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分钟创伤』髋臼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治疗

 西安国康马YH 2019-12-07


写在前面的提醒:

  • 微创固定髋臼骨折必须以获得良好复位为前提。

  • 固定螺钉的方向并不与骨折线垂直,因此螺钉是为了维持复位,不能起到复位作用。

01
后柱螺钉

适应证

  • 累及髋臼后柱的骨折。

体位

  • 单独应用时可采取平卧位,屈髋屈膝,结合钢板螺钉固定髋臼复杂骨折时,根据需要以采取侧卧位,屈膝屈髋。

螺钉通路

  • 可采用顺行或逆行置入方法,顺行置入时入钉点掌握较逆行更困难,然而逆行置入时体位及透视需要更多的经验。

  • 逆行置入髋臼后柱螺钉,入钉点位于坐骨结节,通过髋臼后方,在髂骨内外侧骨板之间穿过,直至真骨盆上缘穿出。

① 正观位

② 侧观位

术中透视

  • 正位:在正位确定导针位于坐骨结节投影之中。

① 髋臼后柱螺钉前后位

② 前后位透视

  • 闭孔位:在闭孔位导针也应位于坐骨结节投影之中,不要突出在坐骨结节投影上方坐骨小切迹的凹陷。

① 闭孔位时骨盆及导针的位置

②闭孔位透视

  • 髂骨斜位:在髂骨斜位确定导针通过时位于髋臼后方,不要误入髋臼内。

①髂骨斜位时骨盆及导针位置

② 透视导针位于髋臼后方

  • 侧位:在侧位可以清楚地确定坐骨结节的下缘以及真骨盆边缘,用来确定导针进入的深度。

① 侧位时骨盆及导针的位置

② 侧位透视,确定进针深度

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 以逆行置入螺钉为例,该方法可以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髋臼后柱骨折或横行骨折;或作为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一部分,联合钢板螺钉或其他微创技术使用。

  • 患者屈膝屈髋90°,放松坐骨神经。

  • 进针点为与坐骨结节,注意不要在高处进针,否则钉尾突出,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坐位时不适,同时进针点可以适当偏向内侧,避免伤及坐骨神经。

  • 进针时在正位、闭孔位监测,导针应位于坐骨结节投影中,在髂骨斜位透视下监测导针位于髋臼后方,确保没有误入髋臼。

  • 在侧位确定导针到达真骨盆边缘,并测量深度。

  • 沿导针置入空心螺钉固定骨折。

02
Magic螺钉

适应证

  • Magic螺钉用于固定已复位的方形区骨折;

  • 由于同样穿过髋臼后柱,可以部分代替后柱螺钉的作用。

螺钉通道

  • 该螺钉置入较为困难,入钉点位于髋臼上方臀中肌隆起上,导针方向指向坐骨棘,出钉点位于坐骨棘内侧。

① 示意图

②示意图

术中透视

  • 正位:进针时在正位观察,导针应位于髋臼上方,出针点位于坐骨棘或其内侧一点。

▲ 骨盆正位:进针时在正位观察,导针应位于髋臼上方,出针点位于坐骨棘或其内侧 

  • 髂骨斜位:进针时在髂骨斜位观察,导针应位于髓后方,出针点位于坐骨棘。

▲髂骨斜位:进针时在髂骨斜位观察,导针应位于髋臼后方,出针点位于坐骨棘

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 由于螺钉角度与方形区内移角度不垂直,因此 Magic螺钉仅能用来固定已复位的方形区骨折;

  • 可通过髂骨翼行小切口,置入复位钳等工具,复位方形区;

  • 在髋臼上方,臀中肌隆起处,类似于前柱螺钉入钉点的位置,为入钉点,方向指向坐骨棘或坐骨棘稍内侧;

  • 通过导针时在正位、髂骨斜位监测导针没有误入髋臼,也没有突入坐骨大切迹。

03
髋臼上方横行螺钉

适应证

  • 该螺钉方向与方形区几乎垂直,可以用来复位内移的方形区骨块,同时该螺钉位于髋臼负重区上方,可以提供支持负重区。

螺钉通道

  • 该螺钉自外上向内下方通过髋臼负重区上方。

  • 入钉点位于髋臼上方1cm处,低于LCⅡ螺钉的通路,较前柱螺钉顺行置入的入钉点偏前,因此互不干涉,可以共同应用;

  • 出钉点位于真骨盆边缘以下,方形区的上部。

▲ 髋臼上方横行螺钉通道

A: 走行通道与方形区几乎垂直,可以固定和复位内侧移位的方形区骨块

B:入钉点; C:出钉点

术中透视

  • 正位:在正位观察入钉点位于髋臼上方皮质,并且监测导针在置入过程中始终位于髋臼上方,没有误入髋臼;

① 正位透视骨盆及导针位置

②监测导针

  • “闭孔-入口”位:并非标准的闭孔入口位,而是在正位的基础上,向入口位和闭孔位的方向略微旋转C形臂;将方形区内壁透视为一条重合的线,用来监测出钉点的情况。

① 透视骨盆及导针位置

② 监测钉点情况

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 可使用髂骨边缘的小切口,置入复位钳,复位方形区;

  • 在术中透视监测下置入导针,注意导针不要穿过方形区太长,避免损伤盆腔血管和闭孔神经等结构;

  • 沿导针置入空心螺钉。

04
术后处理
  • 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利伐沙班等抗凝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2~3周。

  • 按需要口服吲哚美辛25mg每天3次预防异位骨化,特别是合并头部损伤的患者。

  • 术后48~72h如引流量减少,应拔出引流管。

  • 术后10-14d开始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以助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

  • 对于极度骨质疏松、陈旧骨折等患者,术后可使用骨牵引以保护重建的髋臼。

  • 负重:愈合过程通常需要3个月。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拄拐行走,禁止完全负重。不超20kg的部分负重要优于完全不负重,因为在患肢离地悬空时、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强烈收缩,髋关节承受的应力更大。

  • 对于已经获得很好的复位和固定的两部分骨折且骨质较好时,术后6周开始就可以逐渐增加负重量。

  • 骨质疏松和粉碎骨折的患者可以等到骨折愈合后再开始负重。

  • 随访:术后6周、12周复查X线片,如果需要可行CT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