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大爱创造奇迹|好家庭评选3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3号“好家庭”-——栾川党义广

潭头党村义广一家善学勤耕

孟州梧桐村支庶士真公二十五世孙义广一家,居住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党村。一家人传承祖训,善学勤耕,在当地传为佳话。

第一排,左起:党之晨(曾孙),党全然(先祖父),第二排左起,赵秋歌(孙媳),党义涛(孙),党义广(孙),党建法(子),曾松琴(媳)。

栾川县党村族人系明初自山西迁孟州府梧桐村士真公后裔,祖祖辈辈秉承“耕读传家”之祖训,勤恳务实造福乡里,深得邑人敬重。曾祖父甲禄公有高超的木工技艺,基于家学渊源,祖父全然公、先伯父军法均身负机巧以木工手艺享誉乡里。

祖父全然公生于1919年,娶妻王氏,一年后因病去世,后续弦张氏女,生子二人、女二人。1959年祖母张氏在栾川县的伊河旁不幸饿毙,当时大姑14岁、大伯10岁、二姑6岁、家父3岁。祖父念及子女年幼,为使他们免受后母虐待之苦,自誓终生不再娶妻,独自一人抚养四子女成人,数十年间经历的艰辛与苦楚语言文字恐难表一二。

1993年和1999年大姑、大伯相继因病辞世,2001年春大祸再临,祖父骤患急症以致半身不遂,我父、母服侍三月有余,不离左右。祖父虽然已经80余岁高龄,竟然奇迹康复。

祖父病体初愈之时,虽然能够自己拄拐散步,但是饮食和如厕则必须有人照顾。从2001年春天祖父患病起,到2014年初夏祖父病逝,为了照顾他的起居,家母曾氏纵使回娘家省亲也是早上出门,晚上返家,几乎不曾在外面过夜。家中房子年久失修室内没办法如厕,家父自己做了一个坐便器下面放上便盆,安置在祖父卧室。每当夏季天气炎热,祖父解手过后很快便有子、媳、孙、孙媳等洗刷清理,加上无论寒暑家父及几位兄长经常为其沐浴更衣,家母更是每隔数天便为其更换床单被罩,祖父罹病卧床十余年室内几乎没有异味,亲戚邻里传颂一时。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家父自己改造了一个大柴炉放在祖父卧室,夜里家父、家母数次起床为其添加柴火,柴炉常常旬月不灭,室外虽然寒风凛冽,但是卧室里犹如三月阳春。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之先在敬,而家母着实堪称为典范,为我辈之楷模,祖父生命的最后两年已然昏聩不识子孙,却只认识家母一人,若不是亲近敬爱的缘故,焉得如此?

祖父2014年4月仙逝,迄今已整整三年,音容笑貌宛如昨日。家母慈爱之举亦时时浮现在眼前。“言传不若身教”,古之明训,今见子侄辈虽未及弱冠亦有孝亲敬老之举,乃知我党氏一族孝老之统序不绝也!幸甚至哉!

祖父生两子,大伯与家父;大伯生两子,义成、义里;家父生两子,义涛、义广;义成生两子,兆龙、兆政;义里生一子,兆琪;义涛生两子,子晨、晨煜,现有丁男10口,女、媳8口,人丁兴旺,妯娌和谐。18口之大家庭相亲相爱,称颂乡里。

我家虽贫寒但重教之风未敢擅忘,义字辈丁男四人中,义涛、义广具皆名列杏坛,义涛现任栾川县潭头镇中心小学校长,义广供职广州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国际部;兆字辈子息尚幼然兆龙亦即将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期竖子不忘家族重任敢当重托!

我族裔从孟州迁潭已有300余年,文人雅士迭出,杏坛巨擘频现,重教擅耕,家风淳朴,躬逢盛世,区区忝列杏林,敢不竭尽全力以赴,立德树人,以光先祖遗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