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16年的8月,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赛利姆一世在达比克草原战役中击败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军队,不久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便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赛利姆一世在第二年的春天进入耶路撒冷城内,拉开了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四百年的序幕。 ![]()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初期,耶路撒冷城内破败不堪,人口都不足一万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连一个中等城市都算不上,再加上十字军东征的浪潮已经结束两百多年,这里早已不再引人注目。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历任苏丹还是对这座城市给予了格外的关注,派人在城内修建了许多名声设施,毕竟他们都是听着萨拉丁收复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长大的。 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的头三个世纪,耶路撒冷的城市建设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城内居住着许多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苏丹塞利姆三世任命的埃及总督阿里帕夏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大有想要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企图,阿里帕夏在1832年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并且占领了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 ![]() 阿里帕夏占领耶路撒冷之后,任命自己的儿子易卜拉欣为巴勒斯坦总督,并且将耶路撒冷交给他管辖,易卜拉欣来到耶路撒冷后,发现这座城市里生活着许多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可是这些犹太人却经常遭到城内其他居民的歧视,于是易卜拉欣便颁布了一条法令:“信仰不同宗教的居民应该和睦相处,所有居民都不能歧视犹太人。” 易卜拉欣颁布的这条法令并不是完全针对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的,因为当时城内的阿拉伯人并没有对犹太人抱有太大的敌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主要纠纷是土地和利益的纠葛,而城内的基督徒则非常歧视犹太人,因为很多基督徒在宗教情感上对犹太人存在深深的敌意,他们经常联合起来抵制城内的犹太人。 ![]() 易卜拉欣的法令颁布之后,耶路撒冷城内犹太人的地位马上就升起来了,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易卜拉欣担任巴勒斯坦总督的那段时间,犹太人可以在耶路撒冷市政府中担任要职,城内也几乎没有出现过歧视犹太人的现象,正是因为易卜拉欣的宽容政策,使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开始大规模移民耶路撒冷,到了1840年的时候,城内的犹太人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五万。 而易卜拉欣之所以会对犹太人如此宽容,是因为他的父亲阿里帕夏正在对埃及进行工业化改革,他们迫切的需要得到犹太财团的支持,可是最后阿里帕夏的改革在内忧外患下以失败告终,奥斯曼帝国也在1840年再次夺取了耶路撒冷的统治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