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2(2)威廉:我的帝国的寄生虫

 九门胡同 2021-01-01

第二节 威廉:我的帝国的寄生虫

这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就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退位的最后一位德国皇帝,这几章中都离不开他。帝国寄生虫是他对德国犹太人的形容。

上节说到,赫茨尔想寻求德国皇帝对他犹太复国计划给予支持,但他最初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位反犹主义者(希特勒用毒气屠杀犹太人的办法,可能就是这位威廉二世的创意)。威廉二世同意让犹太人回耶路撒冷的动机则是希望他们离开德国。

赫茨尔几经努力,将他的想法传递给了德皇,德皇最初答应去伊斯坦布尔与苏丹协商此事,赫茨尔万分高兴,似乎看到了希望。

1898年,威廉二世在伊斯坦布尔访问期间,接见了赫茨尔,双方第一印象都还不错,双方还约定在耶路撒冷再见面。但当威廉将这个想法告知苏丹时,苏丹断然拒绝。

书中提到这位威廉二世登基后,就罢免了主张和平外交的铁血首相俾斯麦,而他自己刚愎自用加反复无常的性格,以及他“灾难性的私人外交”,也让他在20年后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此时的德国与奥斯曼帝国走得很近,下节还会提到德皇在耶路撒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隆重礼遇。这也是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选择了与德国站在同一阵营的原因,并导致一战失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后面还会再述。

本节还提到威廉二世鼓励他的军队像匈奴人一样去射杀德国工人,或者屠杀敌人。这个敌人主要指的就是当时的中国,1900年,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西总布胡同被杀,威廉二世决定派兵报复,在动员会上就讲要像匈奴人一样杀中国人。不过清政府又是道歉又是赔偿,还为克林德修建了一个牌坊,后来移到现在的中山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