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丽月: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好个人评选10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10号“好个人”——上蔡党丽月

一位省级优秀教师的粉沫人生 

党丽月,1939年9月10日出生,1961年上蔡高中毕业,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教师。退休后为本村党氏宗亲的孩童教育在家办幼儿园而重返讲台,其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当地传为佳话。

1961年,党丽月高中毕业,全校仅有两名保送上大学的名额,他是其中之一。令人惋惜的是,因身体极度营养不良而身患重病,失去入学机会,在家务农。

1968年,初中办到生产大队,经群众推荐大队党支部研究决定,让他到大队小学任戴帽初中民办教师,任初中班班主任,并任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教师。学生毕业升学考试时,所教学科考试成绩居全公社首位。

1971年,党丽月调任上蔡县崇礼公社初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虽然他是一位民办教师,但他忠诚于教育事业。从家里到学校三里多路,吃在家,住在校,晚上在校写教学计划,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自习,工作十二分的繁忙,学校熄灯后还在学习业务书籍,刻苦钻研教材,总结出快乐教学法。他的语文课,学生爱学,乐学。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多年的初中教师,由于勤奋工作,成绩卓著,他所教的学科在乡、县抽考、统考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他所任班主任所在班被高中录取的学生数往往都超过其他学校的全校名额,所带的班级历次获得市、县、乡先进集体。

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大部分公社党委为了让本公社多出人材都非常重视小学教育。由于党丽月曾任都教的影响,上蔡县东党小学历年都有较好的教风和学风。1982年,崇礼公社党委决定把东党小学定为公社重点(中心)小学,让党丽月任东党重点小学教导主任。由于教学成绩斐然,1984年上蔡县教育局通知党丽月出任东党小学校长。

党丽月在东党小学任教多年,在其影响下学校有个优良的校风。教师上进心强,谁也不愿意落后,踏实工作,认真负责,不浮夸,不张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是这个学校校风的真实写照。回到本村任校长,培养教育本村特别是党氏宗亲的后代是他多年来的奢望,真乃是“天助人愿”,曾经的奢望得以实现。

任校长期间,党丽月把“求是”作为校训,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寻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味。由于他的坚持和勤奋,感染和带动了全体教师,大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不久东党小学出了更好的校风。老师在上课前的两分钟就站在教室门口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传承,铃声一响,走进教室,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分钟接受教育的时间。

党丽月常说,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没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学校也无从发展。他把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办学的关键,加强学习,加强研究。他率全县之先,在小学里成立了各科教研组,每个教师都是某个学科的一成员,不定期的让每个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研组长总结本科的教研经验。让教研组长给学生上师范课,让高级教师上优质课,让青年教师上比武课,让新教师上过关课。得力措施的实践,使每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讲课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上蔡县教育局小学教育各教研组全体成员到东党小学听课,听后非常满意。之后,上蔡县教育局专门行文,号召全县各小学的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教师分批来东党小学听课。每学期听课的人数达数百人次。听后,大家赞扬不绝。

在党丽月的带领下,东党小学良好的教风学风,使学校的教学成绩斐然。县里语言、数学两科从未出过前五名,乡里前两名都是东党学校的(双班)。当时乡重点初中每年招两班100名学生,东党两班六年级的学生就取五六十名。由于教学成绩优秀,附近村的学生都纷纷到东党求学,由原来不足400名学生,后来发展到700多名,学校容纳不下,也只有拒收了。

在担任校长的二十年里,多次被评为市、县、乡先进单位,受到市、县、乡各种奖励。

1989年,党丽月还是一位民办教师。上蔡县分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各一名额。上蔡县教育局根据教学成绩原准备为民办教师党丽月报送为国家级优秀教师材料,他听说后,给领导说自己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高风亮节丽月委婉的拒绝了。当年教师节,党丽月获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河南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后,思想和情绪毫无影响,一如既往地埋头工作,后转为国家教师,直至光荣退休。

2001年,党丽月退休后,被高薪聘任为上蔡县东洪乡东孟学校校长。2002年暑假回家度假,他看到,由于父母出外打工,村里五六岁的幼儿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在街里到处跑着玩。这些孩子不但不能接受教育,而且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本村几位上了年纪的的党氏宗亲跟他说,“丽月啊!这些孩子整天在家玩,也是个问题呀!有人领着他们学点知识多好啊。”从普通家亲的一句话里,党丽月感受到老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对自己的热切期盼。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辞退了高薪的校长职务,在家里办起了幼儿园。

没有房子作教室,他利用自己的微薄积蓄和筹借资金,首先为教室打下根基。幼儿的奶奶、爷爷们听说党丽月要办幼儿园,纷纷为幼儿报名和预交学费。党丽月用收来的学费除用来建房外,又购置了桌椅板凳、教具、课本。就这样,他边建房,边招生,边授课,在群众的帮助下很快盖起了三间教室。虽说在暑假里,前来报名的络绎不绝,一下子就招收五六十名幼儿,且无一名在园幼儿迟到和缺课。党丽月根据幼儿特点设立大、中、小三个班次,轮流在室内上课,在树荫下边游戏玩耍,边学习,儿童们都乐此不疲,从未出现过安全问题。当年,党丽月又借资盖起了另外两班教室。

党丽月家亲为建幼儿园而操劳过度,消瘦许多,媳妇也患了一场大病。家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位老年人说,“丽月啊!小孩过得不错。你一个月几千元的退休金,足够您俩花的了。操这心干啥呀。”他说,“我这一辈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现在是文化时代,孩子没文化不行;再说,咱村大部分幼儿都是咱党家的孩子,我又有这个能力,我不操心谁操心!”

党丽月办幼儿园真是把心操到家了。为了减轻幼儿家长负担,在周围数个村的幼儿园中,收费最低。还根据群众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酌情收取费用。特困户免收学费,一般困难户减半收费。为了支持家长更多的参加农务,农忙时星期六照常上课,节假日期间,放短假免费上课,即给家长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农务,也让幼儿少跟着家长下地免遭风吹日晒之苦。还有些家长忙于农务,中午不能回来,幼儿就免费在家就餐。他少收费多花钱,每年少收入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党丽月作为一名省级中学优秀教师,又善于总结幼儿教育经验,他办幼儿园真乃是“小儿科”了,幼儿在这里,玩得开心,学得安心,家长放心。整体学习成绩也是周围幼儿园最好的。三年下来,幼儿们个个不但懂礼貌,守纪律,讲文明,而且字体写的都规范,端正,为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的幼儿还能帮助爷爷、奶奶们学点文化。

党丽月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周围是出了名的。东党村的许多外甥也常驻姥姥家,到东党村幼儿园学习。“教无类”是教育工作者的,也是党丽月忠实信条,只要教室能够坐下,来者不拒。

党丽月已经八十余岁了,粉沫生涯仍在继续,还在谱写着最美不过“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夕阳红新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