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虽然发源于中国,但作为世界第一大饮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洋粉丝也不少。 古色古香、中式审美的茶空间我们看得多了,而老外们设计的茶空间因为加入了很多西方现代审美元素和他们个人对茶文化的理解,把茶空间诠释得更加全球化与多元化。 今天榜叔带大家开开“洋荤”,看看“歪果仁”们设计的茶叶店、茶室、茶馆(统称“茶空间”)都长啥样! 澳大利亚 T2 Tea↑T2是澳大利亚著名茶叶零售商,其总部位于墨尔本的一个老仓库里,内部设计完整保留了原来的砖墙、木梁和木柱,充满LOFT工厂风格。 ↑T2在墨尔本的茶叶零售店面。黑色货架和鲜红的墙面,再搭上泛黄的仿旧中文报纸,中西两种风格完美结合。 ↑T2在英国伦敦的店面。依然是标志性的橙色与工业化的设计相搭配,30米长的茶室,里面有250种不同的茶叶品类。 韩国 O’SULLOCO'sulloc是韩国专销茶类健康产品的著名品牌,而O'sulloc tea house则是可以全方位体验韩国济州岛名茶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O'sulloc tea house明洞店的平均客流量创造了周末每天1200人、工作日每天1000人的记录,非常有名,堪称不折不扣的韩国绿茶文化集中地。 捷克 Tea Mountain(茶山茶铺)![]() 这间名曰“茶山”的茶铺位于布拉格,主要经营的茶叶都是从中国、印度、韩国、日本进口而来。黑白两色把空间一分为二为售卖区与品饮区两个区域。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氛围,给人宁静致远之感。 ![]() ![]() 捷克黑色茶室![]() ![]() 因为茶室外表面是用烧黑了的松木所筑,所以也被人称为“黑色茶室”,颇具禅意。 ![]() 茶室里安装了滑动门和天窗,顶棚内部的圆锥形拱腹由编织的剑麻结构组成,中央是个火炉,可以烹茶会友。 捷克![]() ![]() 又是一个仿日本风格的小空间茶室设计,极简风格,春夏秋冬,四季皆景。 ![]() 墨西哥Tomás茶楼![]() Tomás茶楼的名字来自于ThomasSullivan,据说,就是这位美国商人把茶叶分开包装在独立的袋子里出售,成就了用于商业用途的茶叶包装的问世。 ![]() 南美的色彩运用讲究的不再是云淡风轻,而是浓烈的视觉冲击。以紫色为主色调的Tomás茶楼带着点童话小镇似的梦幻。 ![]() 茶楼有专门做茶叶展示的空间,客人可以了解有关茶的形态、香味、颜色等。墙上的手绘插画,也传达着有关茶的历史、制作、文化等。 巴西 El Té茶馆![]() “El Té”其实就是“茶”的意思。字母“EL”是茶叶的形状,集合了视觉传达与建筑元素的双重作用。两个巨大的木制字母撑起了门头、橱窗,字母“E”向内渗透,与柜台、收银台连为一体。 ![]() 彩虹渐变色的茶展柜,为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方案。不同的样品被安放在柜台前的小抽屉里面,抽屉上方是玻璃平板,可由客人观赏茶叶条索、色泽或者闻香,然后决定需要买哪一款。 美国 J-Tea茶店![]() ![]() 看不出来吧,这个外观个性的茶叶店其实翻修自一处普通民宅。 ![]() ![]() 店内专门进口和销售台湾乌龙茶,室内风格也极具亚洲风味。 美国 贝塞斯达茶室![]() ![]() 这个茶室曾荣获2010年华盛顿AIA(美国建筑师学会)优秀奖。它藏匿在一个郊区的后花园里,由铜和玻璃建造而成,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本的灯笼。 美国冥想小屋![]() 全景远观的冥想小屋,简直就是一座插翅欲飞的房子。 ![]() 而这个外表并不安分的小屋,内里却有颗安静的心——日式榻榻米的房间,一进来就忍不住想盘膝坐下,而与之相连的是一个小型茶屋。 日本 闹市茶店![]() 日本的茶空间,在多数人的记忆中都是以幽深静谧、出世的印象为主导,而闹市街边的小小茶叶店则有了入世的人间烟火气息,有了里外张罗和人情冷暖。 ![]() 空间虽小,但绝对最大化利用,高到天花板的格子间,把日本人的收纳学问发挥到极致。 ![]() 柚木色的空间主色调在灯光下,少了点清寂,多了点人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