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实验阶段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赵妍zhaoyan82 2019-12-09

“信息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实验阶段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小学 赵妍

   一、指导思想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最重要的四个方面,而英语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系到听、说、写的平衡发展。所以我认为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研究一下,鉴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高年级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学生学习实际和当前教育背景角度出发,通过良好的自主阅读,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在听、说、写这三个层面上得到大幅提高,真正地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英语之美。

  二、研究目标

  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将阅读教学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主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通过良好的阅读,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在听、说、写这三个层面上得到大幅提高。真正地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英语之美。 

  三、研究内容

  1.具有正确拼读单词的能力。

  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在句、篇中的含义。鼓励学生学习使用字典。

  3.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短文中获取大意。

  四、研究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比较适合与低、中年级使用。它的特点是:

教师导入,学生感知 → 学生精读,教师讲解 → 巩固操练,内化语言

操作过程: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如在教故事《Water ,Water》时,老师先用图辅助动作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由于这篇故事学生们都耳熟能详,而且有些语句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因此他们不但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在模仿老师做动作。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可用Yes\No 进行简单的回答的习题。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如四年级中有“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这样的主题。根据学生对周围的人物感兴趣的特点,课文内容是谈论家庭成员最喜爱的水果或食物,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学起来也并不感吃力。接着老师就文章中的语法点、稍加点拨,学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穿插一些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

  2.主动参与型策略

  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点是:自读理解 → 交流讨论 → 小结巩固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与中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他们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以上两种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第三种则适用于课外阅读。

  3.自主开放型策略

  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级使用。可以有两种安排: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 15分钟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后,学生还可以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做好预习工作。学习英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切实地提高英语水平,就要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

  五、日程安排

八月份:材料准备、阅读材料收集

九月份:单词竞赛

十月份:阅读练习

十一月份:阅读练习

十二月份:阅读小测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