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皋陶是中国司法鼻祖被奉为狱神——《史记》谭 原文:“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谭:舜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刵(èr)刑-割耳朵,劓(yì)刑-割鼻子,剕(fèi)刑-砍双脚,宫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并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当时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同时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皋陶(gāo yáo)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 皋陶出生地一般传为山东曲阜人。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葬之于六(Lù)安,禹据其功德,封皋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六安地区) ,故亦被尊为六安国始祖。 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士" ,以正直闻名天下。 皋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和舜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獬豸又称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坚持公正;并实行刑教兼施,皋陶治狱功绩很大,影响深远,自古以来的监狱,都把他奉为狱神,建庙造像,不论狱吏还是犯人,都要向他顶礼膜拜。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皋陶在帝舜死前就逝世了,享年106岁。皋陶死后,葬于六安,即今安徽六安市,这里古有皋陶墓,世人称之为公琴。皋陶是中国司法鼻祖被奉为狱神,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