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女性患者因月经不调的问题来找我调理。细问之下,发现她还有胸闷、脘胀、嗳气、乳腺增生等毛病。当下我就明了,估计是肝气郁结。仔细查看之后,果不其然,这些问题其实和都是由于她最近情绪不佳,肝气郁结有关。 很多人都知道,肝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人体的解毒功能。事实上,在中医理论中,肝的作用远不止此。中医认为,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情绪不佳、肝气郁结,就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一系列的变化。比较典型的就是,肝气郁结而伤胃,是为肝气反胃。 《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及:“治因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常常短气”。也就是说抑郁恼怒,肝气失去疏泄,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发就会导致肝气反胃。 又由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气郁结,脾的运化功能受影响,运作不良,因而“脾虚”。表现为胃口不好、大便稀薄、腹胀胸闷、身体疲惫及容易困倦。 肝气不畅,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气滞、气虚。如果气的运行受阻,我们身体血液流通速度就会下降,血液动力不足,就容易停滞于原地,形成血瘀。 最后,我们生活中也要注意,少做伤肝的事情。 酗酒贪杯、熬夜“爆肝”都是大忌。喝酒不节制、暴饮暴食、吃重口味食物,都会增加肝脏功能的负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晚间入睡休息时,肝脏也在“休养生息”,如果我们迟迟不睡,肝脏也无法得到喘息,导致肝功能下降。 综上,人情绪上的抑郁,最终会导致肝脏的“抑郁”。因此,合理饮食、早睡早起,纾解压力,才是真正的护肝“法宝”。 参考文献: [1]纪敏. 肝气虚证之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2]李菊芳. 疏肝解郁清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李聪. 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消化系统变化及疏肝健脾方作用的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陈锦锋,王爱成,王玉来,尹岭,赵志付. 肝气郁结证诊断的必备症状以及与抑郁状态的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5(01):19-22. [5]王伟明. 基于代谢组学的肝气郁结证实验与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6]陈泽奇,陈国林,金益强,黎杏群,李家邦,胡随瑜,赵玉秋,石林阶,李学文,张翔,陈昌华,鄢东红. 肝气郁结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21-2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