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导演再出教育神作:世界不缺成功学,缺的是这份“失败指南”

 长沙7喜 2019-12-08

孩子进步需要榜样,所以我们把全面光鲜的标杆立在他们前方供他们追赶;孩子成长需要激励,所以我们向他们展示爱拼才会赢的逆袭故事。

我们把“该做的”都做得无可挑剔,孩子拥有“完美的”成长轨迹,一切都在为成功铺垫,怎么可能输呢?条件优越、重视教育的高知家庭最容易以这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让孩子背上沉重的情感负担,从而陷入自我攻击。

这世界不缺成功学,缺的是“失败课”。这堂课不补上,电影开头一幕终将以更现实的方式刺痛我们的心。

“Better luck next time.”

屏幕上赫然显出这样一行大红字,反复刷新、反复确认:Better luck next time。简单粗暴地宣告了拉加夫申请理工学院——失败

一阵耳鸣,他瘫靠在椅子上。不够自觉吗?环顾房间四面墙,贴满了励志标语——I can and I will watch me. Dreams don’t worth unless you do……


不够牺牲吗?每天学习18个小时,看电影?不,要模拟考了。去度假?不,考完试再说。聊聊天?不,得去学习小组……不够在乎吗?天天问同学,谁的数学考得好?谁的物理没考好?

……但现在,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都通过了

“我接下来的人生都会被打上‘失败者’的标签。”他倚靠在阳台的把手上,许久,憋出一句,“一切都结束了。”然后,往后一仰,一跃而下……

这些画面,出自前段时间印度上映的喜剧片《最初的梦想》,没错,喜剧片,豆瓣评分8.3,导演大有来头——导出《摔跤吧,爸爸》的涅提·蒂瓦里。

如果说《摔跤》谈的是成功——父亲如何带着女儿一路奋勇追梦,《梦想》谈的就是失败——父亲如何带儿子一步步走出申学失败的阴霾。


最近正是不少同学申请海外大学的日子,我们当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去往自己向往的未来,可当这条路乃至漫漫人生路因为一些荆棘一些石子而显得不太好走时,我们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破局的勇气——而这正是这部片子通过孩子气的调侃想传递给我们的。

01.

“爸妈都是尖子生,

我却是个失败者”

镜头对准拉加夫的家庭——优渥,父亲事业有成,出入有豪车接送,住高档小区且有保姆;有爱,父母虽然离婚,但仍互相关心且不介意在他面前表达这种关心;有陪伴,他的每个阶段父母都在,说爱、亲吻、拥抱,亲子之间更像朋友,彼此称呼“老大”“哥儿们”……

这造就了拉加夫的温暖懂事,直到坠楼砸碎了他的表象,我们才看到缠绕着他的心结:“爸妈都是尖子生,但他们的孩子却是个失败者”(父母都毕业于印度最好的理工学院,即拉加夫没有申请上的学校)。

他视爸爸为偶像——那是全印度排名第384名的天才,还一直鼓励他:“你一定会考上的,你学习很用功,你的研究论文也写得很好。”

吃饭的时候,爸爸告诉他大学食堂食物催吐的几率远远高于消化的几率;闲聊的时候,爸爸提醒他得赶紧找个女朋友,因为理工学校妹子太短缺;调侃的时候,爸爸笑他“需要两杯奶昔,才能贿赂宿舍的人”;放榜前,爸爸还特意买来一瓶酒,说等结果出来,他们要一起庆祝……


爸爸总是说,一切都会好的——可他却让爸爸失望了……

对拉加夫来说,爸爸的完美、爸爸对他“理所当然会成功”的期待,都是他必须成功的理由,而如果没成功——他只能认为是自己不配。

于是,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求死欲”,ICU看护和最好的药都没有起到该有的疗效,医生说,很多病得更重的病患都活下来了,因为他们有求生的意志,但这个孩子却和他们相反


02.

失败者联盟的另类励志

摆在拉加夫父亲帕塔克面前的课题,从鼓励孩子追求成功,变成了教孩子接受失败。于是他开始在半梦半醒的拉加夫耳边,讲述一个“失败者联盟”的故事。

原来,帕塔克的大学生活远没有拉加夫想象得那么光鲜亮丽,虽然考上了印度最好的理工大学,但入学第一天,他对大学的所有幻想就轰然倒塌。

看硬件,入住的H4宿舍,尘埃遍地,土墙挡风,所谓的食物都看不出来原材料。



再看看即将相伴四年的室友们——

有人无黄不欢,床板下铺满了各色女郎的性感书,新生迎新会还强迫帕塔克表演钢管舞;有人出口成脏,教授一开骂,他能回怼得气势如虹;


有人遇事找妈,嘴唇永远下撇,和生人打招呼都有障碍,更别提被人挑衅了——直接开哭;

还有人酗酒成性、有人烟不离手……

一对比,隔壁的H3,可谓妥妥的学校门面——优雅的音乐穿梭在成荫的绿树间,住在这里的都是学校的优等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讨论着最新的课题,就连餐厅里的桌椅,都比H4的新。

而现在,H3的风云人物们为了备战运动会,到H4挖人了——只要帕塔克搬去H3,就能加入H3的体育生联盟,继续蝉联运动会冠军! 

这可真是一箭双雕的大好事!帕塔克想了想,然后,拒绝了。

是的,虽然H4看着挺失败,里面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坏毛病,可他们热情友善,包容着每个人的小毛病,就像帕塔克说的“半夜三点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也会赶过来”、“像家人一样”

而H3的精英们呢,邀请帕塔克时就对H4的一切嗤之以鼻,在被帕塔克意外拒绝后,态度180度大转变,恼羞成怒说“你会烂在失败者宿舍!”配以排挤、辱骂。


帕塔克想对儿子拉加夫说,“失败者”也有可爱的,“成功者”也有刻薄的。而所谓成功失败的标签,也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撕!下!来!——于是,校运会成了当年少年们的尊严之战。


没有H3的人员顶配,H4就开始剑走偏锋——出口成脏的,组建啦啦队,从气势上压倒对方;戏精附体的,球场尽情发挥,誓把对方主力坑下场;恋爱脑的,出动女友给对方主力通宵打电话。

他们也不都是靠歪脑筋,他们发下“毒誓”,在拿到冠军前,不看小黄书——难受到睡不着,不说脏话——坏习惯就对着镜子练,不抽烟——忍不住就跑去吸二手烟,不喝酒——戒到身体扛不住直接住进医院……他们辛苦训练,也有凭实力拿下的田径赛、篮球赛、国际象棋赛……

就像绝大多数励志片主角们一样,他们一路逆袭进了决赛,然后——输了。

“尽管这么努力,你们还是输了,你们肯定觉得自己比死了更难受吧。”拉加夫虚弱地问,眼底一如落榜的失落。

难受吗?很难受,冠军重要吗?很重要。但想死吗?不。

因为比起那些太怕大魔王而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的人,他们已经做到了迎难而上,在“第一名”或“失败者”之间,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答案——战士。而对战士而言,勇敢出战,决不后退,就是胜利!

就像戒酒戒到进医院的酒鬼说:“为了父母、喜欢的女生戒酒,我每次都做不到,这是头一次,我真的觉得我可能可以做到。也是为了你们这些失败者们,因为你们教会了我,比起输掉以后,被别人叫失败者,败给自己更加糟糕。”

当年的比赛就在H3给H4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孩子,看,不是只有第一名才能获得喝彩,战士的荣光同样耀眼。

03.

我们从未告诉孩子

失败之后该怎么做

电影里,帕塔克反思自己的为父之道时,是这样说的:“我跟他说,如果他考进了,我们就一起喝酒,但是我从没和他说过,如果他没考进,我们会做什么。


他做错了什么?

“我们总是为他计划成功以后怎么做,但是万一他失败了呢,我们从来没有为他提供战胜失败的方法。也没有人想提这种可能性。”

孩子,考到这个分数,你就能进这个学校,孩子,考到这个学校,你就会找到那份工作……拉加夫参加的考试,有100万人参加,最终只有1万个孩子入选,那剩下的那99万个孩子呢?

“他们从来没想过考不进该怎么办,所以他们不把这当成一次考试失利,而是当成人生的失败。”

当这个世界充满了成功学,我们更需要补一堂“失败课”。湖畔大学有一个课题,专门研究失败,基于自己的疼痛,重新思考“领导力”,而所谓“领导力”,就是认知现实的能力,在遇到事情,碎掉之后,重建的能力。

而以教育闻名全球的芬兰,更有“国际失败日”的传统,每年10月13日,芬兰人民都要集中宣告自己的失败,以释放内心压力,摆脱对于失败的恐惧。在Day for Failure的官网上,甚至有这样一份“失败指南”

1、失败又如何?找一个属于你的失败方式试一次吧!

2、在社交媒体上,用标签 #失败经历 找到和你有相同遭遇的人,看完他们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类早就习惯失败了啊!

3、买最棒的食材,根据菜谱做好准备,然后把食物统统烧掉!等你(和食物)都冷却下来之后再把它吃掉。

4、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你的失败之作,10月13号这天还可以带上 #水逆 #求锦鲤等标签喔!

5、来一次“月光”吧!钱又不是万能的,破费一次又如何?

6、大胆约你的男神/女神吧!

7、上各大视频网站搜索“失败”,记住,他们在录视频的时候可没打算出糗,只是碰巧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生了。但你看,还不是有这么多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