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不太好,也许是身体在保护你

 中山春天奏鸣曲 2023-10-11 发布于广东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醒每一个人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和心理健康。

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亲人出现了情绪问题,严重的话,会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条件远远超出过去的现代社会,为什么反而会出现更多精神问题。 

简单来说,目前的人类还远未进化到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环境。负面情绪在某些时候具有保护作用,起到预警的效果,可以保护人类的基因得以繁衍。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疑病症等,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也是你的身体在拉响警报。 

《给坏情绪一个好理由》 就是专门讲解一些心理问题如何用演化的方式来理解。这本书的作者伦道夫·尼斯是演化医学领域的创始人,他用数十年的精神病学的经验,为我们理解精神疾病开阔了新思路。

图片

给坏情绪一个好理由

点击进入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通常不可能再过上正常的生活。大多数居住环境安全、从未亲历战争的人,甚至想象不到目睹朋友被炸成碎片有多恐怖。有些患者的经历,光听完就会受到很大冲击。

这种与死神的亲密接触,会给很多人造成永久性的改变。受创经历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的梦魇中,或闪现在脑海里。有些人时时刻刻都会被恐惧感淹没。一点点关联事物——遥远的一架直升机、用力关门、被陌生人靠近——都会引发逼真的强烈恐惧。为躲避触景生情带来的恐惧,有些人选择住在地下室、搬到农村地区或者避免外出。还有人会变麻木,仿佛所有情绪都消失了,除了突然爆愤或恐慌。

研究人员试图识别出让某些人更脆弱的个体差异。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内奥米·布雷斯劳(Naomi Breslau)及其合作者以底特律一家健康维护组织的1,007名成员做为研究受试者。结果显示,其中39%的人经历过创伤事件,24%的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那些受创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早期与父母分离、有家族焦虑史或预先存在焦虑或抑郁。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做出令人瞩目的举动:三年后,再次以同一批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三年期间,有19%的人经历过一次新的创伤事件,其中11%的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往的创伤经历最能有效预测是否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创伤事件更有可能发生在曾受沉重打击的人身上。有神经质和外向型的人更易受打击,因此,最易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人,也最有可能遭受创伤。

布雷斯劳及其同事还回顾了除此之外的大量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谁最容易在受创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结果表明,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社会支持,其次是在童年时遭受忽视或创伤。

创伤后难以磨灭的变化是自有妙用,抑或只是系统出故障了?我并不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体而言是有益的适应变化。但要是按照烟雾探测器原则,远谈不上是危及生命的情境如何在正常情况下触发极端的防御反应,就不言而喻了。经历过命悬一线后,唤醒水平普遍提高虽然代价很大,但或许真划得来。一触即发的惊吓反应有时能派上用场,即便信号表示攸关性命的机率只有千分之一,极度恐惧有时也大有益处。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心知肚明,自己现在没有身处战场,但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却会像是亲临战场。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克里斯·康托(Chris Cantor)也著书论述了,这种异乎寻常的超敏反应究竟只是一种异常现象,还是一种为极端误报付出惨痛代价的有益适应。不过,这很难得出确切结论。

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与你所了解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差无几,此外还会出现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与特定事件或危险并非紧密相关,而是包括多种担忧和焦虑的身体症状。“忧虑”听起来并不严重,但与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人深入交流后,便会有所改观。我会通过“忧虑在你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多大比例”这一问题来评估其严重程度。很多患者的答案都是“超过百分之九十,我有操不完的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典型患者会担心金钱、风暴、健康、儿童以及就业和婚姻保障。他们会把多数人不加理会的事情,看作燃眉之急。“我才62岁,如果公司倒闭、没了保险,那我在获准拿到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前生病的话,该怎么办?”“如果我女儿在后院玩的时候,刚好有只鹿跨过篱笆闯进来,被它身上携带的壁虱咬了,得了莱姆病(Lyme disease),而我又没注意到她起红疹,那该怎么办?”他们会脑洞大开想出一连串“如果”式潜在灾难,还会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尤其是肌肉紧张、疲劳、颤抖、出汗和肠道不适。这些症状本身就很值得担忧。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危险监测系统有可能随时开启。他们常会胡思乱想,例如本应为女儿参加毕业舞会感到高兴和骄傲,却变成担心她会发生事故或被搞大肚子;另一半到家晚了不过几分钟,他们要么担心出事故,要么怀疑是心脏病发作,反正就是不能放松。

最近一项饶有趣味的发现是,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的遗传倾向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形成这一现象的特定等位基因尚未发现,但广泛性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这两种病症的风险都会增加。这两种障碍都反映了处于逆境的谨慎状态。由于系统演化会提高对不利情况的反应速度,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这两种障碍都有可能出现恶化。

还有很多精神问题也可视作过度防护反应。比如,饮食失调源于对肥胖的绝望恐惧、病态嫉妒源于对伴侣离开或不忠的恐惧、妄想症源于担心被其他人密谋陷害。为防护消耗适当精力不失为明智之举,虽然要考虑到烟雾探测器原理,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属于过度防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