用此教化与他。他立即赶到“鼓楼”,但“方士”却已不知去向。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客栈,一夜“窝块饼子二面黄———两面炕(鄂城方言‘烤’之意)”地辗转未眠,以后多日天天都赶往寺里求第一炷高香,然后就在“拜殿”佛像前的拜垫上长跪不起,口里念念有词。他的行踪引起值更小沙弥的注意,当即将这一“虔诚”香客报知长老。长老合掌一声“阿弥陀佛”后吩咐另一小沙弥帮其看殿,叮嘱一定看住他,有事立即禀报。原来,长老察觉到此倭僧发现了佛像下的“八卦石”,并已起不轨之心。这块“八卦石”系当年建殿之用,待殿成各佛就位后,前辈就将其放置佛像下围帘之内。不想其享受香火日久天长已成镇殿之物,长老接仗主事时才知情。一天,看殿沙弥一个到后院方便,一个到前殿喝水,他们回殿就不见了拜殿上的倭僧,感到奇怪之时记起长老的叮嘱,马上就一人禀报,另一人追出前殿。长老急登“拜殿”,掀起佛下围帘一看,果然不见了“八卦石”,大惊之余,急带众僧赶出寺外。获知倭僧已下山的音信后,大家一路奋追,沿途百姓得知倭贼盗我寺庙之宝,个个义愤填膺加入到追贼的队伍中来。那倭贼盗得宝物慌不择路向城内疾奔,不想就近从小西门进了城,一下子迷失了方向,闻得身后震耳的喊打声,更是在街上鼠窜。跑到“四眼井”又往北过“古楼”洞后向着东方急跑,前面南街一个丁字路口令其左右为难,来自几方的喊打声令其胆战心惊。他一个趔趄摔得如狗吃屎一般,前胸藏着的宝物也掉在了地上。这时长老带领众僧和追赶来的百姓汇集到了一起,看倭贼摔掉了两颗门牙正一口鲜血痛苦地坐在地上,大家遍寻就是不见那块宝物,颇为不解。还是那个小沙弥告知在人们背后一个水凼子中有一块“八角石”,长老一见想马上捡起来,但此石已落地生根,哪里还搬得动。长老方知天意如此,只好带领众僧围着“八角石”合掌念起祈祷文来。那个倭贼趁人们还沉浸在宝物未被窃失而高兴之机,溜到大北门河边雇一条小划子逃离了鄂城。百姓们闻知大街上惊现西山宝物,纷纷赶到南街参与祈祷,一时间堵得南街口水泄不通。此事惊动了官府,一来防歹人挖石盗宝,二来也方便百姓祭祀,于是县官在此石上建了一座土地庙,以庙护石,从此这里也就有了土地庙“八卦石”之名。

六大房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六大房”因方言“房”“坊”音同字不同的原因,照样有多个版本之说。“房”,一种说法是指古时官方的办事机构,《鄂州中医志》载:清朝沿袭明制,鄂城仍称为武昌县,乾隆年间(1736———1795),武昌县衙根据朝廷规定,将县衙的机构“七司”(分别是户、礼、兵、刑、工、仓、储司等)改为“六房”(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房等)。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指老武昌城里东门的熊姓;南门的严姓;小西门的邬姓;分司街(今建设街东段即大北门口至南浦路口一段,因明代这段街上曾经建有按察分司行署而得名)的张姓;大东门谢家巷一带的方姓以及住在古楼一带的胡姓等六姓房族。房族的大小受人丁是否兴旺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很大,如果这中间没有突出的代表人物或人物的典型作为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话,把几大姓氏放进“十景”民谣内,似乎有点牵强。“坊”的所指较为宽泛:市井街坊、牌坊、店铺、工场作坊等等。“六大坊”据说指的是工场作坊,有铸铜作坊,印染衣物的染坊,酿酒的糟坊,米面加工的砻磨坊,制作糕点的作坊,制作酱菜的酱园作坊等手工作坊。几大作坊尤以铸铜作坊承载的历史底蕴最深。清《武昌县志》记载:“吴王孙权,黄武三年采武昌的铜铁矿,制千口剑,万口刀。”他还铸制了“豹尾鼎”,吴亮铸了“镇山鼎”,民间的铜镜制作工艺则堪称一绝,考古发掘的大量铜镜为今日的“铜镜之乡”留下了大量的佐证,鄂州市是全国唯一掌握青铜浇铸技术的地方,“铜镜”已经成为今天官方外事活动中馈赠外宾的上好礼品。鄂城地区产棉由来已久,民间织布的历史久远,临江芦洲一带盛产一种植物,熬制其果实获蓝色液汁可为印染衣物之用。民间艺人制作的蓝色印染床单、帐帘、门帘和衣物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受到了家庭主妇的喜爱。在人们失去对化纤织物的新鲜感后,这种原始、安全、绿色的用品一定会给人们带来返璞归真的美感。一直以来,鄂黄两地就流传着“黄州的豆腐巴河的藕,樊口的鳊鱼武昌的酒”这样的民谣。大江南北两地的四大名产是本地人的骄傲,它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鼓楼街上最负盛名的黄复兴、杨义泰、彭福茂几家槽坊酿制的纯谷酒和高梁酚酒都是闻名遐迩誉满江汉的佳酿。还有解放后才消失的制烟和做鞭炮的作坊。

五家巷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鄂城方言“五”“邬”字音不分,所以,在“十景”民谣中有两个版本。“五家巷”一说是:当时老城内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据说,早年,习惯于把最早形成巷子时的某姓住家或巷子里的一个大姓,作为巷名。老鄂城内南北走向的巷子,名气突出的又是以姓氏为名的五大巷子,因其上口好记被列入鄂城“十景”。谢家巷。大东门街里,北起东门正街南止于考棚。明、清时代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在老城墙东南转弯处设为考选秀才的试院。当时有许多棚屋供四乡八里的学子们在这里应试,于是这一人文现象便成为城内一景,百姓顺口称此地段为考棚街。原来的考棚街,为现在的市粮食机械厂一带。谢家巷是城内东门大街与考棚街的主要通道,巷内东西两侧房屋众多,形成一条小街。熊家巷。北起东门正街南止于太平桥。这条街原址为古吴王城西的护城河,北边是护城河水的出口处“濠口”。鄂州市建市后,这条巷子的菜场傍上了城外的“蟠龙矶”而得名为“蟠龙菜市场”,现在是老城区主要的农贸市场之一。出熊家巷的北边就是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龙家巷。现“迎花花园”门前一带,有大小龙家巷之分,小龙家巷在东门城外,大龙家巷在东门城内,扩建古城路北段时先后被拆除。杨家巷。有大小杨家巷之分,大杨家巷东起今南浦路,西至大北门正街。小杨家巷南北走向,一头在大杨家巷,一头抵北门城墙。杨家巷铁匠铺较为集中,其信誉和质量享誉大江南北,民间有“杨家巷的铁器———过硬”的歇后语流传。辛家巷。在老城中间,与鼓楼街平行,北接大北门街,旧时巷口有杨家文具铺,直到如今,文化人提到他家的文房四宝都会赞不绝口。南抵十字街街口的县酒厂,每每出糟之时,那甜甜的香气要熏醉半城人。古时,谈到与旅游景点的名吃时就有“黄州的豆腐巴河的藕,樊口的鳊鱼鄂城的酒。”这里说的酒指的就是原来几家老字号酒家公私合营而成的县酒厂的白酒。“邬家巷”一说是指位于小西门城内,北连巡抚街,南抵城墙的那条巷子。巷子里“姜家院子”的名气比巷子的名气还大,旧时院内仅有四周几间平房,一片城内不多见的宽阔平地。上世纪50年代鄂城县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的前身)的住院部和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就设在院内。医院南迁后,派出所就建在这里直到现在。60年代,巷内东边还曾经住过一名产科女大夫,她为人正直,医德医风口碑极佳。因其姓魏,人们都尊称她“魏家婆”,即自家外祖母之意。老城墙拆除后,这条巷子就成了鼓楼派出所门前一条连通武昌大道和十字街的通道了。

四眼井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四眼井,在老街离“鼓楼”百米之遥的南端,与当年县衙门在一条中轴线上,因一口水井上有四个取水口而得名,现在是老城区保存下来唯一的古井,鄂州市成立后,宣布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古城益家桥一带向来是商贾百姓集中之地,饮水困难。南宋嘉定年间县太尉邹应博就捐款在桥南边挖了一口水井,口径丈余,砖石围壁,深达数丈。定制了一个上有四孔圆形的铸铁井盖,置放于这口井上,然后又在四个孔的上面套上四个青石井栏,周边红麻条石铺面,外围建形如莲花之栏,整个一口水井活脱脱如一朵莲花中的莲蓬穿荷叶而出。井成之日,百姓拥集,观景取水好不热闹。邹太尉取井水请乡众品尝,并祝福百姓“饮此井水,后当有人登高位……享上寿者。”自此,这口水井因太尉的吉言得“寿井”雅称。也因其井口数为四,故又有“四眼井”之名,在民间百姓中流传。“四眼井”历经数百年,后来不是饮水井了,井的前面盖了一间公寓,水井被围在了屋后的小院内。公屋是一间专门存放消防器材的工具屋,临街是木质栅栏大门,屋内不是很宽,前面放那种靠人上下摇动的人工活塞式压力水车(俗称救火龙)、水带、吸压式水枪、消防斧、火镰(钩形,弯如镰刀有锋利的刀刃,安装有很长的木柄)等救火工具,墙上挂消防服装和头盔。每年的六月六这一天,身着细帆布消防服的队员们戴着别致的头盔,脚穿水靴,携带消防水带,威风凛凛地要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四眼井”是名副其实的救火备用水源井,屋、井就是一处消防站。随着时代的发展,救火设施不断更新,老式救火龙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自来水代替了昔日的那些备用水源的水井,“四眼井”完全失去了往日的作用,屋垮了,井也荒了。“四眼井”见证了鄂城的风雨沧桑,为了纪念它,一直以来老城人都把它列入鄂城“十景”之一,用民谣的形式传颂。鄂州市成立后,“四眼井”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法律的保护。2003年12月,在旧城改造中拓宽了“四眼井”前的街道路面,为了保护这处市级文物,市政府拨专款,市文体局主持进行了维修,在原铸铁井盖上浇灌了很厚的水泥砂浆,铺上了青色的花岗岩石砖,还专门立了一块纪念石碑。

三眼桥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老城内三个孔的桥有两座,一座是城中心“四眼井”附近的益家桥,一座是南门城外“儒学”内的三眼(孔)桥,都是石桥。益家桥毁废的时间较早,“儒学”内的这座桥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没有毁废。桥址正在明塘小学的正大门教学楼下。“儒学”即县学的“学宫”,现在的明塘小学。由晋代征西将军庾亮于公元335年(咸康元年)建立。它“前瞻南湖、后枕大江、规模宏敞、殿堂壮丽”,经过历代的改造、建设,栋宇峥嵘、金碧辉煌、湖光山色、延望无际,是殿堂、门庑、斋号、廪室等一应俱全的学堂。直至上世纪50年代,面向洋澜湖的大门处,还高高地耸立着一座棂星石门,中间一扇大门,两旁各一扇边门,进门就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十景”中的“三眼桥”就是指的这座桥。人们必须经过这座桥才能进入后面的殿堂。“三”因其谐音为“上”,被认为是吉利的数字,广州各地送礼至今还保留送“三”的习俗。严格的科举考试样样都离不开一个“三”字,这学宫内的石拱桥偏偏只做三个拱,是否就是寓意,愿走过这座桥的莘莘学子们能顺利通过三孔(三级考试)而上,“连中三元”、金榜题名中“状元”呢?事实上,历代从这座桥上走出去的武昌学子中有不少人中了进士,遗憾的是没有人中“状元”,据说,这就是为什么鄂城儒学只开边门,而从来就没有开过中门的原因。但老城如诗如画的西山与状元门倒是有着不解的情结,宋代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丁丑科状元王十朋(浙江温州人)、清代乾隆年间庚辰(公元1760年)科状元毕沅(江苏太仓人)和清嘉庆年间(公元1818年)已卯恩科状元及第陈沆(湖北浠水人)等倒是多次到西山留下他们的风采。上世纪50年代中期,儒学原有的石门、三眼桥和殿堂都先后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鄂城县一中、鄂州市明塘小学的现代教育设施,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栋梁。

二宝塔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像很多历史名城一样,古建筑宝塔是不会少的,鄂城就有两座宝塔。一是“文星塔”,又名“文峰塔”,欲称南门塔,因其在老城的南门外而得名。“文星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塔。明代嘉靖年间知县谌谦等人选儒学前面的南侧,临洋澜湖的湖咀之上修建。历经百年之久,后废。清代康熙年间知县熊登在原塔址的六十步处重建。熊登在这里任知县只八年,但其中用了六年的时间建成名为“文星”的宝塔,从他亲笔所撰《文星塔铭并序》就可见其期盼“龙翔虎伏、天玉其成、一鸣恒惊、德崇广业”的用心之重,“才二级而仕宦遂显,地灵以验。”说的是此塔刚做成二级,本县周士皇、王渭鼎、周联捷等几位生员就先后黄榜提名中取进士之喜。兴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尽显其“人文星聚、势插层云、锐摩天际”的雄心。因“文星塔”雄踞于湖咀之上,它又是每年端午节划龙船的信号发布塔。节前高挂杏黄旗告知乡里,龙舟竞渡如期进行,端午之日即是示标之地。因此,南门塔在某种程度上是赛龙舟的象征之地,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当年塔下的渔歌、柳阴流萤、荷塘月色消逝了,南门塔进城了。再也没有了一年一度赴考学子对它虔诚的祭拜,永远见不到塔下的龙舟竞渡,闻不到雄黄烟和铁铳震响的硝烟特有的气息。二是“凤凰台塔”,简称“凤凰塔”。因其在县城的东门外,所以又称其为“东门塔”。关于这两个塔名,都未见塔名匾,只是人们世代口传。此塔遭拆除时,红砂石的《建塔记》上又字迹不清。然而却发现拆除下来的塔砖上清晰地标有“状元塔”三个突出的阳文,此名到底与此塔有何关联,不得而知。凤凰台塔址为东门城外的虎头山,迹称“旧名凤阙”,因孙权建有凤凰台以示曾有凤凰飞临之祥兆而得名。它背依吴城俯瞰漫漫湖水滔滔,台前沿湖一片官田,每年的“立春”日,知县就要在这里演示“试犁”之礼,四乡八里的农人百姓纷纷结伴而来,赶到这里来观看“鞭牛”、“打春”。明代万历初年,知县李有朋在此建了一座五层八方中空重檐的木石砖结构的宝塔,取名“凤凰台塔”。第一层红条沙石的门总是开着的,二至五层都交错对应设窗四个,可从第一层起沿塔内壁的旋转石砖台阶而上直达塔顶。塔前原有凤鸣寺,后改建为凤台书院,接着又遭兵乱,续建后仍称“古凤鸣寺”。凤凰台上和塔的四周有数棵金梧桐树和百余年合抱的两棵银杏。浓阴蔽日的林木、与塔寺错落在凤阙上,在水天一色背景的映衬下,俨然一幅自然天成的中国水墨画。此塔存世400多年,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鄂地西山是“九龙探海”的龙脉,它自西向东延伸,取日月之精华,滋润得群山郁郁葱葱,其中以白虎(垴)青龙(咀)尤为秀丽。城东这座虎头(山)本是众山之余脉,但其不满山低岗平,要和湖中的莲花(山)比拼高大。它蠢蠢欲动,搞得一方乡邻不安,被当值的土地一状告到天庭,凤凰仙子领旨下界落虚头山巡视多日而返。玉帝尤信一山不容二虎之理,几天后即授意当任知县建塔压邪,修庙立寺诵经念符教化虎头(山)。如是,这里就有了凤凰台、凤凰台塔和凤鸣寺。“凤凰台塔”命运多舛,相传虎头不满上天的惩罚,变成蛇怪骚拢人间,遭玉帝遣雷公电母劈之,还揭去了塔尖以示警告,虎头才再也不敢作怪,后来知县林芳重建。抗日战争初期,日寇兵临鄂城时,在江上炮击此塔,塔顶又一次被击坏,自此,塔身就载着这日寇侵华的铁证屹立在凤凰台上。解放后,尽管此塔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当时还由省财政下达了500元作为专项经费进行了维修,遗憾的是1970年建化肥厂时,历尽400多年沧桑的“凤凰台塔”、“古凤鸣寺”还是被拆除,数百年的古树也伐掉了。多少年来,深受鄂城人喜爱的、历代文人墨客呤颂“八景”之一的“凤台烟树”永远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一鼓楼

鄂城民谣“老十景”你知道嘛

编者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区、标志性建筑等作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名片,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群众和文人墨客常常用数字归纳这些地方名胜景点,编成歌谣流传。鄂城民谣就有“老十景”:“一鼓楼、二宝塔、三眼桥、四眼井、五(邬)家巷、六大坊、七星(仙)塘(堂)、八卦石、九曲亭、十字街。”鄂城民谣“老十景”到底是何年何月开始在民间流传的谁也说不清,加之地方方言口语习惯,所以就一个景点而言或许就有几个版本的名称或说法,谁对谁错无法界定。现将这“老十景”作个比较系统的整理,以飨读者。老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老商业街上的那座跨街而立的拱形城楼格外显眼,这座跨越时空最长的古代建筑过街楼,即民谣“老十景”内的“一鼓楼”。这座楼的南、北两个拱形顶正中墙上镶嵌的石刻上标明着这座楼的名称“庾楼”。它另一面墙上一块青石刻的是“庾亮楼”。其实这座楼还有“古楼”、“鼓楼”、“南楼”、“端门”、“谯楼”、“玩月楼”和“庾公楼”等称谓。就仅仅一个楼名而言,“南楼”、“端门”因其方位而得名;“谯楼”、“鼓楼”是因其楼上设报更之鼓而得名,民间还有此鼓兼有战时指挥之功能的说法。鼓楼位于古武昌城的城中心,站在楼上可观其他八个城门,有战事时,以白天击鼓、夜间点灯笼指示各城门的战况;“庾亮楼”、“庾公楼”、“庾楼”和“玩月楼”则因东晋太尉庾亮在武昌时登楼赏月得名。《鄂州市志》记载称:“庾亮楼(古楼),建于三国至明清时代。”鄂城话的方言“古”“鼓”一音,无论“古楼”也好,还是“鼓楼”也罢,反正现在城内只有这一座谯楼。鼓楼曾历经多次维修,虽然每一次的修建都融入了时代的影响和主修人的意志,但跨街而立石砌圆拱的基本外形都没有变过。如今展示在世人面前的鼓楼是1940年在原来基础上修建的,不知道是否因为正值沦陷时期的影响,城楼外形似乎含有日式建筑的特点,城门洞加高加宽就是适应机动车的需要。据说,原来高大的石砌圆拱内东西拱边墙上有四个大的铁环。传说那是明代余阁老死无葬身之地悬挂棺材用的环子,不知道是否是这次改建时拆除了。鄂城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出殡抬柩不能从鼓楼洞过的习俗,就是因为此洞中曾经是余阁老悬棺之处的原因。老楼为亭式木结构,城楼上还建有一个大约可存放两三个立方水的应急灭火用的水池。解放初期,城楼还是鄂城县图书馆所在。如今,城区高楼大厦林立,“鼓楼”显得矮小了许多,但它一如既往地俯瞰着老城的古今,见证小城沧桑,检阅着拱形门洞下穿梭如鲫的长衣短衫、长辫短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