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从来不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

 经与纬 2019-12-07

“照亮被人,也要照亮自己”


老师,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成为教师吗?是家人的建议,自己的理想,还是某人对你的期盼?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成为了几千万名教师中的一员,在这条道路上谱写着五颜六色的教育篇章。

这条道路上会有苦难、会有质疑,但也有开心、感动。因为,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某句话、某件事,让他们成长了,变好了。

就像吴非老师在《一盏一盏的灯》中说的那样:

和任何职业群体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追求灵魂幸福。

然而,每个来到学校的孩子,都希望在这里找到朋友,找到精神标杆。

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

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

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

所以,今天,枕边君给大家推荐一本教师界赫赫有名的一本书,被评选为“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一的《一盏一盏的灯》。

作者:吴非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提高教师职业信仰、道德和方法的好书

这本书中,有60个被精心挑选过的教师故事,不仅包括教书育人,还有个人成长。

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

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与责任。

今天,教师枕边书为老师们争取到了超级优惠,使用3元优惠券后,这本书仅需21.5元包邮!限量100本!

读者评价

1. 读完真的很有收获!(当当网)

2.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读起来一是感人至深,二是颇有启发。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心灵鸡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温暖心灵的良方;对家长来说,是了解教育的一个窗口。(当当网)

3. 吴非老师的书,必买!每个故事都很温馨。我也想成为故事里的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碰到故事里的老师。(当当网)

4. 质朴、真诚的教育叙事,读来有感动、有共鸣。所有同行者都是“一盏一盏的灯”,你亮一点,孩子们就走得远一点,你暗淡,他们就可能不得不徘徊,所以,让自己成为一盏灯,先照亮自己,再照亮更多。(豆瓣)

……

文章试读

不拖堂是好习惯,但这位教师拖堂一分钟,是要保护一名小学生的自信,同样也为展现教育的文明。是教师个人竞赛的名次重要,还是学生的自尊与信心重要,这在成熟的教师心中,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会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

《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会场很大,灯光照亮了舞台。现今很多公开展示的教学活动,不得不从教室搬到这里。

 “嘟——”不很张扬却清晰入耳的长声哨响。

正站着发言的学生一愣。

她亦微微一怔,随即微笑地对孩子说:“不要紧,你继续说。”

孩子捡起被哨声打落在地的思路,继续往下说。

现场很静,听得到秒针嘀嗒的声音。

这是一次省级小学教师学科素养选拔赛,项目很多,从朗诵、写字、个人才艺、综合答题,一环一环地进入现在的课堂教学。当然,课堂教学占总分的比值最重,达60℅。

赛前预备会上发的“比赛规则”明确指出:必须听哨下课,哨声一响,意味着扣分开始;二次哨响,加倍扣分。她在这条规则下用红笔划了两条深红色的波浪线,旁边还打了个大大的红五角星。

赛前有专家叹息,这样高手云集的大赛,竞争激烈到靠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来排次序,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不过分。

就在课前一个小时,她还在细细地阅读着这些扣分细则,并盘算着自己的分数目前排名第几,课堂教学要拿到多少分才有出线的把握。

哨声响时,这位腼腆的男生,正为概括课文内容认真思索并努力地组织着语言。

不难看出,他的思路如一群本就柔弱的鸟儿被一声哨音惊得一哄而散,他费劲地搜罗着散失的思维碎片,口中却只有“唔……嗯……呃……”

老师微笑的眼神落在他额头渗出的细小汗珠上,微笑里便更多了一份抚慰,“别着急,想清楚,接着说……”

孩子断断续续地说下去,说着说着,话语渐渐连贯起来。其实,概括课文不必也不应该那样细致描述的,但他的思路正变得清晰,表述开始流利,老师不忍心打断这样的进步,同学们也都听得沉静稳定。

眼看他就要说清了,两声急促的哨音尖厉地刺穿整个会场的平静。哨音再次让他愣住。

这回,她有些恼了,径直走到孩子桌前,正视着孩子为难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别管它!继续说,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她的语气难掩情绪的些许起伏,她努力克制着,平静而坦然地专注倾听这个孩子说完他的最后几句话。

下课了,她回到选手座位席坐下,身边相熟的老师凑过来说:“太可惜了,这次因超时你要吃大亏了!”她轻轻扭过头去,自言自语地说:“这种时候,没得选的。”

她有得选吗?面对孩子清澈的眼眸叫“停”?仅仅为了遵循那个所谓的“游戏规则”?

那几十秒钟,她只看到学生额上沁出的细密汗珠,只看到他心底张皇的犹豫,那几十秒钟,她只想让他安心把话说完,仅此而已。

是龙应台说过的吗,孩子,你慢慢来。

今天,一个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将来,有一天,当他的发言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的时候,他会否偶然记起,曾经有个教师微笑着鼓励他“别着急,想清楚,接着说……”?

她只觉得,自己做了教师该做的事。

不远的话筒里传来一串嵌满数字的声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扣去超时分,最终得分……

不知怎的,这些声音,离她很远。她的心里很安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