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材论

 阅知堂501 2019-12-09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蒙蔽)焉。 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停止)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弊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吾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 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shāi)諰(shāi)然(害怕、恐惧的样子)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具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焉,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gāo)、夔(kuí)、稷(jì)、契(qì)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 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劣马与千里马)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tí)啮(niè),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pèi)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

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遥远)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yǎo)褭(niǎo)与驽(nú)骀(tái)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xiū)簳(gǎn)(一种细竹子。可制为箭杆。), 簇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qiū)鹗(è)(动物名。鸱鸮目。)之劲(jìn)翮(hé)(坚劲的鸟羽),加强弩之上而彍(guō)(拉开弓弦)之千步之外,虽有犀(xī)兕(sì)(古代一种似牛的野兽)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dí)武(wǔ)(炫耀武力)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拿利箭来做敲击工具),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棍棒)。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zhū)量(liàng)(比喻极细微)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zhuó)荦(luò)(卓越,突出)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盖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王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 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mó)(谋略、计划)谋谏(jiàn)诤(zhèng)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