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绣三代”的转型与探索

 苏迷 2019-12-07
《姑苏晚报》
2019-12-03 00:00

  本报记者 王亭川 摄影报道

  11月28日,窗外寒雨淅淅沥沥,温度已经降到10℃以下。镇湖绣品街上,周晓静在店铺里安静地绣着一只狮子头像。小周的母亲经营这家绣品店已近三十年,几乎与绣品街“同龄”。如今母亲年岁渐长,安享“退休”时光,几年前,周晓静从母亲手里接棒。

  “别看我们手都很巧,回家基本不做家务。”周晓静笑着告诉记者,一根头发丝粗细的丝线,很多时候为了表现出细腻质感还要劈成更细的尺寸,极致的只有1/64大小。这要求绣娘手上功夫十分精细,“如果皮肤粗糙,对丝的触感就达不到要求了”。周晓静说。

  在镇湖2.6万人口中,约有八千多人从事刺绣产业。“八千绣娘,四百绣庄”,是民间对苏绣小镇镇湖的普遍印象。周晓静的母亲和外婆都是绣娘,从小耳濡目染,“入行”已有十几年了。虽然镇湖刺绣产业不断有年轻人加入。但周晓静告诉记者,她的同龄人中间从事祖辈刺绣行业的人并不多。受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如今普通绣娘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以店铺墙上一幅耗时三五天时间的纯手工瓷器绣品为例,售价约为三四百元。苦行僧一般的训练过程,培养一位入门级的绣娘需要三五年时间,如果比较成熟的刺绣技术需要十年以上“水磨工夫”。“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刺绣事业,儿时小伙伴们多数都未继承祖传的手艺。”周晓静告诉记者。

  熟练掌握各类刺绣技术以后,年轻绣娘们考虑更多的是从审美和设计感带入一些创新到作品中。这几年周晓静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艺术学院“充电”,渐渐在传统绣品设计中跳脱出来。过去苏绣多关注国画、书法题材,眼下一些作品尝试“极简风”,在淡雅、清新、飘逸中大量留白,趋近于现代人审美。传统苏绣制品供人远观,如今的刺绣小到手表、耳机、手机壳,大到服装、家具,跨界渐成时尚。周晓静希望自己作品能真正融入顾客的生活,成为富有美感而亲民的寻常消费品。

  周晓静表示,作为年轻一辈刺绣工作者,年少时把爱好当做职业后也曾觉得枯燥,也曾有浮躁的思绪。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她开始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有的图案标新立异,有的针法不再传统,有的甚至融合别的元素,将新的审美融入古老的针线功夫,接棒的同时也让作品充满时代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