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

 天穹的雄鹰 2019-12-08

6:44

2>说规劝

生活中,规劝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

最多见的莫过于讲大道理规劝,凭长辈身份规劝。其实,道理人人会讲,身份大家都有。只是身缘事外,隔靴搔痒,劝听的极少。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有一则小故事:

翟永令的母亲信佛,每天诵佛经不停声。翟永令想规劝母亲,但用什么方好呢?他想了很多方法,都觉得不可用。一日,偶然灵光一现,计上心来。他便佯装大声喊:妈妈。母亲听到后答应了。他又连着喊了好几遍“妈妈”,母亲不高兴了,责备翟永令说:没事,为什么喊我啊?翟永令回答说:我喊了三、四次妈妈,妈妈就不高兴了,那个佛,每天都要被妈妈呼喊千万声,佛不知愤怒成啥样子了?母亲听了,就减少了拜佛的时间。

翟永令是用智慧规劝母亲,话不多,但点到要害,一劝既成。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名臣张廷玉的一则故事:

张廷玉的儿子叫张若霭,少年登第,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有一天,张延玉去同僚家,回来后把在同僚家看到的名人山水画幅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可是,没过几天,那幅名人山水画幅竟挂到了张若霭的书斋中了。张延玉在画前看了很久,然后给儿子说:我没有严嵩的才学,你却有了严世蕃的爱好。儿子听了,马上跪地请罪,然后把画还给了它的主人。

作为父亲的张迋玉既没有动雷霆之怒,又没有唱廉政高调,只是把自己与儿子同严嵩父子拉到一起讲了一句话,儿子立马知错。这是张迋玉劝儿子的智慧和艺术。

被规劝的人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规劝的人就要善于用智慧揭去那“一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