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里凤山民 2019-12-08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种以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有症状的BPH的“金标准”。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比较,TURP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术后排尿困难为TURP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尿道狭窄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狭窄可发生于尿道的各个部位,最常见于尿道外口,也可见于舟状窝与阴茎尿道连接处、阴茎阴囊交界处和球膜部尿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尿道外口狭小,原有狭窄,电切镜鞘过粗,暴力、盲目进镜、经尿道取石或反复进出镜鞘致机械性损伤,镜鞘长时间压迫缺血,术后用纱布捆扎在导尿管上长时间压迫尿道外口致局部缺血、坏死、溃烂、瘢痕愈合后形成狭窄。电切组织的多少与狭窄形成无关。Warres报告尿道粘膜应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并不能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而预防性尿道内切开 至足够宽度是预防尿道狭窄的有效措施。所以,对尿道外口狭小者,可将尿道外口腹侧处切开或用Otis刀于尿道12点位纵形切开至足够宽度。最好能直视下进镜,如遇其它部位狭窄应先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再置入电切镜。动作一定要轻柔,切忌使用暴力,造成尿道损伤,甚至发生穿孔,形成假道。一旦发生尿道狭窄,对该类病人多首先采用尿道扩张治疗,若扩张有困难不可勉强,应行尿道造影检查,以了解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若扩张无效应考虑到假道形成的可能,应积极地行尿道镜检查或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滨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李旭东

    TURP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为0~7.1%,尽管有人推测膀胱颈挛缩易于发生在切除组织在10克以下的病例,但研究表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与去除组织的多少没有任何相关性。膀胱颈挛缩发生原因多由于膀胱颈部电切过深,广泛切除内括约肌环状纤维组织,造成术后膀胱颈瘢痕挛缩狭窄。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细而无力,排尿时间延长,伴有尿频,经膀胱尿道镜检查可以确诊。治疗可经尿道采用尿道镜冷刀切开挛缩的膀胱颈,如瘢痕组织较多,则用电切镜切除。有学者主张为预防膀胱颈挛缩,对电切组织少于20克者,在手术结束时行膀胱颈6点位从三角区中点到精阜的冷刀切开,或做预防性膀胱颈切开。

    腺体组织残留也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腺体过大,操作不熟练,或病人条件不允许较长时间地操作。腺体遗留在颈口或尖部对排尿的影响比较大。颈口的腺体往往是由于中叶过大或突入膀胱严重,尖部腺体的残留是由于不敢切除超过精阜的组织而造成门扇或活瓣样结构。表现为拔除导尿管之初排尿尚可,继而出现排尿不畅甚至发生尿潴留。膀胱尿道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往往需要再次电切清除妨碍排尿的组织。预防措施主要是术前应对病人的腺体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积极纠正病人的合并症,增加病人耐受手术的能力。电切应采用连续的逐层切割,使前列腺部尿道形成一光滑平整的隧道,结束前应将电切镜置于外括约肌处由外向内检查有无活瓣样组织残留。

    应十分重视TURP的收尾工作,不可草草收工。组织条或血块易于在小房、憩室、造瘘管周围、前列腺窝及尿道腔匿藏,有些过长过大的组织条用Ellik难以抽吸出,往往需用电切圈或异物钳夹取出。表现为术后容易堵塞导尿管,拔管后出现尿流中断现象或明显堵塞感。

    如果TURP术后出现反复的尿路感染、血尿、排尿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应考虑到结石形成的可能。产生的原因有感染、组织或血块残留、保留导尿管时间过长、残余尿过多、异物或结石残留、上尿路结石移位等。嵌顿于前列腺部尿道的结石B超或X线难以发现,需采用尿道膀胱镜检查。该类病人以采用腔内碎石取石为主,合并尿道狭窄者应先处理狭窄。

    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通常有脑血管疾病、腰椎手术或损伤史、长期糖尿病史、有盆底脱垂综合征以及不明原因的便秘或ED,应仔细询问有关病史。若检查时发现肛门括约肌张力松弛或马鞍区感觉丧失,应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该类病人首先服用α-受体阻滞剂和平滑肌收缩增强剂,对后唇抬高或内口过紧者宜采用膀胱颈切开,若病人残余尿过多时(>100ml),可辅以间歇性清洁自家导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