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杨业之死的历史真相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09-12

很多人会有疑问,这杨家将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问题很难回答,虽然杨家的英雄好汉们深入人心,但是要从史书来看,杨家将的故事,其实有一大半是虚构的,以前清代学者章学诚便总结过,如果《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那么《杨家将演义》恐怕是三分实,而七分虚。

你比如说杨家将的核心人物杨老令公杨业,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和现实中就有很大差别。

我们通过戏曲、小说、评书和影视等途径知道的杨老令公,一直都是大宋功臣、抗辽英雄的形象。但是根据正史记载,在杨业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都不是为大宋效力,而是为北汉效力。大概从他20岁到40岁这段时间,他一生中最能打仗的这段时间,都是为北汉效力,主要任务是带兵抵抗大宋。只是在北汉灭亡以后,他投降了大宋以后,才成为大宋的将领,才成为抗辽英雄的。

杨业的一生用过三个名字,分别是杨重贵、刘继业和杨业,实际上,杨业一生用过的这三个名字,基本上代表了他的三个重要阶段,也基本上概括了他的一生。

叫杨重贵阶段

根据文献记载,杨业的原名叫杨重贵,他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县)人,他的父亲叫杨弘信,在麟州当地很有钱,趁着五代战乱的年代,占据着麟州,自称刺史。

杨重贵从小性格豪爽,仗义行侠,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据说每次打猎回来,所得猎物往往比别人多好几倍。他曾经对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

改名刘继业

他后来为什么改名叫刘继业呢?史书记载:“幼事北汉世祖,遂更赐以名。”杨重贵在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被他的父亲杨弘信,送到北汉的开国之君刘崇那里去了。

等到杨重贵长到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父亲杨弘信,抛下了儿子,背叛了北汉,独自投奔了后周的郭威,还被郭威正式封为麟州刺史。

可是,此时杨重贵还在北汉刘崇那里,这一下子就把他的儿子给晾在那边了,这就出现了儿子杨重贵效忠北汉,而其父却归顺后周的情况。

面对父亲的叛逃,身在北汉的杨重贵是有危险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脑袋,可以说杨重贵从小就遇到了一次极大的考验,不过他表现得很好,他极其忠诚,而且极其机灵,所以北汉的皇帝刘崇很喜欢他。虽然杨重贵的父亲当了叛徒,也没杀他。相反还不断提拔他。

二十岁的杨重贵,开始在北汉皇帝刘崇手下当兵,因为作战骁勇,从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不断被提拔,一直做到了建雄军节度使,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在此期间,杨重贵为北汉多次立下战功,战无不胜,被称为“无敌”。

“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宋史·杨业传》

北汉皇帝刘崇看到杨重贵这么骁勇,特别喜爱,给他赐姓“刘”,改名叫刘继业,这就是他第二个名字的由来。

同时,刘崇还让自己的儿子刘钧收养了刘继业,于是刘钧认刘继业为养子。

晚唐五代之际,各地势力为拉拢亲信,收养义子,赐以同姓,原本就是风气,刘崇让刘继业做自己儿子刘钧的养子,将其与孙辈刘继元等同一排行。

然后刘继业,先是作为刘崇的部下辅佐刘崇,后来又作为刘钧的养子辅佐刘钧,等到刘钧的儿子刘继元继位了以后,又辅佐刘继元。也就是说他在北汉三代国君手下,一直在做官。

所以说他是北汉的名将,他带兵多次击退来犯之敌。先是后周世宗柴荣,后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都想啃下北汉这块硬骨头,但是这两位如此杰出的皇帝,都没有把北汉打下来,其中原因有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汉有一位名将,非常能打仗,就是这位刘继业。他一直带兵对抗后周、对抗大宋。

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最能打仗的20多年,一直是做为北汉名将,为北汉效力的。

改名杨业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讨伐北汉。先是派兵截住了辽国为北汉派来的援兵,紧接着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北汉因势单力薄而败,国主刘继元降宋。

而刘继业,他当时仍然守在太原城,史书记载“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他的国君都投降了,他还在那死战不降。

宋太宗早就知道刘继业很能打仗,也很欣赏他的忠和义,所以即使他坚持抵抗,宋太宗也不计较,反而想把他招降。

宋太宗赵光义让北汉的降君刘继元,给他的旧将刘继业写了封劝降信,刘继业一看,连原来的国君都劝他投降了,再抵抗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刘继业看了信以后,向着北面,也就是北汉故土的方向拜了两拜,然后大哭了一场,解下盔甲,投降了宋朝。所以说刘继业投降,不是主动投降,是他原来的国君叫他投降了。

宋太宗一看刘继业投降,太高兴了,马上给他改名,不能叫刘继业了,恢复姓杨,“继”字不要了,原来是继承北汉的事业,可是现在北汉都让大宋打下来了,但是“业”字保留了,改了名字叫杨业。

也就是说,从杨业归宋开始,他就结束了他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名字刘继业,改名叫杨业了。

归宋以后

杨业归宋以后,宋太宗认为他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带兵驻守在宋朝的北部边陲,职务是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代州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代州和辽人占领的朔州、应州交界,是抗辽第一线。三交城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也是辽宋之间的一个战略要地。

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宋史·杨业传》

杨业还有一个上级,他的名字叫潘美。

宋灭北汉以后,宋太宗曾经任命潘美也驻守在边关,与杨业一起承担抗辽的任务。

潘美这个人在《杨家将》里面给他多加了一个字,叫潘仁美,实际上这个人的原名叫潘美,他是北宋的开国功勋,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交情都很好,后来是整个山西地区的大宋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杨业是他的副将,两人是这样一个关系。

潘美与杨业以上下级的关系,共同参加过两场重大战役,一场是雁门关之战,另一场是宋太宗组织的雍熙北伐。

雁门关之战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辽景宗耶律贤率领十万大军,南下雁门关。

雁门关是在雁门山上,它中间有一个凹形进去的山涧,两边都是万丈悬崖,中间有一个凹陷的通道,这里就是雁门关。

它是塞北高原通向华北平原的一条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关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宋军在这一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是潘美,副将是杨业。

面对辽军十万铁骑,潘美和杨业商量对策,决定不能和他们正面冲突,于是由杨业率领着几百个轻骑兵,从小路绕到雁门关的北边,从背后突袭辽军,和潘美的大军南北夹击。

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间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宋史·杨业传》

辽军看到宋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乱了手脚,四散逃命,被宋军杀得东倒西歪,死伤惨重。辽国一员贵族将领被杀,一员将领被擒获。这一仗,杨业大显神威,从战后辽军的反应来看,雁门关大战以后,辽兵只要看到杨业的军旗就逃了。

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宋史·杨业传》

史书还记载了一件事情,说雁门关大捷以后,很多边关将领对杨业不服气,给宋太宗写信举报信,挑杨业的毛病。

宋太宗处理得非常巧妙,他把所有的信看完,然后派人把这些信送到前线的杨业那里,杨业打开一看,全是关于自己的举报信,可是宋太宗还不处罚他,把信全交给他,宋太宗这么做,一是表示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一种威慑,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呢,不要有错误的思想,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杨业也就更忠心地为大宋效力了。

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封其奏以付业。《宋史·杨业传》

雍熙北伐

又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病死,他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辽圣宗年仅十二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宋太宗见辽国政局发生变动,认为机会来了,决计出兵收复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派三路大军攻辽,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东路由大将曹彬带领主力部队,向幽州前进;中路由田重进率领,攻取河北西北部等地;西路由潘美率领,攻取山西北部各地。杨业也在西路军中,做潘美的副将。

战争之初,宋军占有优势,特别是潘美和杨业率领的西路军进展神速,连续攻克了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马邑)、朔(今山西朔州)四个州。这一次北伐,杨业在收复这四个州的过程中,他起了重要作用,他是先锋,不仅在第一线指挥作战,而且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收复这四州的战争中,立下了极为重要的功劳,宋军的西路军取得大捷。我们说宋太宗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发动的雍熙北伐,宋军的西路军迅速地收复了其中的四个州,可以说形式大好。

可是,号称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他所率领的东路军却在岐沟(今河北涿州西南)吃了败仗,被辽军的耶律休哥断了粮道,遭到了惨败。

这一下,让宋太宗赵光义慌了,因为他主要把宝押在东路军上的,东路军是主力军,现在主力军受损严重,宋太宗一下信心不足了,于是下令中路军、西路军暂时撤退。

中路军在收到后撤的命令以后,几天之内就撤回了定州,而西路军的主力,也撤回了代州。

但是,赵光义在下了让西路军撤退的命令以后,随即又给西路军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们出关去把已经占领的云、应、寰、朔四州的老百姓迁徙到内陆。

诏迁四州之民于内陆,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宋史·杨业传》

有人说赵光义这么做是在为百姓着想,也有人说他是不想撤退得太狼狈,挽回一点面子。

无论如何,让西路军再次出击在军事上都太过冒险。首先是兵力差距明显,辽军由名将耶律斜轸率领十几万大军,而宋朝的西路军只有几万人。其次是宋朝这次出击是为营救云、应、寰、朔四州的老百姓,可是辽军又重新占领了寰州,还把主力放在了寰州,寰州在这四州一个中心的位置,距离云、应、朔州都很近,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发兵向其它几州支援,这就为宋军的营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总之这次的营救工作是险而又险。

杨业在接到命令以后,他琢磨了很长时间,最后想出了一个稳妥的办法。

杨业提出,既然辽军的主力在寰州,宋军就应该避开其主力,向寰州东边的应州进军。此时,在寰州的辽军主力,必会往应州方面去救援,那么西边的云、朔两州,当地的守将就能趁机把边民内迁到宋朝境内。

边民在内迁途中要经过石碣谷,石碣谷是朔州通往代州的一条狭窄的山路。杨业还提出,要事先安排上千名弓弩手在谷口,以对付有可能追来的辽军骑兵。

杨业的这个计划,本来是个两全的方案,如果辽军主力上当,向东北方向去援救应州,那么西边的云、朔两州的边民,就可以趁机撤退到宋朝境内。万一宋军的意图被辽军识破,它驻守在寰州不走,那么就将计就计,先掩护应州的军民向后撤。无论如何,由于西路军的主力不和辽军的主力交战,就算是边民内迁的计划部分的失败,那宋军的主力也可以保存下来。

可以说杨业提出了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这个计划应当说是可以载入战争史册的一个典型战例。但是这么好的一个计策,却遭到了反对。

反对这个计策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监军王侁(shēn),还有一个是将领刘文裕。

所谓的监军是皇帝派来监督整个部队的军事行动的,监军在形式上和主帅潘美是同等的地位,但是他比主帅有更多的权力,因为他是皇帝的亲信,是皇帝派到前线,负责监督主要的军事将领的。

监军王侁不同意杨业的作战方略,他是这么说的: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马邑。”《宋史·王侁传》

王侁先是责备杨业“畏懦”,就是说他胆小怕事。说你杨业手里有几万精兵,你竟然不敢去打,还要让我们在石碣谷这个地方来埋伏奇兵,这也太胆小了。

说完杨业胆小,然后这个监军王侁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主张宋军要大张旗鼓地正面攻击,找辽军主力交战。

杨业听到以后马上就说,辽军气势正盛,不可以与之正面迎战。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宋史·杨业传》

要知道在当时,宋军已经兵败如山倒,辽军气势如虹,而且双方在兵力上相差悬殊,辽军有十几万人,宋军只有几万人。这样一个作战方案,完全就是飞蛾扑火。

可是王侁紧接着说了非常重的话:

“君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宋史·杨业传》

你杨业的绰号可是叫“杨无敌”,你这么大的名气,现在遇到敌人以后,你竟然不敢打,你难道说和朝廷有二心吗?

我们知道,杨业是北汉的降将,他对这种话题是很敏感的,所以这就逼得杨业不得不表态,所以杨业说,我不是怕死啊,我只是觉得让士兵们去白白送死,这样很不值得,既然你们这样来责难我,那么我就先一步战死。

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宋史·杨业传》

监军王侁的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同时还得到了当时的另外一个将领刘文裕的赞同。两个人都主张,让杨业大张旗鼓地出关,正面迎敌。

杨业的军队只有几万人,而对方辽兵是十几万人。兵力上悬殊很大。本来杨业提出避实就虚的打法,而王侁、刘文裕提出的是让杨业正面出击。

而这个时候主帅潘美不表态。在这种情况下,杨业被逼无奈,只能出击迎敌。

杨业知道此战必败,可是他还是想安排得尽量周严一点,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所以他临行之前,就流着眼泪对潘美说:“此行可以说是非常凶险了。”

因此,杨业对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说:“请你们二位在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以北)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等我退到这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和你们提前埋伏好的军队汇合,我们夹击辽兵,假如不这样做,那么我带的士兵,一个也活不下来。”潘美和王侁听完都答应了。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宋史·杨业传》

在正史记载中,杨业流泪的次数不多,除了北汉灭亡那次,然后就是这一次,踏上生死之战前在王侁、潘美面前流泪恳求。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流泪!

杨业率军慷慨出击,与耶律斜轸率领的辽军精锐在朔州相遇,经过半天的浴血厮杀,杨业的军队几乎死伤殆尽,率领少数人突围,退到陈家谷,这个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了,手下没有多少士兵了。

不过杨业觉得,如果陈家谷有人接应他,他应当说还可以一战,结果到了陈家谷以后,原来商定好的王侁、潘美的部队,一个都不见,全部跑光了。没有援军,杨业没有办法,只好率领残军再战。

后面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辽史》说杨业在陈家谷被辽兵用箭射下马来,然后被俘。被俘之后的情况,一种说法是曾被耶律斜轸羞辱,三天后自然死亡;另一种说法是拒绝治疗,绝食而死。

《宋史》的记载要壮烈得多,杨业陷入绝境之后,对手下将士说:“你们都有父亲母亲老婆孩子,跟着我死没有意义,回去报效天子吧!”然而所有人都不肯走,最后手下的士兵几乎都打光了,只剩下杨业自己,他身上受了数十处伤,还手刃了几十个敌人,最后他的马受伤不能跑了,杨业这才被俘了。杨业在被俘以后,绝食三日,不治身亡。

谁是对杨业之死应当负责任的人?

王侁

王侁应当负主要责任。他是监军,他在前线权力最大,说一不二,杨业本来想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可是他让杨业主动出击。

潘美

潘美在后来的《杨家将演义》中,被写成杨业之死的最大的责任人,而且给他改名叫潘仁美。

历史上的潘美,并不是杨业之死的主要责任,只能算是间接责任人。

首先他在主观上没有谋害杨业的意思,我们说在抗辽边境,潘美是主帅,他在给自己选择副将的时候,跟宋太宗提到了杨业,也就是说潘美是主动跟宋太宗提要求,要杨业来做副将的,他是很欣赏杨业的。

他的错误在于,第一,他没有及时地阻止监军王侁的进攻计划,第二,擅离陈家谷,让杨业到陈家谷以后孤立无援。这两点潘美都有责任。

王侁和潘美这些行为的背后,还有一位幕后玩家,他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

首先说明,宋太宗在主观上也没有谋害杨业的意思,他很欣赏杨业,还给了杨业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这样的重要职务,只不过在客观上,宋太宗确实是杀死杨业的重要元凶。

第一,宋太宗有决策失误。

雍熙北伐失败以后,本来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已经退回来了,退到了安全地带。可是宋太宗又下令让他们出击,把云、应、寰、朔四州的百姓接回来。这是个很勉强的命令,相当于以卵击石。如果没有宋太宗这道命令,杨业也不会战死陈家谷。所以说宋太宗有决策上的失误。

第二,就是这个监军制度。

本来宋朝时期就是重文轻武,文官权力很大。宋太宗时期在军队里设置了监军,在军队里,监军说一不二,虽然名义上跟主帅平级,但是由于监军是皇帝亲自派来的,更受皇帝的信任,实际上监军的权力更大。

监军有处置主帅的权力,甚至监军可以杀主帅,而主帅不能杀监军。

在宋代,一般人不敢得罪监军,要是惹恼监军,轻则判刑,重则杀头。所以当王侁提出让杨业主动出击的时候,潘美在一旁沉默不语,他是为了自保,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而让监军有这么大的权力,说到底这个锅还得让宋太宗来背。

所以说在杨业之死这件事上,王侁是主要的责任人,潘美是间接的责任人,宋太宗是杀死杨业的重要的幕后责任人。

后世为什么把“潘仁美”认作是杀死杨业的最大责任人?

杨业死后,宋太宗是非常伤心的,下令要进行追究,把监军王侁的全家都发配到了新疆,这是很重的处罚。然后把主帅潘美降了三级。

按照当时的律例来看,宋太宗是偏袒了潘美,重处罚了王侁。因为监军的责任是很大,可是主帅也有责任,如果因为杨业战死,两个人要是论罪,应该是都有罪过,可是宋太宗保了潘美,重处分了王侁。

所以后来人一看,这个王侁是有过错,可是全家给发配到新疆去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潘美就降了三级,处罚也太轻了。所以大家就觉得这事不公平,时间长了大家就会议论,这潘美如何如何的不好,时间长了,就把杨业之死的责任人,归到潘美身上去了。

而且后世编书的时候,皇帝控制着舆论,你要是在书里面骂皇上,说宋太宗瞎指挥,非要让已经撤回来的西路军再次出击,还设置监军什么的,这些话都是不让说的,说了搞不好掉脑袋。

可是大家又都同情杨业、崇拜杨业,编书的时候也需要找一个对立面,王侁已经得到处罚了,宋太宗又不能议论,潘美就是最好的对立面。就这么一点点流传,民间就有种说法,潘美把杨家将给害死了。

所以今天回头看历史我们会发现,潘美根本不是评书里、戏剧里描述的那样,所以咱们每个人听评书也好,看影视剧也好,不必太较真,这些艺术作品就是逗你一乐,它里边写的,跟真实的历史史实,未必是一回事。

●关于杨业之死的历史真相有两种史书上的说法  

第一种,杨业绝食而死。

  这种观点以宋朝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代表,说杨业被俘后,内心悲愤不已,他仰天长叹道:“圣上对我杨家恩重如山,我本想以死报国,以报圣上知遇之恩的,无奈被奸臣妒恨,如今兵败被俘,我还有何颜面苟活在这异国他乡……”

  说完后,杨业以绝食来回报太宗对他的恩情,绝食三天而死。

  第二种,杨业是箭伤发作而死

根据《辽史 圣宗本纪》记载,杨业在激战中,被敌军耶律奚达一箭射伤,这才被辽军生擒。后来,由于箭伤发作,杨业不能进食,三天后就死了。

还有一种广泛流传的杨业头撞“李陵碑”而死,根本没有什么历史根据,杜撰的成分太大,不足为凭。

杨业死后,根据《辽史 圣宗本纪》记载“于是用匣子盛其头颅进献。诏令详稳辖麦室传其首级给于耶律休哥,在诸军前示众。又以朔州之捷宣谕南京、平州将吏。”

这段话里面的信息量很大,照说如果杨业是一般将领,决不会用如此之多的话语来记载杨业死后的情况。辽国君臣对杨业的生死是何等的看重,杨业的生死对辽军的士气影响又是何等的巨大。显然,辽国的萧太后是决定利用杨业之死大做文章的:首先,她命令耶律斜轸割下杨业的首级,装入木匣中,所谓“函其首以献”,自然是将杨业的人头送到当时辽国的南京(幽州)献给萧太后验看; 显然, 这是辽将为了消除萧太后的疑虑,表明虽然未能生擒,但所擒者确为杨业本人,足见辽国君臣对杨业生死的重视,只有对杨业的首级“验明正身”才算放心;而且,这颗首级还在南京被示众,用在了辽人祭奠祖庙的仪式上,可见杨业首级是辽国君臣庆祝战争胜利,祭拜祖先,告慰先人的最佳祭品;最后,杨业的首级还被传首各地,以示诸军,大振辽军的士气,让辽军分享胜利的喜悦。

杨业的传首边关,比之明代的熊廷弼的“传首九边”还要悲惨和屈辱,因为“传首九边”的对象还是明代边关的守军,他们只能对熊大人的悲惨下场感到“兔死狐悲”,好多人都对熊大人鸣不平,对这样残忍对待朝臣的朝廷不满,这是造成明末边军士气低落的一个原因;而杨业的传首是杀死他的辽人主持进行的,他的首级示众的对象是辽国入侵幽云十六州的侵略军,他的首级示众只能让辽人洋洋得意并且对杨业本人也是极大的侮辱;而给宋人带来的则是士气和民心的崩溃。试想当宋人最为自豪的“杨无敌”居然被辽人生擒斩首示众,那么其他已经纷纷大败的宋军又有何人能够抵挡辽人的入寇呢?所以辽国对杨业首级的示众可谓深谋远虑,用一颗败军之将的首级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战的作用,起到了威吓和打击宋军士气的巨大作用。随着杨业传首边关,宋守云、应诸州将领,在听到杨继业死讯后,均弃城逃走。宋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这种败局直接导致了十几年之后澶渊之盟的形成,北宋虽然没有丢失疆土,但也无法不对契丹人低头,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也就是萧太后,可见宋真宗对曾经入侵宋朝的敌酋,斩杀宋朝大将杨业的罪魁以小辈自辱,宋朝是多么不堪,杨家将的血白流了);澶渊之盟维持了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北宋在立国没多久就开始了对辽国缴纳岁币的恶例,导致赵宋终其一朝也没有摆脱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终宋不振”这和“雍熙北伐”中杨业兵败身死的悲剧是分不开的。作为宋朝最有战斗力的将领,居然被辽人斩首,宋人从此萎靡不振,江河日下。可以说杨之死是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不为过。

杨业最后的结局是尸首分离。所以除了头颅之外,还有他的身躯埋葬所在。但都对埋葬的地点语焉不详,种种情况的相加,便也就造成了杨业最后墓葬成谜。对于杨业首级的下落,《辽史》中记载杨业首级最后交于当时南京(即幽州,今北京)留守耶律休哥,休哥将其首级置于昊天塔中。至于杨业首级为何被辽人存放于昊天塔内,熊大木的《杨家将传》中有一段记载“延朗惊曰:“母亲不言,儿正要商议此事。自被北兵捉去后数日,番骑赍得吾父首级来到。萧后与众臣商议,正怕南人盗取,以假者藏于红羊洞,真青留于望乡台。往年孟良所得,乃是假骸骨。除是台上的,是父真首级矣,今日六弟闻是消息,岂非吾父显灵显迹那?”这只是小说演义,史记的杨业首级被辽人藏于“洪羊洞”内,不知是何用意,但是而在杨家将的故事里,老令公杨继业为国捐躯,忠心耿耿,自是浩气凛然,所以将他的骨骸埋藏在塔内,既可增加己方之神气,又可镇压敌手之威风。在人类学中发现这样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民俗现象:很多部族曾经流行一种巫术,那就是将敌方最勇猛的武士的头颅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边。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巫术称之为“压胜”之法。

说到“压胜”之法,还有一点佐证。古人对地名人名这些名字很重视,尤其讨厌名字犯了忌讳。比如《三国》凤雏庞统到了“落凤坡”,就意味着要倒霉了。而这个洪洋洞,有时也写成“洪羊洞”或者“红羊洞”,不管是“洋”还是“羊”,都跟“杨”是同音。而“洪”呢,是水淹的意思;换成“红”呢,又有火烧之意。

这么一来,“洪洋洞”这是要把姓杨的永远淹没,“红洋洞”就是把姓杨的永远烧炼。从名字忌讳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让老令公的尸骸永远遭受水火煎熬不得翻身。原来辽人的用意竟如此歹毒啊!

表面上,萧太后下令在古北口为杨业修建祠堂,四时祭祀不绝,对这位视死如归、军人气质卓绝的将军表示由衷的敬佩。但是辽人其实对待杨业如此歹毒,百般肆虐,为何又要修建杨业庙呢?除了前述那些虚头巴脑的说法之外,辽人更深的用意是宣誓武力:这是对来往于宋、辽的使臣路过这里除了有告诫之意,还有就是告诉大家:曾经宋朝欲攻取燕云十六州却兵败,号称杨无敌的杨业都被斩了头,我们尊重忠义之士,但我们不怕宋朝的来袭。拿失败者大做文章,表面上是尊重敌人,其实是威吓敌人,背后深藏的是嚣张的戾气和暴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