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花间挹香 2019-12-08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赵匡胤喝完酒后回宫就寝,突然间,他感觉身体不适。尽管他先前已经病了好几天,但根据古代史籍的习惯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对自己的命运有着超人的预感,赵匡胤明白,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第一时间,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常有人说,赵光义平时走路龙行虎步,颇有天子风范。卧病在床时,他把一切国事均托付给弟弟,赵光义白天处理公务,晚上照顾哥哥,俨然成为了这座皇宫的主人。现在,是时候嘱托后事了。

黑夜中,赵匡胤听见门外匆匆的脚步声,这应该是赵光义的脚步。当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荡荡的寝殿里,身边的宫女侍卫全部知趣地退到门外,没有人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根据大家后来的描述,只看见寝宫内的烛影晃了两下,还听见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赵光义招呼大伙进去的时候,太祖已然驾崩。

第二天,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1/6 大宋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

这是大宋历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称“烛影斧声”之谜,好事者一直从中搜寻着赵光义篡位的蛛丝马迹。太祖生前有四个儿子,一个早夭,另外两个已经成年,为何他们没资格继承皇位?大伙纷纷猜测,要么是赵光义胁迫了他的兄长,要么干脆弑君矫诏,要么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从此以后,这件事就成了赵光义的一块心病。然而,无论他是否应该当这个皇帝,他仍旧是大宋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

赵光义从小跟随哥哥,当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时,赵光义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为大宋皇帝以后,赵光义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消灭了一个个割据势力,直至被封为晋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为了大宋帝国的二把手。

论对政务的熟悉,赵光义不输给任何当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赵光义的处事风格更加细腻稳重,难怪人们都说,赵光义肯定能当个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赵匡胤喜欢喝酒,赵光义却只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偶尔来两杯。赵匡胤是个武人,做事情喜欢动用江湖手段。而赵光义则深知,想要让天下长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读书人。

所以,宋太宗继位以后,立即扩大了科举的规模,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考察并选举官员。他希望帝国的中枢要职全部由文官来担任,不仅是因为读书人办事靠谱,还有个现实的原因。

自晚唐以来,帝国政治就被军人把持,他们动不动就搞出个藩镇割据,对中央政府造成了严重威胁,唐末的外强中干,五代十国的生灵涂炭,皆缘于此。唯有削弱他们的权力,把政府驯化成一个由读书人组成的文官机构,把军队直接交给皇帝指挥,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军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就这点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辙。

宋太宗自己就是个读书人,他一天能读上两三卷书,即便被政事耽搁,也一定要在几天后补上。宋太宗还是一位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诗。在书法方面,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诣,据说宋太宗在位期间发行的一款货币上,就留有他的亲笔御书。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个胸怀天下,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终有人对他继位的合法性议论纷纷,要想消除众人的猜疑,他必须依靠打仗,用军功来树立威信。

2/6 收复燕云十六州

继位之后,宋太宗仅用三年时间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残余的割据势力,随后,他把目光瞄准了北汉,华北地区最后一个割据政权。消灭北汉,统一中原的大业就算基本完成了。

与江南弱小的对手们相比,北汉军队不仅拥有强悍的骑兵,它背后还有个更凶险的敌人,那就是大辽。

大辽由东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国最大的威胁。说起大辽,就不能不提到被他们长期占领的一块土地——幽云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幽云十六州,位于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与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区。这块地区原本属于唐朝领土,唐朝灭亡后,沙陀人石敬瑭为建立自己的政权,与契丹人私下达成交易,只要对方愿意在军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最终,契丹人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后晋政权仅仅维持了12年就宣告灭亡。

幽云十六州对宋辽两国都至关重要。对于大辽,它不仅是南下进攻中原的跳板,这里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农耕,以方便契丹人这个游牧政权实践农耕文明的统治。对于大宋,幽云十六州则是构筑北方防线的重要区域,它能连通整个长城防线,对来势汹汹的游牧骑兵形成必要的缓冲,收复幽云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确保安全。

北汉位于幽云十六州西南,北汉政府先前一直依附于大辽,当听闻宋军来袭的消息后,国主刘继元立即向辽国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军派出三路大军,一路攻打北汉的都城太原,另外两路分别阻击由北部与东部前来驰援的辽军。一个月后,赵光义亲自率军从开封出发,向北汉的外围进军。

北汉部队在宋军眼中不足为虑,真正令他们忌惮的,是来自大辽的契丹铁骑。开战后不久,宋军就与大辽军队在白马岭打了一场遭遇战。原本以为将是一场苦战,没想到宋军趁辽军尚未过河,就命令骑兵发起攻击,辽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万余士兵被杀,以至于另一路支援的辽军,在听闻失败的消息后立即撤回,胜利的天平一瞬间朝向宋军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失去了辽军的支援,北汉危在旦夕,四个多月之后,刘继元宣布投降,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

不过对于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汉已经无法令他满足,战胜大辽军队,才是他从这场胜利中发现的真正意义。其实在攻打北汉之前,大宋与大辽还保持着表面上的友好关系。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还接见了辽国的使臣。不过,两国在幽云十六州问题上寸步不让,大宋坚持要求辽国归还故土,而辽国则根本不愿意放弃这片战略要地。

此时的宋太宗相信,大辽军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若宋军能乘胜追击,定能收复失地,扬我国威。

3/6 高粱河之战

命运和宋太宗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如果没有对辽军的旗开得胜,宋太宗还不会立即打幽云十六州的主意。毕竟他的原计划只是攻打北汉,尚不敢招惹这个强大的对手。

其实,一场小小的胜仗,根本不足以证明什么。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宋太宗,却相信辽军不堪一击。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气不足,但考虑到自己的皇帝宝座,尤其是继位以来宫里宫外各种关于他弑兄篡位的传言,则让他进一步相信,唯有通过一次扬眉吐气的大胜,才能让臣民们对他彻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所以无论如何,大宋与大辽终有一战。

在宋军占领太原后仅仅一个多月,赵光义便下达了北伐命令,全军开拔,向幽州城进发。

战争开始时,一切如先前一样的顺利,由于辽军没有料到宋军会贸然进攻,所以疏于防范。就这样,宋军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来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像样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汤,作为辽国的南京,敌人在华北的大本营,岂是你说拿下就拿下的?接下来,宋军围攻幽州城十来天,却屡攻不破。要知道,宋军远道而来,最忌讳打持久的攻坚战,时间长了,粮草开始不继,士气也大受影响。而大辽的援军正在向幽州集结。

七月六日,两军在高粱河一带展开激战,辽军佯装败退,宋军紧追不舍,但辽军早就掌握了宋军的弱点,他们因为连续的攻坚战已经疲惫不堪,于是派最精锐的骑兵向宋军发起攻击,宋军大败,而位于幽州城中的辽军也趁势出击,打的宋军毫无招架之力,一路溃逃三十余里。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着驴车逃跑,还被敌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谓狼狈至极。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这场战争原本就不该打,宋军刚拿下北汉,理应再调整一段时间,所以从一开始,大宋的将士们就不愿意拼命。据说当他们攻下太原的时候,就已经有请赏的意思,但太宗不为所动,仍旧坚持北伐。面对这样一个不讲人情的皇帝,士兵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当然,高粱河战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错误地认为幽云十六州已经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敌人的实力,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役还暴露了宋军的另一个软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当大军围攻幽州城之时,他就没能注意到辽军会增派援兵,更别提部署打援部队了。从军事上讲,这无疑犯了大忌,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宋太宗实际上缺乏军事天才。这场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该由皇帝亲自来指挥。

4/6 平戎万全阵

那么,宋太宗有没有从这场战败中吸取教训呢?

高粱河之战仅仅告诉他,自己不能够盲目轻敌,辽军并不是想象中的纸老虎。另外,士兵们打完北汉后已经精疲力尽,确实应该等休整完了再打。总之宋军的失败,不是由于实力不济或自己的指挥不行,对我老赵的军事才能,我还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认为宋军之所以打不过辽军,是因为士兵在前线没有充分领会皇帝的意见,换句话说,是下属的执行力不到位。

于是乎,他把关于如何上阵御敌的想法总结成方法论,并以“平戎万全阵”的形式交到前线官兵的手中。

所谓“平戎万全阵”,本质上是一套阵法汇编,可视为大宋皇帝给全体军民的军事操作手册。里面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将领如何对付北方的游牧骑兵。光从这个名字中,我们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从汉朝以来,中原军队还没有发展出足以对抗草原骑兵的“万全”之法,这一切,只有当火炮出现以后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转。而宋太宗却相信他的大宋军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平戎万全阵“对于军队的布阵有着详细规定,具体细化到每个方阵长多少宽多少,相隔多少里。在方阵内部,每500步设战车一乘,即可充当运输,也能用于掩护。每个方阵需1440辆战车,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数量,“平戎万全阵”还设计了每个方阵所配备的兵器,他们集中了当时大宋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线的士兵必须手持长矛一直对外,如同古希腊的步兵方阵。左翼和右翼还得各配一万骑兵,还分前列与后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细致,规定了每列骑兵的用途和数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姑且不谈这套阵法能否御敌,光是在战场上排兵布阵,还没等你整完队,敌人的千军万马就杀过来了。所以,宋太宗这些自以为是的军事创意既不能“平戎”,更非“万全”,而是个天大的笑话。

没有证据显示大宋的将领们曾用“平戎万全阵”迎过敌,这套阵法最大的弱点,除了前面所说的集合时间费时费力以外,还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机动性不强,过于笨拙,简直像春秋战国时代的阵法。宋太宗似乎仅仅想通过它来彰显大宋军威,却没有实战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在战略上自诩高瞻远瞩,还想在战术上指手画脚,他这个喜欢在大后方坐镇指挥的领导,却做起了一线将领最擅长干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并不甘心,他相信,幽云十六州迟早会回到大宋的怀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为评书知道杨家将的故事的,而杨家将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于公元986年的一场战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结了20万大军,向契丹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距离高粱河战败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七年间,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对手。而此时的大辽皇帝年仅16岁,帝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萧太后手中,孤儿寡母当政,应该没有想象中的难对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宋军的战略分东、中、西三路合击。我们熟悉的杨家将首领杨业,就位于西路军,但他只是副将,主将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将领担任。

宋军的目标是,先由西路军攻占幽云北部的几个州,而东路军则朝幽州进发,吸引辽军主力,最后与中西两路形成合围,在幽州与对手决一死战。

而辽军的对策很简单,既然宋军来势凶猛,我就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期间不断地袭扰宋军。同时征调位于各地的主力军团,随时向宋军发起攻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宋军一路攻城拔寨,深入到敌人的腹地。他们虽看似顺利,实际上非常脆弱,因为宋军的战线过长,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盘上活动,如果没有出色的前线指挥,就根本无法协调。而他们的总指挥官——宋太宗赵光义,却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东路军率先遇到麻烦,他们在岐沟关被大辽军队彻底击垮。宋太宗得知后,立即命令中西两路大军回撤。而西路的大军在撤退途中,遭到了辽军的追击,主将潘美令杨业主动出击,杨业明知道这是自杀行为,但仍旧义无反顾选择向前,最终在陈家谷口全军覆没,一代名将被俘,绝食而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这场战争史称“雍熙北伐”,再次以宋军的失败告终,东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中路撤退,西路军也遭受重创。此战过后,宋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向辽国发动战略进攻。

平心而论,宋太宗北伐的基本战略是正确的,无论是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还是先控制北部诸镇,再由三路大军会和进攻幽州的设想,都没有错,而且辽军也如他所愿在幽州集结,只要大军能够按既定计划到位,这场战争不是没有取胜的希望。

但问题在于,宋太宗不曾考虑过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将会遭遇什么,辽军尽管一开始处于被动,却利用了宋军急躁冒进,又过于分散的劣势,最后一举击破。虽然宋军的战略方向对了,却由于没能及时发现隐患,原本的一手好牌,就这样给打烂了。

宋军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将帅不和,加之主帅无能,这往往会要了军队的命。比如西路军的潘美和杨业,就闹过别扭,杨业最终战败,也和潘美的错误指挥有关。潘美打仗畏缩不前,瞻前顾后,以至于痛失良机。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各路军中均有发生。

两次北伐耗尽了大宋的国力,也让宋太宗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打算,初生不久的宋帝国没能延续唐朝的辉煌,终宋一代,宋朝的皇帝们始终在北方民族的威胁中担惊受怕。

6/6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

在历史书上,宋朝一直被视为最窝囊的朝代,它经常被周围的少数民族欺负,先是契丹,后来是女真,再到最后被蒙古人所灭。中学时读到宋朝的历史时,就总感觉五味杂陈,想我泱泱天朝大国,五千年文明之邦,为何一再要看“蛮夷”们的脸色?

但至少在宋太宗的时候,宋军还是有过一番所作为的,只可惜,几场战役均告失败,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有人喜欢从阴谋论的角度解释宋太宗指挥军队。比如,他之所以编撰“平戎万全阵”,是为了故意束缚将领的手脚,以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但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种观点非常小儿科,如果宋太宗真想控制将领,怎么会仅仅凭借一套古板的阵法呢?除非他们全是机器人。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宋军的失败源于太宗手下缺乏得力的帅才。诚然,在太宗时期,大宋的将领们大多表现平庸,即便是声名赫赫的杨业,也似乎更擅长临阵作战,论运筹帷幄,太宗朝确实缺乏一等一的人物。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宋太宗不希望有这样的人物出现。

如果前线有了独当一面的大将,那么大宋对大辽,也许就不会如此被动。但是藩镇割据对宋太宗的教训过于深刻了,他不希望宋朝再出现第二个安禄山,石敬瑭,甚至是他的哥哥赵匡胤。这些将领一旦带了兵,就可能造反,或者胁迫朝廷,像唐朝那样,默许他们在各自的小王国里为非作歹。

宋太宗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大宋之后的皇帝们也不允许。所以,宋太宗决定亲担总帅之责,前线的将领的所有动作,均得听他的。而将领们除了听从指挥,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

可惜宋太宗并不是军事天才,他对打仗的理解本质上是静态的,以为只要画了一张图,提出一套方略,然后让下属照着去做就行。他忽视了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让战场上的优劣势在一瞬间易主。

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很高,但主要集中在内政方面。作为皇帝,宋太宗确实是一代贤君,但他的格局太小,尤其在对待将领的时候。整个宋代,从军事到外交,多少都继承了他的这一特点,宋朝的小家子气,由此而来。

宋太宗的失败对我们有何启迪呢?作为企业领导,那些永远把权力牢牢捏在手里的人,无疑是最悲哀的。如果你始终无法培养出能干的下属,那只能证明:要么你压根不需要下属,宁愿让自己累死。要么在你身上,本来就没多少值得学习的东西,活该做个平庸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