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的分析和提高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2-07

一、聪明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聪明”这个词,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人真聪明,或者某某人不够聪明”;究竟什么叫聪明呢?聪明的准确含义是什么?一般人可能解释说:聪明就是见多识广,读的书多呗;也可能有人说:聪明就是脑子快、主意多,眼珠一转点子就出来了;还有人可能会说:聪明就是能说会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圆滑处事等等。这些对聪明的解释不能说都是错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不完全对,至少可以说不准确、不全面。

读书多、知识量多,只是聪明的一个条件,还要看是否能运用知识去解决思维中的难题,这是更重要的。所以见多识广并非聪明的全部含义。主意多、点子快固然反映思维的活跃和速度,是聪明的一个表现,但主意还有个正确与不正确的问题,尽出些歪点子或不科学的点子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人们也不承认这是真聪明。至于说能会说会道,也算是聪明的一种外在表现,但也要看说的是什么内容,能不能达到思维的目的。有的人很爱抬杠、胡搅蛮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伶牙俐齿,但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真正的聪明,可见这些说法并不能足以给聪明一个准确的定义。

二、聪明的标准有3条。

是掌握知识的多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是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方法是否多样,转换是否灵活,思维途径是否对路;

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思维速度和得出思维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

思维的3条标准是一个整体,也是个综合的指标,不能孤立的用一个标准去代表整体,三条缺一不可,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思维方法是否对头。

得出一条公式:

聪明=知识量+思维方法和途径+思维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

三、怎样识别聪明度?

     你认为自己聪明,别人比你更聪明,正如小说中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聪明没有到头的时候。人们所说的聪明绝顶,只是相对而言,聪明还有大聪明和小聪明的区别。有的人在小事情上不去花费精力,不去动大脑子,表现比较糊涂,但大事不糊涂表现出大智慧;也有人在小事情上自恃聪明,玩一些花样,而在大事情上,在关键时刻却笨拙自误。

      对不同的个体来说,聪明与否也是有个“时间差”,一个人小时候聪明,成年后并不见得有什么大聪明大成就,历史上有“江郎才尽”的故事即是例证。也有人小时候并不聪明,年纪很大才表现出大聪明,正所谓“大器晚成”。

衡量人的聪明,根据前面所述的聪明标准,主要是:知识量、思维方法量及转换应用,解决问题的难度、准确度、速度。依据这些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5个层次

知识量丰富,达到相当的深度与广度,思维方法多样、灵活,能够解决思维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且速度快,能对人类社会有较多较大的贡献,这是真聪明、大聪明的人。这类人不占多数,但他们反映某个时代达到的高度和水平,代表某个群体的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

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思维方法较多,运用得当,能解决一般难题且速度较快,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这是比较聪明的人。这种人比前一种人稍多,是群体中的积极者。

具有一般知识,但不系统,深度、广度稍欠缺;懂一般思维方法,但不够多,运用不自觉、不灵活,能解决思维领域中的一般问题,但较复杂的难题解决不好,也有一定的速度,但准确度不够。这种人是中等聪明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数量上可说是主体,他们为社会创造一般价值,因数量众多,作用较大。

知识量不多,不系统,零碎、片面,深度不够,思维方法不多、不灵活,比较单一,呆板,爱钻牛角尖,解决思维课题往往出差错,不能解决大问题或难题,或者速度慢、准确度低,这是不算聪明的人。这种人在我们生活中可见到不少,他们常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自以为聪明;他们认准某种事理往往固执己见,“认死理”,思维方法单一,不愿多样化,这种人主要特征是思维决策经常失误,同时还不会总结教训,错了不认错,一错再错。

知识贫乏,思维方法单一,解决思维课题时常常阻塞或停滞,思维速度很慢,常常转不了弯,在行动中常要由别人引导,不能独立思考,这是叫愚钝的人。

以上的划分不包括呆傻、低能或神经错乱等思维不正常的人们。

5个层次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分布在各个群体中,不过分布并不都是均匀的。

我们把聪明度用简化的公式来归纳一下:

聪明度=知识度+思维方法度+问题难度+思维速度。

聪明可以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是聪明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从总体上来说的。但是聪明又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直接带来财富,还有实践过程的其他条件,而且这个过程需要转化和时间。通常人们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不能理解为知识等于力量,知识成为力量也有个运用转化和实践的过程,这种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不能因为某个人某次实践的失败来否定智慧的价值,更不可以用暂时的失败来下结论,说聪明没有多大作用。

人一生都在选择之中,而选择就离不开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决策,也就是离不了每人的聪明智慧。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智力的作用,沿着正确思考的途径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

     有的人一生中在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择里,大都做出了正确的决策,那么他就会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会觉得自己一生活得很有价值,无怨无悔。假如有人在许多决策中失误或在大的关键性决策中失误,即使能做某些补偿,他也会感到耽误了生命的许多时日,感到影响了事业和成就,甚至感到碌碌无为而浪费了生命。还有的人一生中决策常常失误又浑浑噩噩混日子,不去总结教训,一误再误,就可能带来生活中的许多痛苦和不幸,甚至无法弥补而遗憾终生。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决策都比较正确呢?这就要靠自己的聪明智慧了,有的人比较聪明,善于思考,做出的决策就比较正确。而有的人不够聪明,不愿思考或害怕思考问题,甚至逃避。有人一想事就头痛,当然做出决策就不正确或不都正确,还有人不愿意自己对自己的事做决策,把它交给别人安排,随波逐流撞大运,这就更难以避免失误,这是最不聪明的人。

看起来,不管你意识到没有,一个人一生总要做出许多决策的,有时是自觉自愿,有时是被环境所迫,总要给自己选择生活的路。所以思维方法、思维途径是否正确,是与聪明智慧程度有很大关系的。有些人当面临重大问题时苦思冥想也无计可施,方体会聪明度不足,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临头不知难”。也有些人有点小聪明就自满自足,不懂得个人接触社会面终究有限,天地是很大的。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应付生活中的事还可以,就以为聪明够用了;不去寻求更高目标,这种人的决策正确度有限,其发展前途也有限,聪明程度是没有一个绝对境界的,人不能自满。

钱学森提出了一个脑力劳动中“重点转移”的问题,过去脑力劳动重点在记忆劳动,现在应该从这种繁重的记忆劳动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先进的电脑代替人脑去部分地解决记忆知识的功能,而使人更向如何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去发展,这是创造性脑力劳动,也是发展人的聪明智慧的重点。

如何实现这个重点转移呢,一般来说先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

要把各门科学知识做一个筛选和鉴别,提出基础内容分为三类:A是必须要记住的,要花费必不可少的脑力劳动去完成,这一类应该少而精,举个例说小学生必须记九九口诀,当然不仅不仅是这一点,B是可记可不记的,有兴趣能记住的更好,没有兴趣的,不记也可以,C是不必记的,只需要听听,有个印象就行,需要时用电脑查询就可以,这类可以大大减轻记忆劳动的强度,把许多精力腾出来

不过在这里要注意,有了电脑只是部分的代替人的记忆,不能产生另一种偏向,一切依赖电脑而不开动人脑,连最起码的知识也不去记。

设立思维课,学习思维方法,把重点转移到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就是提高人的聪明度。

增长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统一起来,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知识为基础,运用知识反过来扩展知识的广度、深度。而知识更新和发展又为运用它带来更高的智慧水平。

人的能力有哪些,有多大?

什么叫能力?能力是人类所持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能力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理解,从它的表现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们表现出来达到某种目的所具有的力度;另一类是暂时尚未表现,但又可以达到某些目的的潜在力度,前者是实际能力,后者是潜在能力。

       从总体的两大方面来看,可以分为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认识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是在认识指导下的行动能力。

      从能力的作用来分,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共有的普遍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不同的人从事各种专业形成的优于常人的能力。比如品尝专业人员的味觉能力特别发达,音乐指挥家辨音能力的优长,画家对色彩识别能力很强,等等。

    从生理上来分,也可以分为人的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

     人的能力从总体来分有两个大的方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能力指思维活动能力;改造世界能力即实践活动能力,所以不太确切的说:思维活动是指动脑,实践活动是指动手、行动。

     现代人的实践活动之前必有思维过程,即思维的理性准备:确定目的,选择手段(工具),寻找途径,作出决策,然后去行动。这个阶段主体是思维(认识)的阶段。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完成主观思维确定的目标,这就是实践过程,其虽有思维在参与、指导,思维也未停顿和中断,但主体是实践行动。这两个过程大体上是可以分开的,也必须分开。

      我们懂得了认识和实践这种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去划分人的能力时,也就比较清晰了。思维能力也就是认识能力,是确定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怎样去解决(方法、途径),这是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表现出人的才干和力度。实践能力是实现目的行动的能力,是能力表现的落脚点。

      思维能力表现在占有知识和运用知识如何,尤其是在如何运用知识方面,这是智慧的集中表现。往下细分思维能力又可分为: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有区别的两个方面,有的人抽象思维能力强,而有的人形象思维能力强。一般说从事教学、物理、哲学工作的人,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人抽象推理能力强些;从事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工作的人形象思维能力要强些。

      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其能力的具体表现,就在掌握方法多少和灵活应用如何,方法多而灵活,当然就容易达到思维的目的;反之就容易失误,达不到目的。虽然思维方法多种多样,不可拘于一格,但也有一般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的方法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内容。

抽象思维方法可分为10种:

定点思维法

多向思维法

分析思维法

综合思维法

借代思维法

交叉思维法

跳跃思维法

求简思维法

渗透思维法

创造思维法。

形象思维方法可分为三种,直观型形象思维法,艺术型形象思维法,感情型形象思维法。

   实践能力当然与思维能力有区别,下面将其具体表现大体分为6种:

实施指挥能力--行动能力,包括速度和准确度。

组织运筹能力--策动能力,调遣、组织力量。

调节平衡能力--调整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应变控制能力--处理能力,意外情况的应变,紧急处置。

表现表达能力--影响能力,形体、文字、语言传达与鼓动。

弥补缺陷能力--发现能力,发现疑点,弥补损失,堵塞漏洞。

人的聪明智慧固然体现在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但还是有所侧重,侧重于思维能力方面。因为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际活动,还有许多条件和客观因素在起作用。而思维是属于人的主观领域,人的聪明主要涉及人的思维的内容。

智力群体划分,我们划分了5个层次,这实质也就是说明智力在群体中分布的情况。

见下图:

A.知识度,思维的基本材料,相当于【智慧结构学说】的“内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B.思维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思维途径是否通畅,能否找到突破点,这就是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一项相当于【智慧结构学说】的“操作”。

C.思维结果包括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也要看解决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还是个小问题,它的意义大不大。这是思维的落脚点,也是聪明与否的主要依据,这就相当于【智慧结构学说】的“产品”。

还要解释一下,这里说的解决问题,只是思维过程的结果。思维结论还要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形成客观效果,但那属于实践过程。

构成能力的条件很多,应分清主次,这里只能就主要的几点内容来讲:

生理素质: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也是思维能力的物质基础。

知识教育:人总要经过教育才能接受和增长知识的,人具有社会性,这是人的根本特性,是人的本质。

实践积累:知识并非只有从学校教育和书本传授中获得,虽然这是一条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

方法应用:仅仅有上述几个条件还不足以形成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取结果,要会应用方法。

勤奋精神: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人要想得到强大的能力,一定要发挥勤奋的精神。

综合上述5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出认识:

人的能力(主要指思维能力、智力)是综合因素构成的,而非单一条件产生的。生理素质是构成智力的物质条件,知识储存(知识教育、实践积累)是重要条件、基本条件;方法运用,解决问题是决定条件;勤奋精神是必要条件,5个条件都不可缺少,是一个整体。

我们了解的这些条件以及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也就知道提高智力增加聪明度,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去创造这些条件。

研究人的思维是个大的框架,其中各门具体科学有各不相同的具体任务和范围。哲学是从总体上抽象的回答思维总的原则和原理,逻辑学是告诉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则,心理学是揭示人思维的生理机制、思维活动的生理过程,教育学是研究人思维中的传递和接受的规律。各门具体科学之间虽有联系,但又不各不相同,有其特殊的目的,不可以混淆,也不可取代。不能说有了哲学研究人的思维,其他科学就不需要了,哲学只解决了高度抽象的问题,没有解决具体问题,也不能说有逻辑学回答思维的规则,其他问题都解决了。

一、抽象思维方法10种:

什么叫抽象?虽然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抽象的概念,也有使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但一到理论探讨时,往往就说不清楚抽象是什么意思。我们先举一个日常生活的实例来就比较明白了:苹果、梨、桃、杏子等是各种不同的果实,把它们抽象一下(也叫概括、综合等)人们叫“水果”。水果这个概念就是经抽象而来的,舍弃了个别特性,抽象出共同的特性。水果、蔬菜、点心、肉类等并列,人们又可以抽象一个概念叫食品,食品对于水果来说是高一个层次的抽象概念。食品、服装、家具等再抽象一下就叫生活用品。……与此类推,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抽象就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就是物质。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理解这样几点:

抽象舍弃了具体事物的个别特性,抓住了事物共有的本质。

抽象有层次的不同,要弄清各层次的关系。

抽象是思维中必须有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将抽象思维作为思维过程,也是作为思维方法的探讨,这是思维学的重要部分。

定点思维法(定向思维法、直线型思维法)

      定点思维法是思维中最简单、最基本方法,是说在思维的开端必须明确思维的目的点是什么?放在哪里,就便于沿着这个点往一个既定方向前进,直线式的不越出和离开目的点。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定向思维法,直线型思维法。

通常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一展开来容易跑题,如果属于闲聊天那影响不大,如果是认真的思考,那就是转移论点,就会影响到思维结论的正确性。可见定点思维法看似简单,实际生活中运用好它也不简单,尤其是要自觉的去应用效果就明显,定点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目标去思考。

多向思维法(发散性思维、扇形思维法)

    所谓多向,包括纵向、横向、正向、反向等方向,在思考问题时,多方向的探索。通常人们说的左思右想、前思后想就是多向思维的表现,近些年有人谈论发散思维也是多向思维的表现;从一点出发向多种方向延伸思考,形象一些理解也可以叫做扇形思维。可以从哲学上讲的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来理解这种思维方法。多项思维还包括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意思;从反面来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人考虑问题想不通,究其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只沿着一条线去想,大家就会说他想事情太简单,只有单向思维,所以叫“一根筋”。

所以对一件事、尤其是复杂的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全面的认识。这就是说,要建立多向的、立体的思维方法的必要性、重要性。

分析思维法(分解思维法)

     分析思维是一个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去认识它,不可能一下就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必须经过分解逐步的一部分一部分去认识,才有可能从整体上看清事物,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深层次,了解事物的本质。

    怎样进行分析?从大的方面说,要进行内部关系分析,外部关系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内部关系分析可分为:结构分析和层次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事物的性质区别)。

外部关系分析可分为:因果分析、主次分析和比较分析(一定条件下进行)。

     以上说的是把事物至于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分析,这样还不够,还应该把事物放在绝对运动的状态下进行分析,这就是动态分析。事物在运动中呈现不同过程以及大过程中各个小阶段都不同的表现,把握事物各种表现才有可能准确的认识事物。比如一个人的一生有童年、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历程,在同一过程还有各个小的不同阶段,如青少年的这个过程上有小学、中学或大学的各个阶段。当然在各个过程及各阶段都会有变化,无论是生理方面的变化还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变化,外部的或内在的变化总有其特点,绝不会一成不变。应该从动态中了解一个人各种不同表现,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这个人的实际,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动态分析又可分为:过程分析、阶段分析和背景分析(所发生的环境)。

综合思维法(归纳、概括法)

     所谓综合,就是将事物经分析之后的各个部分、方面、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认识,得出一定结论性认识。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离开分析,而分析之后必须有综合。分析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所以这两种方法是形影相随,相互联系在一起。

综合思维分为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综合;主要是通过综合思维,能够了解对象的层次级别来定,例:看山是山,看山是什么样的山,看山是有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山。

关于如何运用综合思维方法,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1.分析和综合不仅是反复进行,而且要不断提高,舍弃事物个别特性,寻找共性,使之层次深入。

2.更高层次的综合,要和创新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进行的,类比、想象很重要。

3.高层次综合还必须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在各种联系中把握主要的动态联系,因为规律性只能在运动中表现。

借代思维法(曲线思维法)

     所谓借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时,采取间接的借助形象,从别的途径去迂回,以达目的的一种灵活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就是最典型的借代思维方法的应用。该方法的几个基本特征:

间接性,形象性,伸缩性,贯通性。

交叉思维法(多头型思维法)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思维有起点也有一定的途径,但并不是只有一个起点,也不是只有一条途径,思维途径也不一定都是畅通无阻,遇到障碍或阻塞是常有的事。所谓交叉思维,就是说从一个起点沿一定途径思维到某个中间点时暂停下来。这种暂时停顿,可以因为遇到阻碍,也可以因为出路太窄,再延伸下去就没有太大意义,还可以因为思维的目的需要做某些停顿,然后再从另一点沿着另一条途径前进,与前面的中间点接近汇合,得出思维结论解决难题。

例:虫虫虫虫X=虫子X虫子+一大堆,问:每个汉字代表哪个数字?

跳跃思维法(省略型思维法)

    跳跃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方法,又是在解决某些难度较大课题必须应用的重要方法。所谓跳跃思维,就是省略了一些中间环节,并不是按部就班渐进地思考某种对象,跨度较大直接过渡到目的地的方法。例如司马光砸缸,就是跳跃了常规的用棍子捞起方法,而是抓住主要关系去砸缸放掉水;尤其在侦探和刑警的破案过程中,跳跃思维方法被普遍的使用,我们经常看福尔摩斯侦探集小说时,常常感到福尔摩斯推出的结论很突然,因为中间跳跃幅度大,略去过程和环节多,而等到读者有疑问,他才把思维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补充说明,人们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他思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求简思维法(排除法)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们遇到比较复杂棘手的事情时,想不出好办法去解决,就会心烦意乱、一团糟。

思考这类问题感到复杂,找不出头绪或者头绪分不出主次。在纷繁复杂多头绪的事物之中,不可长久地陷入苦恼思索,必须简化一个可以抓住主要线索的办法出来,其他可暂不顾及。

    求简思维法在公安破案工作中有实际意义,比如一个单位发生一件凶杀案,公安部门要去找出凶手来,是复杂的多头需的思维。公安部门经严密调查找出可靠线索,比如肯定是内部人员作案,依据条件把不可能作案的人员排除出去,排除非主要的干扰线索突出主线,最后暴露出凶手。

渗透思维法

     渗透思维要求观察事物的深层次,是把事情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以及外部相关的方面统一起来,即紧密联系起来,理解其中关系,把事物看做是复合、可变的、灵活的,不是单一不变的,通俗的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类似于换位思考

创造思维法

      所谓创造就是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经人们自觉活动新创出来的东西。

创造思维有4个特征:

1.创造思维要求突破旧的习惯性思维框架,有合理的新意,突破和创新是分不开的。

2.创造性思维必须经过量变到质变过程,任何创造思维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没有基础的思维活动是不可理解的。突破与创新不可能毫无根基,既不是全盘抛弃原有的思维框架,也不是从天而降下的新观念,通过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也就是突破。

3.创造思维的难易度同知识度成正比。

4.创造性思维具有效应积累的特点,类似于马太效应。

提高创造力就必须发展想象力:

想象包括联想、假想(猜想)、幻想(空想)、理想等。想象是现实中尚未出现的事物,是在人们脑中显现出的影像;联想是由某种事物的出现联系到另一种事物的出现;假想是根据一定条件构成某种事物现象的显现,这也是依据一定条件进行合理的推测,有科学的假想或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幻想(空想)是指距离现实较远的,未具备科学条件的一种虚幻想象,其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科学价值的,可以由空想发展到实想;另一类是虚幻的,无实际意义的,不可能实现的想象,则会破灭。理想也是未到来的未实现的较远的一种构想,但它有科学依据,符合客观规律,有系统理论支持的一种想象。

主张发展想象力主要指下列三种:

1.模仿想象,2.复合想象(例如光、电、磁各个独立现象的综合),3.推理想象。

发展创造思维需要什么条件呢?

1.首先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争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达到较高的水平。

2.其次要自觉地训练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各种联想活动。比较联想、仿造联想、枝干延伸联想,而且遇事不急不躁,想过去还要想未来,最好是找到思想的轨迹。

3.再次要开阔想象思维的领域,不要有什么界限,但是切记过高期望值,尤其是年轻人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沉迷在幻想中是有害的。

以上10种抽象思维方法逐一做了介绍,但请注意在叙述中我们是独自分开解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不分彼此密切联系的,有的甚至是贯通的,不可拘泥。

形象思维方法三种。

直观型形象思维法(直接去接触感受事物,图表、考勤表等,数字、照片、建立模型等也是直观思维)。

艺术型形象思维法(小说、电影、书画、诗歌、戏剧等都是艺术思维)。

感情型形象思维法(人都是有感情的,情感和思维虽然不同,但又同于心理范畴的活动,在思维活动中很难把人的感情因素排除在外,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形象思维活动中的感情因素,所以列出一个感情思维法专门做探索,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从来是不可分割的。

情感和理性思维活动有时也存在着不一致,由于情感具有社会性,也就要受到理智的制约,情感和理智的矛盾从来就是人类面临的永久课题。情感是重要的多样的,理智更重要,要把情感纳入理智的轨道,理智指导下的情感才是正确的

使用方思维方法的时候,哪种有效就用哪种。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还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在应用抽象思维方法时应渗入形象思维法。寓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办法。清末学者王国维总结他做学问经历三种境界,抽象的说:

1体会到学无止境,知识无边;第2只要付出辛勤劳动就会有收获的乐趣;第3发现了学习的规律,庆幸自己能很快提高。

后来王国维运用了形象思维法,而且是艺术形象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段话把学习过程比作追求意中情人那样执着、思念,首先老想着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全心投入,学然后知不足。其次要学要有所得,就必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像追求情人,自身付出代价也无怨无悔。再次,找到学习的规律就是很大收获,这就好比经过艰难的寻找后,突然发现意中人藏身地那样。

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要渗入抽象思维。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那幅画,其中有很多被画人物的喜悦与忧郁的眼神、背景等等,表现了当时的意境。

什么是灵感思维?有的书上把灵感思维叫做顿悟思维或直觉思维,这只是一个名称的问题,不涉及它的实质和内容。所谓灵感究其实质,是人们在运用一定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中,由量变的积累产生质变式的一个突破点、萌发点、或者触发点、关节点、突破点均可。灵感本身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方法,只是各种思维方法统一运用过程中的一个突破点。

灵感虽有偶然性,但还是建立在1.知识基础,2.思维方法灵活多样,3.思维途径正确,4.艰苦思索,这些条件下。

偶然性中有一定的必然因素,必然性是通过偶然表现出来的。首先要分清必然和偶然,不能把必然说成偶然,也不能错把偶然当成必然,还要立足点放在必然性上。而不应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上面,同时努力去认识必然,掌握必然规律;也承认偶然,不排斥偶然,但不被偶然的现象所迷惑。相信科学,不相信迷信,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命运的注定或预测;不要相信守株待兔,不寄托于买彩票撞大运等,这些会消磨人的斗志。

思维途径。

思维方法和思维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运用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也就一定沿着一定的途径前进。成语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很简单,但道理很深刻。虽然你的车子很好,人也很有精神,也准备了钱粮,但是你的方向是错的,途径是错的,这也是没有用的。

思维途径是解决方向、道路的问题,思维方法是解决手段、工具的问题。这两者有区别,不可以互相代替,不能说有了好工具、好的手段,就不必管沿什么方向、道路走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就是把手段、工具代替的了方向、道路,所以才显得荒唐可笑。

根据思维目的而确定的一定思维方向、道路和步骤,就是思维途径,人们常说的“思路”就是指思维道路,也就是思维途径的简称。

思维过程大体有5个步骤或称5个环节。

确定思维目标,目标要正确,准确明确,不能含糊,不能转移。

提取相关信息(要因地制宜,平时也注意多积累)。

思维方法运用(要灵活多样)。

找到突破口,在思维遇到障碍时,要突破或绕过它,这就是找到突破口或者突破点,也可以是灵感。动物都有跨越障碍的本领,我们不能陷于障碍。

接通思维目的,为什么把结果项作为思维的其中1步呢?因为思维结论得出之后,还有审视、检查,需要与第1步确定的思维目标对照一下,看是否达成了思维目标,达到了什么程度,有时需要补充、修正、弥补漏洞、甚至反复。

思路也可以有多条,方法也有多种,不过多种途径之中人们会有比较,会加以区别。有的是捷径,有的是弯路,弯路之中也有弯大和弯小之分,有的途径可分叉,有的途径也可以合并一条,有的是死路等,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多条途径达到一个终点,也有一条途径可以达到若干目的地,这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语言的反作用。

虽然语言是由思维来决定的,是思维的反应和表达,是思维的承载工具、表达手段。但语言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思维有着重大的反作用,这一点不可忽视。

语言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可以增强思维的活跃。因为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主体会注入一定热情,反应者也会给予一定回应,这就会加强思维的活跃。

语言可以强化思维的清晰度。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强化一种承诺。

语言可以使复杂的思维条理化。教师,新闻工作者,作家都会有这种体会,通过语言表达,可以促进思维的流畅和条理化。书面语言有缓冲的余地,一句话可以反复思考,甚至抹了重写;而口语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作用是同样的。生活中有些人能讲不能写,或能写不能讲,这就值得商榷。

语言可以增进思维的速度。讲一句话中间可以稍停顿,但不可以停顿时间过长;口语有连续性、时间短的要求,结结巴巴会影响思想交流,这也就锻炼了思维的速度。

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准确、严谨。人们叙述复杂的问题,往往因头绪众多、关系复杂,而容易颠倒、重复、遗漏,这是难免的。但如果同样一件事说了几遍,人们就会有意识的在思维中加以改进,使语言表达较准确、严密一些。第1次叙述中的遗漏第2次就会补上,这就会促进思维的准确。

语言可以启迪思维的创新和灵感。有些人本来对某个问题认识并不深刻,或者思考某个问题总是按旧的模式进行,而在与别人交谈或在对别人讲解时受到启发,有了创新意识,有了深刻理解。这也能说明语言表现思维并非刻板式的、照相式的反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表达和反应。

思维训练的目标和中心。

思维训练的目标:

我们强调了语言的重大反作用,语言训练也会极大的推动思维的前进。

思维训练的目标是:通过语言的训练,大大调动语言的积极能动作用,反作用于思维,使思维的科学化水平也能提高一步,这就是聪明智慧水平的提高。

思维训练的中心和重点:

思维训练要以口语训练为中心内容,辅之以其他。书面语言、动作表情语言可作为补充内容。口语的训练直接、现实地作用于思维,比文字语言更有迅捷的效果。

口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规场合经过人们准备的思维的系统的表达,比如人们开会发言、政治经济活动中讨论决策、谈判、学术讨论、学习交谈、知识传播、工作指导与交谈、主持节目,以及人们有系统思维知道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交往等等。另一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需经过准备的信息交换,问候闲谈、随意流露等等。这两类语言的作用也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思维的重点,后者是一种辅助。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思维的训练重点放在口语,不是一般口语,而是正式交往的口语。

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虽也是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表现和工具,这类口语只能交换一般的生活信息,同科学思维有较大一段距离。许多人一生都使用它,并不见得对思维的发展有多大反作用,而且生活中的口语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吹牛就是消极的作用。这种口语应该抛弃消极的,取其积极的成分,就是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等等,但是也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我们说思维难以准确测定,并非说根本无法测定,大体的测试标准是有的,根据人们语言表达的思维能够看出5个方面,我们将它简化为5个度

准确度(始终围绕要讲的意义和目标,准确表达)。

清晰度(把所要讲的,讲的越明白越好)。

深度(深入事物的内部层次,认识本质的内容)。

广度(要举一反三,能引伸推广,不能就事论事)。

速度(根据问题的难易有时间的限制)。

思维训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训练班举例

对象: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有较多知识量,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成人,有点哲学知识。

目的: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聪明度,有明显成效,立竿见影。

标准:达到思维的“准确度、清晰度、深度、广度、速度”的检测标准线以上者才能合格。

方法:以口语为主,辅之以书面语言及其他方式。

步骤:

1步,学习思维方法,懂得各种思维方法,逐步应用。懂得“思路”一般规律,懂得如何寻找突破点等。同时教以主要的、基本的哲学原理,懂得对事物的认识应达到哲学高度。

2步,讨论“消化”,了解对象接受水平和“消化”能力,相互交流认识、体会,相互促进。

3步,训练演示,出一个题,让学生思考几分钟,然后口头回答讲述,先做一次要求的示范。如:骄傲自满为什么不对?准备5分钟讲5分钟,准备10分钟就要讲10分钟,讲不够时间或超时间太多的扣分。讲完老师给分,及格算过去,不及格者重考;技术要求:不重复啰嗦,不停顿超过三秒以上,没有语病,没有结巴,要有情绪,要有动作,达不到也要扣分。答完后立即告诉受训人【准备好的相对标准答案】,让本人对照、发现、弥补自己不足后,再进行第2次回答或复述。

4步,训练日程安排,每个人每日答两个题,按要求得分,务求及格。分为三个单元,共70天左右。

5步,总结提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加锻炼和给予正常的负担,它们反而会衰落,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有时还会变得迟钝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