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医生习惯在治痛风的方子里加附子!这...

 liuqingxun 2019-12-08
【有的医生习惯在治痛风的方子里加附子!这是为啥?】朱丹溪说:痛风这个病,临床上主要是因为痰湿浊血痹阻在肢体经络为病,并且多在下焦道路遥远之处(从我们现在的临床来看,痛风更容易发生在大脚趾这个位置),这时候我们遣方用药,需要附子来壮药气,引导和带领诸药来到大脚趾这个位置。如果你们认为附子可以治疗痛风,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但对患者无用,反而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此时在方子里加附子,最好是小剂量,让附子起到一个引经药的作用。
我在昨天微头条的留言区看到有同道留言,说为啥《伤寒论》里治痛风的方子里要加附子?我想这位朋友说的应该是“风湿相搏,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这个条文。
从症状描述来看,患者发病的症状类似痛风,有红肿热痛的症状。这时候用甘草附子汤。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附子辛温大热,患者红肿热痛,用上会不会让症状加重呢?有人说甘草附子汤用在这里主要起到通痹的作用。但痛风发作期间,明显这是个湿热痹证,用桂芍知母汤似乎也比甘草附子汤合适呀?
很多问题都会跟着问出来,这些问题促使大家在临床上不断的读书、思考和进步。我觉得朱丹溪的观点有可取之处,后世在治疗痛风的方剂中,无论寒热,若症状主要以足趾疼痛为主,不放在方中加入小剂量的附子,以引经报使。#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