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有些地雷不是一踩上就炸,而是设计成松开才炸?答案在于工兵

 历来现实 2019-12-08

地雷是什么?

地雷顾名思义是埋在地下的“雷”,埋在水里的叫水雷,甭管什么雷,都是一种爆炸物,军用武器。

地雷在现代战争中最常见,也是造价最低廉的武器,就它的性质来说是防御性的。

为什么说低廉呢,一枚地雷就是由触发弹簧和引信、弹片组成,最便宜的地雷造价才1.5美元。

为什么说它是防御性的呢,因为它一般都是埋在自己的地盘,等待对方陆军部队进攻时还发挥作用的。

比如我们很多中老年观众最爱看的电影《地雷战》,看完了它之后,我们就会对地雷的成本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原来石头、陶瓷都可以用来制作地雷,成本自然高不了。地雷是针对来进村袭扰的日本兵的,但它是埋在我们自己国土上的,又没有跑去埋在你们日本,来了炸死活该。

地雷是谁发明的?

如同万千发明一样,最早的地雷据说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最早的地雷诞生于十二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宋金战争中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地雷还比较原始,气势很大,杀伤力却有限。

到了明朝时期,国产的地雷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构造开始变得复杂,杀伤范围也扩大了,但质量仍然不稳定,也容易误触发,伤到自己人,杀伤力仍然有限。

没办法,就像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后来的提纯技术和配方改进没啥进步,反而被阿拉伯人和西方人一步步弯道超车了。

大部分时间内,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并不鼓励火器的研发和火药的改进,他们想保持江山的稳定程度,不希望民间百姓倒腾这些技术,不鼓励科学创新,地雷的研究形同终止。

现代意义上的地雷是俄国人研制发明的,诞生于20世纪初,主要是用来阻止步兵进攻的。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攻势凶猛,俄兵低挡不住,在日军冲锋的路上埋下了地雷。

可以想象蜂拥而至、势不可挡的日本兵,踩到地雷的情形。东洋兵一下子就懵逼了,心说这什么玩意,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两腿一下就发软了,进攻的时候,战战兢兢,唯恐再踩上这种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东西。

新出现的地雷给了日本兵沉重打击,日军的进攻势头一下子就蔫了;可惜当时的地雷还没有大量生产,不然日俄战争的历史就真有可能被改写了。

地雷由几个部分组成?

普通地雷首先要有炸药,然后是引发炸药的引信。

接下来就是触发引信的弹性钢板,或者弹簧。

最里面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弹片、钢钉、钢珠子或者强度更高的穿甲钢片。

一组有关地雷的触目惊心的数据。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地雷一共有367种,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有单发雷、连环雷,跳雷、松发雷,反复触发雷、信号雷和磁性地雷等等,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世界上埋在地下的地雷1.13亿颗。阿富汗地雷最多,都说阿富汗的地雷比人都多,都是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当年埋下的,战后,排雷器材在阿富汗是畅销大单品。

清除世界范围内的这些地雷需要的费用多达368亿美元。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雷造成的人类伤亡超过了100万,而其中达半数以上是平民;这个地球上,每年都会因为地雷造成的伤亡有27000人。

因此,在1997年,联合国通过了《渥太华禁雷公约》,禁止各国生产、储存、使用、转让所有地雷。

即使这样,全世界每年新埋设的地雷数量还会增加250万枚,每天都会有80人左右死于地雷。

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说到这种地雷,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都会想起京剧《奇袭白虎团》志愿军英雄严伟才率领大家正在行军,突然停下,告诉大家踩着地雷了,就在大家非常担心的时候,严团长告诉大家,这种地雷是美制的松发地雷,踩上去只要不抬脚地雷不会响,因此从容地排除了那颗地雷,化险为夷。

什么是松发地雷,它的原理就是引信部分有一个活闩,这部分跟击发杆在一起,上面加了个保险销。因此有人踩上去的时候,它不会立即爆炸,可是当你的脚离开的时候,它就会发生爆炸。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首先是要造成大面积伤亡。

如果是触发型的,只会伤一个人。而松发地雷不但能杀伤踩雷的人,后面的人也会被杀伤。

而且这种地雷它的引信高度敏感,哪怕是触动的人稍微一松动,地雷就会爆炸。松发地雷结构最复杂,也是最难拆的,如果工兵去排雷,按照一般模式去操作,手一离开,地雷就会爆炸,增加了排雷难度。松发引信可以应用于各种地雷上,主要运用在跳雷和诡雷上,甚至还可以配上一枚手榴弹,这种引信主要目的就是延缓敌方的排雷速度,因为耽误敌方更多的时间,就意味着为己方争取更多时间和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