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已经死去,明天永不再来

 虚度时光读书吧 2019-12-09

经历过死亡,才更珍惜生命。

死亡是神圣而又令人恐惧的,因为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几乎从来没有经历过。而那些对濒死体验有过经历的人就会显得很特别,仿佛有人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但还能回来告诉生者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对死亡恐惧,是因为我们从未死过。而真正死过的人也不会活过来告诉我们死亡是什么。由此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就显得弥足珍贵,让我们更真切的理解并认识死亡,更珍惜当下的生活。尽管活着不易,但只要活着,就会有无数可能。

《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濒死体验死亡哲学课》这本书就为我们揭开了这一领域的神秘面纱。佩妮·萨托利博士,一名濒死体验研究专家,从事英国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超过20年,这样的身份,能够让她直接接触到患者,并取得一手采访资料,她持续采访上百名患者,研究濒死体验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对人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的濒死体验。她开创了濒死体验这个领域长期的前瞻性研究。

死亡一直是一个被避讳的话题,好像人类不会死一样。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也不过是对死亡加了个缓期。正确认识并理解死亡,有助于更好的活在今天。而濒死体验是认识死亡的一个途径,人终究是要死的。

对于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来说,这种经历有好有坏,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它有时会让你充满力量,有时又会拉你下水,有时会觉得很奇妙,有时也会让人走向毁灭。从佩妮的研究中看,痛苦的体验是少数,多数的濒死体验是幸福安宁祥和的。这种愉悦的体验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经历者本身活过来之后会无惧死亡,更懂得宽容、有爱心和同情心,更感恩生活,有一种强大的治愈能力或被治愈。家属了解了濒死体验,会知道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也就很安心了。更能接受死者的离开,减轻伤痛,毕竟死者不是消失或去了一个恐怖的世界。医护人员能更好的引导患者,舒缓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放松的心态总是更有利于促进治疗。其他人的了解则会让自己更宽容,理解他人,在本身不体验濒临死亡之境却得此积极影响,个人身心更健康幸福。

虽然对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很羡慕,甚至自己也想有一次这种奇妙的体验。但作者的呼吁:要是每个人都来一次濒死体验,地球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点没法苟同。那岂不意味着大部分人要经历生死存亡一瞬间。这样的代价来换美好的人间还是算了吧。

固然濒死体验的多数反馈是平和幸福美好的,不过是叫生者要更珍惜活在当下的每一天,以求临终时的圆满充实和了无遗憾吧。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好好活在当下,毕竟会死很久。

读书人:紫烟雨,不定期更新书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