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四个力”到“四个美”

 你是不一样 2019-12-09
                             生活是老师,生活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也让我们领悟和思考着许多。生活中我们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都是生活的学生,书本的学生,实践的学生。教育是为人们更好地生活服务的,教育就是生活。

        “从四个力到四个美”讲的是教育,讲的也是生活。这里的“四个力”是什么呢?是生存力,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这四个力相互作用,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在循环中促进提升,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生存力是基础,生存力所含诸多,如劳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与社会相处能力,改造生存环境等等与生活和生存有关的所有能力。生存力是迈向美好人生的基本能力。生存力有先天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培养的。所以生存力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巩固和加强。

         生存力如何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地巩固和加强呢?这就需要在提高学习,注重思考,发挥创造方面下功夫。学习,思考,创造都是为生存服务的,都是为人们更美好的生活服务的。

        学习滋生美,思考孕育新。一个人若经常学习,他(她)的内心里就会滋生出美好的东西,经常思考就会孕育出不一样的想法和思路,创新出更多更美好的事物来。

        这里我再讲一讲学习力,学习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在后天慢慢地养成的,提高学习力与多种因素有关系,如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上进心等等,所以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现在人择良校而学,用正能量来激发人们内心向善、向上、向好。

        学习力与学历没有直接根本关系,学历是指一个人过去通过学习或培训达到的某种知识和技能,又通过某种检测后,达到的一个水平标准 ,是过去时的,也是静止的。而学习力是动态的,是现在时和未来时的。学习力是一个人主动地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动态能力,是一个人主动向上向善向好的进取能力,学习力也是为思想,视野,知识,技能等不断地注入活力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学习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的生存力,能开发和挖掘人的潜力。现在的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养成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和决定三观的走向与高度,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观。一个人只有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观,才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他的各方面能力。

         人们只要不断地学习,他(她)的知识就是动态的,就像水一样是可以流动的。小初高,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等对于知识来说,就像一个个有形的容器,只不过容积大小有别,毕竟容量都是有限的。因为社会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历史在不断地前进,再大的容器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提高学习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观,才能与时代同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朴素的家国情怀,为社会,为国家更好地服务,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们知道,强国必须重教。教育强国应从学习强国开始。对于个体来说,要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观,然后形成学习力,时时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由一个个个体推而广之,就会形成社会学习力,国家学习力。一个时代的学习力可以提高整个社会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挖掘人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各方面更好地服务。

        学习思考绝没边界,创新超越永无止境。学习力与思考力是相互相成的,学习给思考补充能量,只有不断地学习,大脑中才有原料,才能通过大脑思考加工,孕育出新的东西。学习能给生活带来大量的新的信息和能量;思考给学习带来生机和活力,没有思考,学习只是简单地堆积,所以学而不思则罔。

         创造是根本,是最终目标。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然后创造出更好的事物。反过来,新创造出来的事物又为生活,学习和思考提供便利。没有学习和思考,创造只是纸上谈兵,是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创新创造是对事物的推陈出新,是对社会的丰富发展。

        最后,什么是“四个美”呢?“四个美”就是我们把“四个力”在生活和实践中转化成根植于心的生存之美,学习之美,思考之美和创造之美。“从四个力到四个美”的理念就是要敬畏生命,热爱学习,注重思考,发挥创造,传承和吸收优秀文化,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为伟大的时代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霍邱小状元书店    随笔
                   2019   12   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