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沐李 2019-12-09

01

半夜12点,我接到了闺蜜小丽的电话,一向沉稳的她在电话里崩溃大哭。

情绪平复以后,小丽向我倾诉起来。

原来,那天是她从孩子出生以后,和孩子分开的第一天。

小丽和老公两个人在外地打工,公婆都住在老家。

生完孩子以后,小丽就辞了工作,一直坚持自己在家带孩子。可是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老公一个人在外面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

“家里的存款快见底了。”

因为经济原因,小丽不得不出去找工作,孩子打算交给婆婆来带。

没想到,找工作前,婆婆说好要过来帮他们带娃,临到头却提出:“我不习惯长沙天气,让孩子跟我回老家吧。”

实在没有办法,小丽选择了妥协。

“我真的舍不得,可是我还能怎么办?”电话里小丽哭得伤心欲绝。

一句没有办法,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酸。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多少父母都和小丽一样,经历过面临两难选择:抱起孩子就养不了家,放下工作就陪不了孩子。

一个月后,我又一次接到了小丽的电话,她把孩子接回了身边。“婆婆不愿意来,我就拿我的工资请保姆,难是难了点,但只要孩子能在我身边,我都能坚持。”

这一次,隔着电话我都能感受到小丽语气中透露的幸福。

02

在综艺《非你莫属》,一名单亲爸爸上节目求职,这位爸爸为了多赚钱,给孩子将来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打算只身一人到北京上班,但此时孩子才17个月大。

其中一位老板问他:“你的孩子才十七个月大,而且没有妈了,你还要去北京?你原先收入已经有一万了!”

随即涂磊也表示孩子就已经没了妈妈,作为爸爸就更不应该离开她。

节目中的一位沈总却表示理解,只要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也是值得的。

涂磊问:“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沈总回答是:“孩子最需要的是钱,需要的是一个榜样,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是他无奈的选择。”

涂磊问:“我是特别反对这种‘孩子就是需要钱,有钱的就是爹’,没钱的就不是爹吗?”

沈总解释:“但是他挣更多的钱,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涂磊反驳:“孩子生下来了,就要陪伴他,首要的是温暖,不是钱。”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可见这种抱起孩子养不起家的言论一天也没有停止过,那些将物质看的比陪伴还重要的父母,往往只是注重了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培养了多少才能。

却忽视了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陪伴中,才会受到积极的影响,缺少了陪伴只会让孩子既感受不到温暖,更会失去对父母的信赖,甚至是变得冷漠。

此前,有一名上海火车站做保洁的阿姨,为了保住3000块月薪的工作,整整6年没有回家。每天凌晨4点一直做到晚上10点。

每月工资她一分都舍不得花,全都寄给老家的两个孩子,让他们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可悲的是,由于长时间没有在孩子身边,导致孩子都不肯叫她“妈妈”。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你选择放下孩子时,他就已经长大了,很多时候,父母选择一头扎进工作,错过了孩子重要的成长期,才是补不回来的。

一个家庭穷一阵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穷而导致与孩子间的疏离,家人之间的疏离、嫌隙、不满、怨气才是无法走出贫穷的症结。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缔造良好家风的基础,也才有更多可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正如涂磊说的,孩子首要的就是陪伴的温暖。

03

孩子和工作难以平衡,这个难题是不是无解?

在何炅主持的《儿行千里》中,邀请了一位远在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后何江。

何江哈佛毕业,还被福布斯评选为医疗健康领域青年。他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在读研究生。

不少人都认为养育出两个优秀的孩子的,一定是学识渊博,家境丰厚的父母,但事实上何江两兄弟出生在湖南宁乡的农村。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生在农村家庭的两夫妻为了养育两个孩子,更为艰辛,村里的大多数人为了改善生活而选择远离家乡,离开孩子到大城市打工。

而何江的父亲却说:“要和孩子在一起,辛苦就辛苦点,只能多喂点猪,多种些田”。

为了能让两个孩子走出农村,两夫妻深深知道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他们连一点点的空闲时间都给了孩子。

小学都未毕业的妈妈如是说:“我们家从来不打牌,对孩子影响不好。”

高中毕业的父亲为了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习惯,一张四方桌,一人坐一边看书,看谁坐的久,两夫妻为了能陪孩子成长,确实错过了更好改善生活的机会。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但是亲手养大的孩子,确实成就了两个不凡的孩子,何江在节目中表示,自己是在父母潜移默化下的滋润,才能一直坚持梦想。

那些总认为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孩子出路的父母,却未曾想过真正的出路,总是从家庭开始生根发芽,因为父母才是锻造这颗种子的人。

印在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往往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好坏在于父母对其的影响。

选择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条路也许会盘旋崎岖,因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要给的不止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多是要给孩子自信、安全感、和美好的儿时回忆。

孩子只有拥有了这些美好的品质,今后才能飞得更远更高,即使在今后经历挫折也总会相信身后的家会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持。

毕竟一个有爱的家庭才能真正滋养一棵大树的成长。

04

我曾是一个错过孩子前三年的妈妈,直到孩子需要上幼儿园时才回到身边。

孩子学会叫妈妈时我不在身边,开始学走路时我也不在身边,我唯一能了解到孩子成长的途径就是每天下班后与孩子视频聊天。

孩子刚回到身边时,甚至晚上洗澡、陪睡都不需要我,我也曾因为孩子的不需要,偷偷躲起来哭过、怨过。

为了做好母亲这个角色,我开始学会如何给他做第一顿饭,阅读各种育儿心理书籍,面对他的强烈抵触,我抱着他在深夜的客厅里哄了一遍又一遍。

那时候我才知道,作为父母我真的一点都没长大。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不是一下子,是日积月累的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点滴,谁陪伴的多他就会更爱谁。

我也曾以为选择实现个人理想后,再拿起对孩子的关爱,但孩子真的未必能理解,也许口中的爸爸妈妈未必能胜过身边陪伴他的人。

孩子还在交给老人带?今天你有多舒服,明天就该多后悔

作家龙应台说:“为人父母是有期限的,也许不过十年”。

虽然我错过了前三年,但我很庆幸,我还能拥有他7年,我现在分秒必争的陪伴着,成长着,享受着。

与孩子生活在一起,陪伴长大,父母也在慢慢成长,想要孩子成才,家才是种子开始发芽的地方。

作者:南黎,90后男娃妈,乐于用知识刷新三观,科学盘空大脑,用热情说出的故事愿你爱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