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衣冠文物代表了文化礼制(文:李守力)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2-08
衣冠文物代表了文化礼制(文:李守力)

黄帝效法乾坤二卦发明衣裳,《九家易》曰:“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

《系辞传》一开头就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表明黄帝尧舜治理天下的思想是从先天八卦乾上坤下的陈列之象类比而来。在文字、通讯不发达的五帝时期,将“天尊地卑”之象绘在衣裳服饰上,无疑能最好地传达“卑高以陈”的治国理念。

《尚书·虞书·益稷》舜帝曰:

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这就是五帝时期规定的“十二章”制度,这种“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服饰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国之前,持续了近五千年。当然服饰制度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如军衔制服、警服、工作服、礼服等都是服饰制度的沿续。

坤卦中四爻皆与服饰有关,《礼记·深衣》: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坤卦六三“含章可贞”,是指“十二章”。六四“括囊”也属于服饰。六五“黄裳元吉”,可见坤为裳。

《论语·宪问》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尊王攘夷),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可见衣冠文物代表了文化礼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