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唐 · 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墓志铭文释义
郭在权
郭晞墓志铭文: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上柱国赵国公赠兵部尚书郭公志铭并序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郑县开国公杜黄裳撰
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上柱国原武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郑云逵书
维唐贞元十祀夏五月壬午,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郭赵公薨于位,春秋六十有二,明年夏五月癸酉葬于万年县之凤棲原。夫人祔焉,礼也。
公讳晞,字晞,本系太原汉右冯翊孟儒之后,子孙因官徙关右,今为郑县人也。高祖昶,随凉州法曹掾。曾王父通,皇朝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大王父敬之,渭绥吉寿四州刺史,赠太保。王父子仪,太尉、中书令,册号尚父,赠太师。公即尚父之第三子,气质端茂,风姿伟迈。粹灵蕴中,英华发外,识者目为公侯间人。初尚父领北庭副都护,公未弱冠,即补骑士,从讨葛禄,以功授轻车都尉。自兹征伐,皆得随侍焉。天宝末,逆安起幽,潜窃中夏。玄宗命尚父统朔方之师,东向问罪,由是招高秀严于大同,走蔡希德于嘉山,破竹之势,覆巢可企。拜左赞善大夫。属潼关失守,灵武望幸,尚父匡戴本朝,即日斑师,既至行在,公入在侍臣之列。及从尚父救河中,命公迎法驾于彭原,会军师于歧阳。又会战于京南,乘胜追奔,下华阴、弘农二郡。逆竖庆绪,遣伪将收合败卒十五万,拒我于陕西,依高死战,王师少退,元帅遽命迴纥踰险以袭其后,骤遣公引骁骑当前撃之,贼徒大溃,斩九万级,遂复东周,加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同正员,封隰城男。
居二年,朝廷念陕郛之功,赏典犹薄,累加特进,策勋上柱国,进封隰城侯。厥后属绛台失驭,众叛将亡,三军嚣然,浃旬扉定。 诏起 尚父以元帅统临之,先使公驰驲谕旨。公之至也,老安少怀,如涸斯沃。既而为乱者外同眾顺,内畜阴猜,潜构凶党,将乐前祸。公密查之,言于尚父,遂选精卒重于中军,诫严以伺,果获戎首,益封太原郡公,改殿中监同正员。逆臣仆固怀恩,诱结二蕃,犯我亭障,擢兼御史中丞,统朔方先军以讨之。尚父牢让至于数四,诏曰:“高门积庆,垂裕后昆。爱子象贤,仰遵先哲。爰加台宪,用壮军威。俾展节于家邦,佇效能于君父,断来表也。”其时贼军乘秋大下,尚父使领步骑一万当锋,以挫其锐。怀恩遂与迴纥首领及吐蕃大相駈铁骑四万阵于泾北,烟尘恒互谨廿里。公乃选神将提步骑三千以当吐蕃,公自将五千以当迴纥,初则示赢不战以怠寇,迟暮乘退,伺其半涉,大破之,斩五千级。诏曰:“巨猾凭凌,敢犯王略,闻郭晞与浑瑊于泾北岸背水而阵,大破坚敌,煞伤甚众,深所嘉叹。”贼退保骥原,公以锐卒二千伺夜犯营,余党大骇,应时宵遁。诏兼御史大夫,振旅而还,拜左散骑常侍。从容近密,沉静寡言,非因召见,未尝及时政得失。代宗深爱赏之,以其戚属,竟未专任,加拜开府仪同三司,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以奖前劳。后丁内疚,哀毁过礼,外除月,制除检校工部尚书,兼领秘书省事。公以书府编简多缺,上请集贤书目堪写,因著《新录》八卷。初扃吏称旷废日久,修之为艰。公曰:“图籍之兴,系于国本。所全者重,所略者轻。”遂躬自纂阅,留为故事。未几,尚父薨,公之纯孝,再丁酷罚。居丧沉瘵,殆至灭性。外除后,属贼泚称乱,皇舆外幸,公乘遽出奔,将赴 行在,马仆伤足,为贼所得,称疾绝食,誓死不从。贼党谋曰:“尚父德在朔方,若假晞兵权,则京西之师,势必来附。”凶威见逼,瘖噤不言。奸冈能胜,卒乃获免。洎大贼歼弥,翠华来归,依前除工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诏书慰勉,恩渥如初,寻转太子宾客。养诚明之性,修调护之职。从心所欲,匪踰于法度;投足不勉,自循于礼经。道远乎哉,在我而已。况乎席元勋之业,则池口不为广;达老氏之旨,则口裳不为贵。尝与吏部侍郎李纾、秘书监包佶,絃觞风月,追方外之契。人或劝公:“家立大功,时犹右武,盍理口略,而务宴安。”公谓之曰:“世蒙国恩,身陷虎口,既无执讯馘醜之效,又无随难羁口之勤。朝典宥全,非曰不幸,戎马之事,已刳心焉。”君子闻之,以为知耻。惜乎!功可以济难,而运遭屯如。略可以静戎,而位居散地。虽得丧之际,公则无闷,而殂谢之后,人实有怀。圣皇轸悼,中使降问,赠兵部尚书。饰终之典,优于常数。
夫人鲁郡夫人长孙氏,柔德令范,先公而殁。长子前侍御史钧,次子前奉先县主簿鍊、前奉先县尉鉷、前华州参军銶、前宝鼎县主簿鈁、前华州参军鏶、前太平县尉镶。咸克荷成训,休有令闻。以陵谷可虞,金石斯刻。庶乎传信,口讬为铭。愧非蔡邕之词,敢俟杨循之识。铭曰:
严严华山,滔滔洪流。
精气诞生,乃公乃侯。
彧彧尚书,克绍前脩。
立功广业,翼口垂休。
太公作周,丁公济美。
博陆佐汉,霍云不祀。
镜考遗躅,鸣谦约己。
朱轮满衢,青盖暮齿。
空余家传,留付太史。
铭文释义:
1、《郭晞墓志》记载了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733—794)未满16岁便随父征伐,屡建战功、戎马征战的一生。唐天宝八年(749年),郭晞与15岁的长孙璀成婚。乾元二年(759年),郭晞以功被封为太原县开国公。大历七年(772年)郭晞以朔方节帅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赵国公,长孙夫人则被朝廷封为鲁郡夫人。贞元九年(793年)四月长孙璀逝于长安亲仁坊,先郭晞一年而卒,享年59岁。郭晞死后,朝廷赠其为兵部尚书,并与先前亡故的长孙璀一同安葬于万年县凤栖原郭氏家族墓地。
2、郭晞的夫人名叫长孙璀,其高祖为初唐重臣长孙无忌,官至太尉、赵国公,为凌烟阁第一功臣。曾祖长孙冲,娶唐太宗嫡长女长乐公主为妻。长孙璀的祖父长孙绚,曾任右屯卫兵曹参军。父亲长孙元适,曾任通州刺史,赠兵部侍郎。
3、郭晞墓志铭文记载:“长子前侍御史钧,次子前奉先县主簿鍊、前奉先县尉鉷、前华州参军銶、前宝鼎县主簿鈁、前华州参军鏶、前太平县尉镶”,共七子。
墓志没有书名郭晞長子。 郭鋼:郭晞長子,丰州刺史。《旧唐书 郭子仪传》:“晞子钢为朔方节度使杜希全宾佐,希全以钢摄丰州刺史。晞以钢幼弱,恐不任边职,贞元七年,晞上章请罢钢官。德宗遣中使召之,钢疑以他事见摄,乃单骑走入吐蕃。蕃将见钢独叛,不纳,置之筏上,流入黄河令归,杜希全得之,送赴京师,赐钢自尽,晞亦坐子免官。明年,复授太子宾客。”根据近年出土的《唐故京兆府富平县太原郭公夫人河南长孙氏墓志铭并序》,郭鋼夫人长孙氏是郭鋼母亲的亲侄女。
郭晞与长孙夫人育有一女郭珮。根据近年出土《唐故崔氏夫人太原郭氏墓志铭并序》:“兄前侍御史内供奉钧哀述并书:女弟讳珮,字泠然,京兆人也。曾祖敬之,曆渭、吉、绥、寿四州刺史,赠太保。祖子仪,太尉、中书令、汾阳郡王,赠太师,赐名忠武。皇考晞,太子宾客、赵国公,赠兵部尚书。外五代祖,皇朝佐命太尉长孙公曰无忌。先妣鲁郡夫人。”
郭晞与陈夫人育有一子三女。根据近年出土《朝请郎前行左羽林军胄曹参军郭君先妣陈氏墓志铭并序》墓志记载:“有子曰锡,以荫调左羽林军胄曹参军,有女三人。”
因此,郭晞共十子:鋼、鈞、鍊、鉷、銶、钫、鏶、镕、镶、锡,郭珮等共4女。
4、郭晞世系图如下:
5、墓志撰写者——杜黄裳,字遵素,出身于京兆杜氏,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辞科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进士。进士及第后,曾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从事,后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唐宪宗监国时,被授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他学识渊博,文辞优美,通达权变,有王佐之才,是唐代名相之一。
杜黄裳在任郭子仪幕府时,因其才能和政治主张深得郭子仪器重,与郭子仪之子郭晞关系堪称莫逆。两人年龄相仿,政见相投,成了一生的好友。郭子仪长子郭曜墓志铭也为杜黄裳撰写。
郭晞墓志铭文为唐史和郭子仪家族家谱世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可补史缺。 (郭在权)
参考资料:
1、《旧唐书 郭子仪传》
2、《唐故京兆府富平县太原郭公夫人河南长孙氏墓志铭并序》
3、《唐故崔氏夫人太原郭氏墓志铭并序》
4、《朝请郎前行左羽林军胄曹参军郭君先妣陈氏墓志铭并序》
注:郭晞墓志铭文已于2015年11月首发于中华郭氏网,本次首次发布《郭晞墓志铭拓片》图片及相关世系考证。
来自: 造化天地 > 《汾阳府》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郭子仪后裔郭暧支钊公裔延嵩公世系图
仪公八子: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暧、郭曙、郭映。第1派: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暧、郭曙、郭映。仲恩公长子郭隐贞(生子郭钦)、次子郭隐正(生子郭海、郭清)。第25派(始迁祖...
故乡铜钵旧闻拾趣之十七:铜砵竹林郭氏的考证
故乡铜钵旧闻拾趣之十七:铜砵竹林郭氏的考证。大谱竹林郭氏族谱图卷中第壹页明确记载“第一代伯一郎,第二代师隆。”清嘉庆廿三年(公元1818年)戊寅重修竹林郭氏族谱序中,有“……我祖伯一郎公自宋...
长孙皇后家族婚史:长孙无忌死后,汾阳王给了长孙家族最后的荣耀
长孙皇后家族婚史:长孙无忌死后,汾阳王给了长孙家族最后的荣耀。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外加凌烟阁功臣长孙顺德联手,把洛阳长孙氏推上了...
郭氏家谱字辈
郭氏家谱字辈。如:四川大英县光绪七年的《郭氏族谱序》、乾隆36年《郭氏族谱》、民国七年的木刻版《郭氏宗谱》及娄烦县《郭氏族谱》等。第一卷 郭氏族谱。《郭氏家约十二条 》《郭氏历代年世略》 《郭...
权威发布|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家族世系图(北魏至唐末、五代 )1.0版
权威发布|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家族世系图(北魏至唐末、五代 )1.0版。根据郭子仪父亲郭敬之碑【铭文】:“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
郭子仪历经七朝而不倒,功高盖世而主不疑,处世哲学有何高明之处
郭子仪历经七朝而不倒,功高盖世而主不疑,处世哲学有何高明之处。有人这样评价郭子仪的一生,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
【家谱文化】 家谱里有关“攀附”的两个典故
【家谱文化】 家谱里有关“攀附”的两个典故。但是有些家族组织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与“敬宗收族”的现实目的,在编修家谱中,往往讳其所...
郭氏世系图
郭氏世系图世系图 太王——王季——虢叔(封虢公)——林甫(承袭国公)——书(郭姓自此始)——贾——姜(居东郭氏)————整——象——(为太傅)——隗(战国州站大夫)——其(颖川侯)——...
汾阳郡
汾阳郡 高风亮节 树大根深 枝繁叶茂 高山仰止 先祖郭子仪生活中的智慧故事。为此 长衢郭氏汾阳郡 理学名家是郡望与...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