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21元稹《离思五首》第四

 乐水无涯 2019-12-07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真的是薄情郎吗?

《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公元779~831年),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人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这一年他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官权贵。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后,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 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

    元稹25岁那一年,应该是极为顺利,生活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他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娶得韦丛这样的名门佳人。关于他与韦丛的故事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无论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一个女性的眼光看待,韦丛这样的女子都是十分值得人尊重和爱怜的。韦丛父韦夏卿为京兆尹,后任太子少保(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太子少保是个荣誉官职,却也是正二品,副国级的待遇)。当时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虽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相信他会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当然,就是这看似赌注一般的婚姻,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在婚后十分恩爱,感情非常好。

    从元稹的诗来看,及第之后的他并不得志,生活清贫。韦丛出身名门,从富庶之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慕贵的时代,信仰爱情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在爱情之中持守不变的却是难能可贵。对于元稹来说,上天最大的恩赐或许不是其卓越诗才而是韦丛的到来,且不论诗人的风流韵事,仅从流传下来的诗文来看,元稹对韦丛是十分爱恋的。元稹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比较多的一位,流传到今天的还有三十多首,为原配妻子韦丛写的大概有十六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象征着爱情的深厚与笃定,大海、巫山的壮阔,篆刻了水和云的最美画面,别处的水和云就都显得黯然失色。这是诗人的悼念亡妻之作,告慰韦丛,此生真爱唯有你一人而已。这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情,这样的夫妻感情令人赞赏欣羡。“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人已对女色无眷恋之心,那为什么又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是爱还不够深刻吗?从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可以看出他是尊佛奉道的。“半缘修道”和“半缘君”似乎是在作答。而答案却不是对情感的分割,一个求道修身之人,情欲本是要放下的俗念,可“道”与“君”同样占据着内心,让人更觉意味深长。

    再看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家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尤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的创作并不是同一时间,字句间却同样透露出诗人和韦丛在清贫生活中的恩爱点滴。这里没有“曾经沧海”那样刻骨铭心的情感波澜,没有“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寄托,只是将曾经的生活一幕幕如画卷般展开。不管是韦丛“顾我无衣搜荩箧”,还是“泥他沽酒拔金钗”,一个高门大户的富家小姐,如今甘于清贫,毫无怨言,怎能不让人敬佩。“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新仰古槐。”贫穷的日子容易满足,回想起来怎能不动情呢,用落叶生火,与丈夫一起靠野菜充饥,如此可爱可怜妻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或许当初元稹都不曾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但是清贫与操劳,使这个温柔体贴的女子年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数年以后,元稹总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既是感动更是孤独的追思和怀念。

    韦丛与元稹同苦七年,却在即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离开了他,诗人能做的只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匮乏的物质生活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一个男人,如果无法给予与自己年轻时相濡以沫、患难共苦的发妻以富足的生活,人到中年难免抱愧含羞。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之外,似乎每个人还能体悟出点别的什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