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实践反思

 肖天浩 2019-12-08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智障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所以我才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生活适应的教学。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孩子们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观察、辨析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上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处理垃圾方法。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因为活动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大包大揽学生的活动,而是通过精心地设计与组织、适当地指导与帮助,出示大量学生常见到的实物,引导学生在调查、访问、考察中自主的进行活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社会;使他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我相信这次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会成为这个时代出色的小主人。在解决餐巾纸、卫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时,正好因为王乙丞在观察酸奶盒子时发生了意外,教师在帮助他擦拭干净以后,拿着手里的餐巾纸与孩子们讨论。孩子们在讨论中萌发了问题意识,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下来又利用垃圾分类的操作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