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扬州钞关

 闻理书屋 2019-12-09

二十四、扬州钞关

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南北贯通,商贾络绎。

1429年,在运河线上开始设置钞关,到万历年间,还保留了最重要的7所钞关,从北向南依次是:崇文门(北京)、河西务(天津)、临清(山东)、淮安、扬州、浒墅关(苏州)、北新关(杭州)

钞关是京杭运河上的税收关署,负责向过往船只、商品的征收关税。名为钞关,是因为它与当时流通的大明宝钞密切相关。

扬州钞关是大关口之一,位于挹江门附近,古运河与小秦淮河交叉口处(今南通西路南侧的古运河北岸)。在运河上曾架设有浮桥,以便商旅纳税,附近逐渐形成繁华的钞关码头。每到漕运盛时,“帆樯如林,百货山积”,过往船只往往在等待过关验收同时进行商品贸易,进一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流通。同时等待过关的商人往往在钞关附近的官店、私店内居住,带动了钞关附近商业和服务设施的发展。

扬州钞关建起一百多年后,扬州城向东发展,修筑了新城,城池一直延伸到东面的古运河边,原来的护城河小秦淮就成了市河。城池扩大了,自然就要新建城门,于是就在小秦淮东岸的今埂子街南、钞关附近造了座城门,叫做挹江门。钞关也就到了城门口,不过人们已经习惯把这里还是叫做钞关。

  清朝初期,在扬州,清政府设立了两淮巡盐御史、两淮盐运史,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管理和最大的集运中心。

为了加强对盐业的控制,清政府在各个水路口设置大堤,加大巡查力度,在江都县东边的三江营、瓜州、仪征十二圩、青山镇等地都驻守部队,监控着过往的运盐船只。扬州钞关成为过往船只的必经之路。

随着人口的增加,物流的畅达和商业的繁荣,康乾时扬州钞关一带成了扬州最热闹的地方。埂子街上店肆林立,秦楼楚馆,茶寮酒肆遍布,从明代开始就很出名的戴春林香粉店以及伍少西毡帽铺就坐落在埂子街上。临街之西数十步就是小秦淮河,画舫荡漾,笙歌沸天,倚红偎翠,纸醉金迷,直至夜深未见停息。难怪康熙年间,扬州被称为红豆词人的吴绮有词曰:“扬州夜,花月拥邗关。锦瑟两行倾玉碗,红楼千影照珠鬟,春漏不曾寒。”词中的“邗关”就是指的钞关。钞关成为当时扬州繁华绮丽之处。

挹江门旁边的钞关,临河建的长廊好像一条卧着的长龙。扬州百姓又将钞关称为龙头关,其实只是两个“关”在一个地方而已。钞关是税收部门,龙头关是水利设施。既可以调节水位,又起到防御的功能。

扬州钞关从道光以后因漕船停运,黄河北徙,运河降为区域性河道之后便开始衰败,钞关税收受到很大影响,再经过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更一落千丈。到1901年,运河漕运完全停止,运河钞关署治逐渐废止。

但因为钞关是人们进出挹江城门的必经之路,所以直到民国初年,由此进出扬州的人们依然不少。

但到了1922年,商办镇扬汽车公司开业,原拟从挹江门处筑路至瓜洲,后经英国工程师来因重新勘察路线,为节省筑路费用,扬州公路起点设在钞关门之东、徐凝门之西,今渡江桥南侧。由(镇扬)公司垫款新开辟了一座城门,叫福运门,就是在现在的渡江桥北堍,以方便人们出行。从此,人们不再从挹江门进出古城,钞关至此更加冷落。

1951年扬州城墙全被拆除,1984年修水渠时,将旧屋拆除净尽,扬州钞关成为残存于人们记忆中的地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