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婢汤加减*荨麻疹

 FyssqzhOk 2019-12-09
三仁汤+银花、连翘治疗急性荨麻疹瘙痒而舌苔白腻者效佳;

风湿疙瘩(荨麻疹):
(1)荆防、苍、羌活、苏叶、芦根、陈皮或大青四物汤;
(2)三三饮合灵参丸。

荨麻疹
余常以越婢汤加蝉蜕9克,萆薢12克,白藓皮10克,僵蚕6克,治疗荨麻疹,取效甚多。

荨麻疹(风团块):1.越婢汤加蝉蜕9克,萆薢12克,白藓皮10克,僵蚕6克,治疗荨麻疹,取效甚多。

       2.防风通圣丸;

       3.三三饮合灵参丸。

​    荨麻疹民间叫做风团块,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一般情况下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即使旧的风团消失,新的也会不断产生,并且伴随着瘙痒难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治疗,往往病程迁延数日甚至数月。

    在中医看来,风为百病之长,风的特性就是善行而数变,所以荨麻疹的发生往往又与风的关系密切,春夏之交也是荨麻疹的多发季节。中医辩证治疗荨麻疹,可以根据荨麻疹的发病机理配制,迅速缓解皮肤瘙痒,祛除人气器官内的各种邪气,从而缓解荨麻疹的病情。由于普通民众不太擅长辨别舌苔、脉象,故这里主要以各种不同荨麻疹的表现症状来区别,且主要将所用方药列举出来,而主要治法和对于方药的解读略过。


1.风热犯表证

    主要表现:发病较急且一般为初次发作,皮肤上的风团呈现鲜红色,有灼热感,伴随剧烈瘙痒,或许伴随着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呕吐,严重的时候头面部都可能出现水肿,遇热则皮疹加重,寒冷凉爽的时候可能消退。

    适合方药:荆防方,其主要组成是荆芥穗、牛蒡子、丹皮、干生地、黄芩、薄荷、金银花、蝉衣、生甘草、防风、浮萍。

2.风寒证

    主要表现:皮疹颜色呈现粉白,遇风身体感觉寒冷的时候往往会加重,患者不会觉得口渴。

    适合方药:麻黄汤加减,这个方的主要组成为麻黄、杏仁、干姜皮、浮萍、白僵蚕、丹皮、陈皮、丹参、白鲜皮。

3.内热受风证

    主要表现:发病同风热型的一样比较急迫,一般是全身起风团,瘙痒,同时可能在起疹时出现高热多汗,口干,胸闷气短,发病前或发病后往往大便干。

    适合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主要用药为麻黄、薄荷(后下)、大黄(后下)、川芎、桔梗、荆芥、防风、芒硝(后下)、赤芍、当归、白术、栀子、滑石(后下)、连翘、黄芩、生石膏。

4.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全身起风团,伴脘腹疼痛或绕脐窜痛。此类分型与西医所说的胃肠型荨麻疹相似。

    适合方药:除湿胃苓汤,主要药物为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厚朴、荆芥、羌活、防风、木香、陈皮、甘草、枳壳、木通。

5.热毒燔营证

    主要表现:发病突然,全身弥漫呈大片鲜红色皮疹,有时身体某些部位可以出现出血性的皮疹,瘙痒,体温高,口渴,咽喉红肿疼痛,面红目赤,小便黄,大便干。

    适合方药:清瘟败毒饮,主要用药为黄连、黄芩、大黄、山栀、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水牛角片或羚羊角粉、生地、丹皮、赤芍、生甘草。

    当然,荨麻疹出现的时候很多地方特别是中医发展现状不太好的地区的人们多会选择直接去西医院治疗,中西医治疗疾病各有各的优势。但就急性荨麻疹这个疾病来看,中医治疗往往能够做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效果,故也是备受推崇的。


1. 真武汤证

    真武汤,主要是病在少阴,但是也有人说是太阴少阴合病,因为它既有太阴的茯苓、白术,也有说是太阳少阴,因为真武汤在太阳篇里面也出现过。总体来说,真武汤证主要是属于少阴阳衰夹有水饮、水湿的一个状态,真武汤是温阳化饮的一个方剂。

2.辨证要点

    那临床中如何去抓这个方证?少阴引起荨麻疹的真武汤证临床上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些,在临床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皮肤病,不单是荨麻疹、湿疹等等其他的疾病都有,关键是怎么突出整体证候,当整体证候出现明显的怕冷、面色无华、倦怠欲寐、身重乏力,面浮肢肿、四肢沉重或小便不利这些阳虚水湿的状态,伴有舌胖大、舌质淡暗,舌苔白滑或白厚,脉沉细,这些都符合阳虚水饮的状态,我们都可以用真武汤来治疗。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有些时候,阳虚久了以后会出现一些虚热的表现,比如说,患者出现明显的怕热、口干,一身潮热、烘热,感觉热气往上冲头面等等这些虚热的表现,其实只要符合上面的阳虚水湿状态,我们一样可以用真武汤,或者是用真武汤参加龙牡温潜的方法来治疗。这在临床上我们是可以看到的,这个是真武汤证。


3.真武汤举例

    我们这里可以举一个案例,一个女性患者,70岁,两天前皮肤出现风团,诊断急性荨麻疹,当时看西医用了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钙剂、西替利嗪等等这些药治疗,还是发作的很厉害,来诊的时候,全身风团、瘙痒。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平时的情况,平时很怕冷,一身很沉重、疲倦欲寐,不想多动,这是一个什么状态,这就是阳衰的状态,但是夜间口干甚像火烧一样的口舌干燥,这是个什么状态,这就是一个虚火的状态,舌体胖大、色淡暗,苔白,脉沉细弦。


    所以通过这些症状我们来看,患者起风团瘙痒,我们不管她的这个整体状态的话,肯定就是给她用什么疏风清热止痒这些套方套药。但是这个患者,我们一看她明显就是个阳虚水湿的状态,所以我们用真武汤,而且同时还有虚阳不潜,就是晚上口干很厉害,口舌干燥像火烧一样,但实际上还是一个真武汤证,所以我只给她用了一个真武汤,把生姜改成了干姜温里,只加了防风和路路通,吃了三付以后明显好转,后面再稍微调整用药,很快就能控制病情。


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甘草6g 大枣15枚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证析】此为治疗水肿之方。水肿原因颇多,有因肾失主水之权而致者,当从肾治;有因脾不运湿而致者,当从脾治;有因肺失宣降而致者,当从肺治。本方证属肺失宣降、水邪为患。因其起病较急,数日即见水肿,显然不是脏腑功能不足,积渐而成,所以原著称为“风水”水肿。以初起目下微肿,状如蚕卧眼下,继后出现身肿为特征。是因外邪相侵,肺失宣降,决渎壅滞,肺病及肾,肺肾同病,水泛作肿。

【病机】肺失宣降,水泛为肿

【治法】宣肺行水法。

【方义】本方重用麻黄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利水退肿。麻黄有发汗作用,此证兼见自汗,显然不宜再汗,故用石膏之寒制约麻黄发汗作用,使其仅呈宣肺利水功效。原著特别指出“自汗出,无大热”两征象,其意即在说明用麻黄之主要目的不是发汗,用石膏之主要目的不是清热,而是利用石膏监制麻黄,以建殊功。生姜温胃散水,甘草、大枣和中护胃。恶风加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不仅体现肺肾同治之法,增强行水之功,且合甘草、大枣固护表阳,更证明此方之用麻黄不在发汗,石膏不在清热。

研究此方,要澄清一个疑点:此方使用麻黄是发汗退肿还是利水退肿?查《金匮要略》治疗水气七方,用麻黄者有四,即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麻黄一般均用2~4两,此方用至6两。原著谓“发其汗即已”者,只有麻黄附子汤,其余三方均未言及当发其汗,可见其余三方主要不是通过发汗退肿。相反,原著提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此证已见恶风、汗出,似无再汗之理,所以《金匮要略》注家提出质疑,谓系原文有误。其实此方用麻黄之意不在发汗,是用麻黄宣降肺气以调理功能,利尿行水以祛除水湿。由于历代本草学家无实验作依据,均只言及麻黄发汗,未言其有利水作用,遂令此方使用麻黄之意湮没不彰。现代药理试验证明麻黄有利水功效,才使于古之疑,得到澄清

【应用】《方奥》云:“上体下体,或一身悉肿,脉浮而渴,自汗出,恶风,小便不利,或喘咳者,越婢汤主之。脚气、痛风、疮毒内攻等,多此证。又犯风邪久咳,因沐浴变此证者,往往见之。”提出不仅水肿可用,喘咳亦可使用此方。

【歌括】

越婢汤方用麻黄,石膏甘草枣生姜,

肺失宣降一身肿,宣肺行水力能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