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坚持最后5分钟 2019-12-07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从褒姒、西施到杨贵妃,女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了男人们逃离帝国陨落的借口,男人们一次又一次将帝国毁灭的责任推卸到了那些手无寸铁的女人身上,但事实却是,真正导致帝国与东方世界陷入灾难的永远只能是那些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权贵们。

万事万物都有其代价,谁也不能逃脱这样的万物定理。

——小麦ll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西周与东周的过渡是一个我们从小到大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就像是烽火戏诸侯,平王东迁,春秋时代的开篇这些词语贯彻了我们的人文教育。

在我们从小到大所读到的故事中,大抵都是周幽王宠爱褒姒,然后昏庸的周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接着引发了犬戎的入侵,周王朝因为失去信誉而灭亡。周平王在诸侯的帮助下抱残守缺,在东方重新建立国家的美好故事。

以上是记载在史记中的幽王故事。

但随着近些年来清华及北大诸多教授的努力,

为我们发掘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那些美好的人文情怀被大大的削弱了,鲜血淋漓的政治真相也被直接暴露在了空气之中。

褒姒只是周幽王用来打击王后一族外戚势力的工具,周平王也并不是在废墟中重新建立周王室的英雄,与现实恰恰相反,周幽王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权力游戏的高手,而不是被女色所耽误的昏聩君王,周平王不仅是东周的重建者,更是引兵进攻西周,毁灭周王室的凶手之一。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请大家思索一下:褒姒一个毫无权势的妃子,真的可以让一个主导东方世界的国家衰亡吗?

西周末年,周幽王黜申后、废太子以及嬖爱褒姒的行为,实际上是姬姜婚姻联盟破裂之后周王室 对以申侯为中心的姜、戎政治联盟的打击;太子宜臼奔西申后在申侯支持下的自称“天王”则是申侯对周幽 王权威的直接挑战,同时这也拉开了“周二王并立”的历史序幕。在这场斗争中,褒姒只是周幽王打击申侯势力的工具而已。但是,作为工具的褒姒却不可避免地成为朝臣抨击的目柄。

褒姒故事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 “妖女祸国”这个古老的信仰。虽然邪恶的男人更 容易毁掉一个王朝,但当一个女人卷入到王朝的纷乱中去时,即便她在整起事件中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她的角色依然会被夸大其词,并且在历史上可能会被妖魔化。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或许只有将褒姒妖魔化,西周王朝的声望与其耻辱的结局之间的矛盾才可以得到适当的调和。找到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后世的史学家 和政治家们就能求得一种心理平衡,从而他们也就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范王朝。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对于周王朝的统治而言,更为重要的婚姻联盟,则是姬姜婚姻联盟。姬姜婚姻联盟奠定了西周王权 统治的政治基础。这一点,由周人女祖名曰“姜嫄”,古公置父娶太姜奠定周人壮大的基础,西周十二王中至少有七王娶姜女为妻,以及齐、许、 申、吕等姜姓诸侯在西周时代所拥有的政治权利 与发挥的作用等诸多方面都可得到验证“申骆 重婚,西戎皆服”的申国,就是被周幽王废黜的申后的母家。

幽王时期“申、吕方强”。作为周王室统治下的诸侯国,其势力的强大往往通过挑战王室的权威、与王室对抗等方式表现出来。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竹书纪年》记载了两条与申相关联的材料。

一条见于 《古本竹书纪年》:“(宣王)三十九年,王伐申戎, 破之。”

另一条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宣王) 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我们虽然无法确证前 一条资料中的“申戎”与申国的关联,但第二条资料则确切地表明,在宣王后期,周王室就和与这个和西戎存在婚姻联盟关系的申国之间出现了摩擦,其至出现了“王师败于申”的战争。

因此,在周王室与申国发生战争的背景下,周幽王继位三年后嬖爱褒姒,五年废申后、立褒姒为后的行为,就不能仅仅视为对一个女子的宠爱和对另一个女子的冷落;同样,废太子宜臼而立伯服为太子,也就不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嫡庶太子之争。如果把废申后、黜太子以及任用虢石父为卿的举动与日趋紧张的周、申关系联系起来,这一系列举动,实质上反映了以幽王为代表的姬姓势力集团对以申侯为中心的姜、戎政治联盟的打击。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在幽王五年,发生了“王世子宜臼出的“鲁侯”,奔申”的事情很可能是“吕侯”的讹误。出奔西申的宜臼被申、许、吕诸姜拥立为“天王”这实际上 是申、吕诸姜为维护姜姓诸侯在西周政权中的地位而对幽王打击作出的反应与直接挑战。这件事情引发了姬、姜两个诸侯联盟之间直接的战争。

《今本竹书纪年》载此事云:

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王立褒姒之子曰 伯服以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 及诸侯盟于太室……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日 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 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在周幽王依靠虢、郑等姬姓诸侯力量,为太室 之盟欲征讨申侯时,申侯已与西戎、酆人结盟。幽 王十年“王师伐申”,与申姜结盟的酆人与西戎出 兵救申攻周。幽王父子与郑桓公都被杀于骊山下。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这样的结果,与《郑语》所载史伯的预言完全 相合:“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彊,其噢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王 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

周幽王废黜太子的父子冲突,最终演变为周王室与申侯、西戎的直接对抗。

幽王与平王父子之间的对立,实质上体现了 姬、姜两个政治集团的对立。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这种对立,不会随着幽王、伯盘父子的死去而立刻消失。因此,在《竹书纪年》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 王为晋文侯(公)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 出现在这里的“携王”与“周二王并立”,因 《史记》绝口不提而引起了后人很大的争议,这也 让两周之际的历史更加扑朔迷离。横空出世的清华简《系年》,不但记载了幽王与平王的父子对立以及携惠王的即位,同时还记载了前所未见的 “周亡王九年”的事情: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 是褒姒,生伯盘。褒姒辟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 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 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 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 师,郑武公亦政东方之诸侯。

这也就是说幽王死亡,周王室的最高权力被平王以及惠王的争夺之中,东西周之间存在着一个两王并立的阶段。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两周之际史事的基本轮 廓可概括如下:

宣王末年,与西戎有婚姻关系的姜 姓申侯的势力不断增强,周王室与申人多次发生冲突。为了打击以申侯为首的姜姓诸侯的势力, 周幽王继位之后,在虢公等姬姓诸侯的支持下,黜申后、废太子,立褒姒为后,伯盘为太子。

幽王五年,被废黜的太子宜臼出奔西申,后在母舅申侯等 人的支持下,另立中央,自称“天王”。维持周王 室政权稳定的姬、姜婚姻联盟被打破,直接引发了以幽王为首的姬姓政治集团与以申侯为首的姜姓 政治力量之间的战争,拉开了“周二王并立”的序 幕。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幽王十年,为太室之盟,发动征讨申侯的战争,与申侯交好的酆与西戎乘机侵周,幽王十一 年,即公元前771年,幽王败灭。幽王死后,太子 宜臼自许的“天王”地位未得到以虢公为首的姬 姓诸侯的支持,王子余臣被拥立为王,于是“周二 王并立”的局面继续维持,无论是平王还是携王, 都未能取得定于一尊的正统地位。

此后九年,周 王室的最高权位出现了实质上的空缺,这就是清 华简《系年》所说的“周亡王九年”。

至公元前 762年,曾经被叔父驱逐,后来才得以继承君位的 晋文侯选择支持本为太子的周平王“晋文侯乃 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晋文侯的支持,从根本上打破了平王与携王两个集团政治力量的对 立,于是,最早在申侯等姜姓诸侯拥立下称王的周 平王,最终在获得姬姓诸侯的拥戴之后,以王室嫡 子的身份,取得了王位之争的胜利。平王继位三 年,即公元前760年,在晋、郑等诸侯的帮助下, “乃东徙,止于成周”

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拥戴之功的充分肯定与表款《系年》之“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国语》之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都说明了通过迎立周 平王以及助其东迁,晋人掌握了周晋关系的主动 权。因此,在选择支持周平王之后,晋文侯抛弃了 不再具有利用价值的携惠王,于是发生了“晋文 侯仇乃杀惠王于虢”的事件。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通过对两周之际史实的追踪考察可以知道, 在后人的眼中一直被视为导致宗周灭亡罪魁祸首 的褒姒,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祸乱之事,她 的“罪责”,只在于被幽王嬖爱并立以为后。

但是,在这场周王室与申侯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 争中,褒姒被立以为后,与其说是褒姒祸乱周室的 罪证,不如说她只是周幽王打击政治异己的工具更为合适。来自申国的申后,不仅是幽王的王后, 同时也是申侯在王室势力的象征与代言人。

从宣 王后期就与周王室摩擦不断的申侯,不会在幽王 继位后收敛锋芒。在此背景下,幽王黜申后、废太 子宜臼而立褒姒为后的举动,只能视为幽王打击 申侯势力的手段。因此“弃聘后而立内妾”,可以 说是幽王“昏庸”的表现,并不能因此就把“灭周” 的责任归咎于褒姒。

来自清华的新真相:平王与褒姒的真正故事

然而“褒姒灭周”的说法固 然与历史事实不符,但是,这一说法能够产生并且 产生深刻影响,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既源于 周人从立国开始就存在的对“牝鸡司晨,维家之 索”的忧惧,也源于朝臣对幽王“弃聘后立内妾” 做法的不满。

参考文献:

褒姒灭周故事与诗经小雅正月的性质_马银琴(清华大学)

致读者:

学史并不能有助于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因为我们知晓的一切不过是人类安然逝去的过去而已,现我们并不能知晓如何获得现世的安稳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

只有当我们知晓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我们才能在茫茫无垠的时间与世界中找到我们的道路,学史之目的不在于创造未来,而是避免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