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海军百年兴衰史(6):德国的未来在海上

 金色年华554 2021-12-19
文章图片1

1888年6月,年仅29岁的威廉二世(Wilhelm II)继承了德意志帝国的皇位,这位年轻君主早年曾生活在英国,深深地被英国皇家海军的显赫所震撼,形成一种对海军事务近乎偏执的爱好,他不仅拥有德国海军元帅的头衔,还是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名誉海军上将。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不满足于空洞的称号,他渴望德国能够拥有一支与英国比肩的强大海军。在他看来,正在蓬勃兴起的德意志应该改变确保欧洲地位的“大陆政策”,转而奉行与列强争霸的“世界政策”,从垂死的旧帝国手中夺取“阳光下的地盘”,而一流的海军舰队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必要条件,他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威廉一世通过训练陆军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而威廉二世希望打造一支舰队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

文章图片2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年),他对庞大舰队的痴迷直接推动了德国海军的大膨胀。

1890年,美国著名海军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发表了名著《海权论》,这本书深刻阐述了海权与帝国兴衰的关系,令威廉二世如获至宝。据说他将马汉的著作放在枕头下面,并能倒背如流,马汉的理论更加坚定了德国皇帝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信念!

文章图片3

■美国海军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年),他的海权理论影响了一个时代。

当威廉二世即位时,德国海军的规模与他的雄心完全不成比例,仅有534名军官和15480名士兵,连一艘战列舰都没有!虽然威廉二世在性格上有很多缺陷,但他并不是一个傻瓜,他很清楚扩充海军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姑且不论来自外国的敌视,即使在国内以总参谋长为首的陆军首脑们从来都是海军扩军最坚定的反对者,向来奉行稳健外交,推行大陆政策的元老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也不对新皇的胃口。威廉二世采取了循序渐进、缓慢扩张的策略,首先将俾斯麦排挤出权力中心,迫使铁血宰相在1890年退休,随后逐步推进舰队扩充,使德国海军向世界级海上力量稳步迈进。

1888年,威廉二世即位之初即任命亚历山大·冯·蒙茨海军中将(Alexander von Monts)为海军部长,结束了德国海军由陆军将领领导的历史,这位新部长一上任就着手规划战舰的建造方案。1889年,威廉二世又改组了海军统帅机关,提高了海军在军政系统中的地位,海军首脑们直接对他本人负责。

文章图片4

■德国第三任海军部长亚历山大·冯·蒙茨中将(1832-1889年),他是第一位来自海军的德国海军部长。

1890年,4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Brandenburg class)陆续开工,在1894年之前全部服役,这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第一级战列舰。从1895年开始,5艘“皇帝弗里德希三世”级战列舰(Kaiser Friedrich III class)开始建造。在兴建战列舰的同时,一批新型防护巡洋舰、装甲巡洋舰也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下水。在威廉二世即位10周年时,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但仍然不入英国人的法眼,当时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对手是法国和俄国,它们在全球的殖民扩张中存在着广泛的冲突。

文章图片5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第一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10670吨,装备6门280毫米主炮,航速17节,并且在德国海军舰船中率先安装了无线电设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