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认清,工作后才是人生考试的开始

 恬淡闲适 2019-12-07

要认清,工作后才是人生考试的开始

以前总觉得学生是最累的,

未成年的我们从幼儿开始就要面临各种考试,,

各种小考、中考、大考,周考、月考、模拟考、期末考。

作为一名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每天一睁眼,所学所想都是为了应对接来的考试。

而且这些源源不断,接踵而来的考试,还密切的牵系着我们的命运。

小学考不好,意味着上不了好的初中;

初中考不好,意味着上不了好的高中;

高中考不好更严重,因为这接下来是意味着我们会永远离所谓的好大学。

好不容易毕业了,因为终于不用考试了,结果迈入社会后才发现。

读书时候的考试,简直就是小儿科。

人生正在的大考,现在才刚刚开始。

好比一场生存大逃杀,做错一道题随时都会被立刻淘汰。

01

初入社会的残酷考验

读书时代总是在想,以后一定要到大城市。

然而,后来的北漂4年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累”。

不仅,心累、身体累、精神更累。

年少时热血一股脑的冲向帝都。

来到北京后,才发现自己想得太过天真。

没有文凭学历,稍微有点规模的公司连门槛都进不了。

于是,兜兜转转了近两个月才在一家小公司得到了一个小编辑职位。

北漂生活的“考验”,这样开始了。

虽然没住过地下室,但就像大多数北漂青年的所遭遇的那样,

各种艰难困苦,基本都体验了几回。

卡里没存款,贫穷占据了整个生活。

为了省钱,住的是五环边的郊区的出租屋,每天早上通勤几个小时才到公司。

租完房子后,口袋里只是不到一千块,钱是一块一块算着花。

早晚基本都是靠泡面面包来解决,每一餐的预算都不敢超过五块。

午饭则是公司出钱订餐,算是剩下了不少。

但生活依然拮据到爆炸。

将近小半年的时间,早晚是没有吃过真正的饱饭。

记得当时有女同事还很惊奇的问过,是如何保持这么瘦的身材的。

我是无言以对,要是每天啃馒头泡面估计谁的体重也就越来越苗条。

有时回想起,学生时代在饭堂吃饭,

大部分时候都只吃一半剩下的倒掉的时候,是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

02

工作生活的考验

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是2800,转正后三千五。

每个月交完房租,加上基本的花费,基本就成了月光族。

而在小公司立业绩全靠运气,老板每次例会都像洗脑一般给我们喊口号加油打气画大饼,

底下员工只能心里默念老板的加油口号,一边赶着开荒牛的工作。

刚开始几个月还会自我打气,可是慢慢的焦虑就找上门了。

因为穷,每一天都过得很忐忑。

卡里没钱,也就意味着没有抵抗未来的能力。

每天满脑子想得都是如何努力,才不会被淘汰,如何规划才能度过下一天。

每一天都是活在这样的恐慌感里。

而时不时的周末同事聚餐或者团建活动,基本都是找各种理由缺席。

虽然大家都是AA制,可你却根本A不起。

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面说的,穷,真的是一种病。

让你焦虑;让你窒息;让你恐慌;让你失去所有自由甚至于尊严。

没真正穷过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感觉的。

这个月才刚开始,就要计划着明天能怎样熬过。

对未来充满了无助的恐慌感,

怕被炒鱿鱼,怕生病,每天都期盼自己身体健康,不出毛病。

不然,一次牙痛可能就会要了你半个月的饭钱。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种牙痛,可口袋里就只剩一个月的伙食费。

根本就治不起,每次发作只能用止痛片来解决。

可是,这根本是治标不治本,

痛到实在不行了,全身冒冷汗,整个大脑都痛到开裂。

实在熬不下去了,才去治。

没敢去医院,去的还是街边的牙医诊所。

然而,补一次牙,半月的生活费的也补进去了。

捂着脸走在路边,那时候第一次感觉这座繁华的城市,

对于我这个异乡人来说,是如此的昏暗。

03

危机和挫折的考验

工作快一年的时候,感觉生活好不容易终于要趋于平稳了。

结果公司毫无征兆地倒闭了。

小公司,每月工资基本都是靠当月收入,

倒闭了,什么赔偿之类的,也就成了扯淡。

那一段时间简直是成了我二十几岁人生以来,最黑暗的日子。

工作没了,下一个月的房租等着付,身体又不争气的生病,

好不容易省下来的几千块,进出几次医院就没了。

病好了,但看着口袋里的几百块钱,整个人焦虑到爆炸,

每天睁开眼全被“赚钱、生存”两个词占据脑海。

实在熬不下的时候,也想过要么就回老家吧?!

可是,打电话回家。

还没开口,就听到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高血压住院的消息。

是的,生活原本电视剧更来得狗血真实。

那些曾经被我大骂脑残的电视剧情节,真实的发生在了我身上。

工作没了,信用卡债台高筑,父母还生病住院了。

是真的没办法,真的不知道明天该怎过下去。

在出租屋熬了一晚上,第二天把在信用卡刷出的三千块寄回家。

也是在那时候,我告诉自己,不管怎样一定要赚钱,一定赚钱。

04

奋斗的考验

第二份工作,是在网上接单写稿。

基本上都是千字几元的那一种,新闻稿、网络小说、公众号文章,总之会写不会写的都硬着头皮上。

工作时间基本上是全天候,在电脑前一坐十几个小时成为了常态,

有时为了多赚一百几十块钱,熬夜通宵也是常事。

不过,最后也还是熬了下来。

因为是真穷,真没钱。

是真的手停,口也跟着停。

但好在那时候,也不知是不是上帝的眷顾,生活也稍微往好点方向发展了。

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一帮朋友,也相关领域的人士。

开始当文稿经理人,不仅自己写,还在网上接单找别人写。

收入,也从最初的每月几千块钱,开始往万元的水平线上涨。

印象深刻的是,记得第一次看到卡里的余额终于超过一万的时候。

我兴奋了一阵夜睡不着,北漂来第一次第一顿价格超过五十块的夜宵。

那时候,工作虽然不算太稳地,但生活保障是稍微稳定了。

记得当时,还心灵鸡汤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努力是有回报“的动态。

后来,银行卡余额,也开始有一点积累了。

那时候当年去北京的时的热血思想,也再次涌上了头。

动了创业的念头。

05

欲望的考验

当时凑了一钱加上自己不多的存款。

和朋友开起了工作室,北漂生活算是真正的有了一点起色。

但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句话也是真的。

没有创业的经验,更没有什么资源。

工作室不到半年就沉了,不过那时候也有了野心,

满脑子的想的就是:还年轻,失败了那就再干吧。

在后来又是几次创业,开过工作室,也合伙开过公司。

其实的艰辛波折,基本上是把北漂几年的苦又来来回回体验了几遍。

失败过几次,赔了很多钱,不过最后的结果大多还算是理想的。

虽然生活是变得越来越忙,但收入却也算不错,终于都在温饱之上勉强过得体面。

虽然也还是个路痴,但北上广深这几年也算来来回回逛了几大遍。

生活也算是勉强稳步上升的阶段。

因为不断与人打交道,某些所谓的上流人士,也算认识了不少。

用当时朋友常调侃的一句话说,就是:“你这家伙算是混出头了。”

确实,有一段时间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感觉自己终于也是能混出个人样了。

然而,就在去年年初,我是决定离开北京,回老家。

06

取舍的考验

打算离开北京(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不常住北京,基本是各大城市转来转去),是早在做出决定的半年前,就有了这个念头。

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因为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变得浮躁,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会感到很可笑。

以前穷得像个乞丐,当生活稍微有起色,却在这里感慨自己太浮躁。

可实确实是这样的。

收入的确是比以前多得多了,生活也能过得勉强体面了。

但是,身体和精神情况却在直线下降。

因为时常通宵熬夜,身体素质差到不行,时不时就会头晕目眩,偏头痛和经常性的失眠。

加上那段时间,几个合伙人突然不和,原本的几个朋友,公司的状况是直线下降。

长时间的不规律作息,以及对工作的强迫性,让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陷入了严重焦虑。

最严重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是焦躁到不行,反应和理解能力严重下降,甚至产生了阅读障碍。

一句文不到十个字的句子,我都需要来来回回看好几次,甚至十次以上且需要念出来,才能让自己记住理解。

尤其是,每次夜里工作完,那怕身体再累,可是一闭上眼睛大脑里就全都是工作内容,而这样的状态一度是维持到天亮。

重度焦虑兼轻度抑郁。医生是这样回答的。

而整个人严重失眠和焦虑,看了医生也没多大作用。

医生给出的答复是:只有我先脱离了这种生活状态,情况才会慢慢好转。

于是,思考犹豫了好几个月,最终还是觉得什么钱不钱的,都没有身体重要。

不想争,也没心力去争了。

要问就这么放弃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一些东西,可惜不可惜?

当然是非常的可惜和舍不得。

毕竟,谁也不是真的是能够做到潇洒的人。

自己也清楚一旦脱离了先有的圈子,将意味着怎样的将来。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如果连书和文字都看不了理解不了了,什么都没用。

07

回到老家后,待在家里休息了差不多半年,焦虑的情况才有了稍稍的好转。

现在情况,也已经是好多了。

有时回头去看那几年大城市漂泊所谓的奋斗日子,有时候会感触良多。

但得与失,无法泾渭分明的去判断。

在那几年的劳碌里,似乎除了稍稍上涨的收入和勉强的体面外。

那几年留给我更多的是:

被不断努力努力;被焦虑和失眠;被各种来自生活的考验填满的生活。

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各种各样的考验中,成绩是否合格,

是否就像游戏里一样打通了命运的某些关卡,开拓了人生的某些新地图。

今天的我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人生的新手村。

通关所获得的那些“装备”也丢弃了大半,好像除了病痛什么都没剩下。

但你要是问我觉得后悔吗?

我只能回答:

如果你不能努力去选择生活,

最后只能被生活选择。

有些难关,闯过了。

再高的大山,最后都只是你人生故事里一个小小的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