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仓老鼠大如斗】家有学生,写作文需要背诵的诗

 江山携手 2019-12-09

官仓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据说,人类过年的时候,也是鼠辈过年的日子。初听这话很诧异,鼠辈哪有什么年的概念。后来就明白了。鸡呀鸭呀,猪呀羊呀,人类过年都是它们大难临头的日子,但鼠辈不然,恰恰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有得吃。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三十年前,大别山里的槎水中学,老师宿舍和办公室是合二为一的,面积倒不小,差不多十七八个平方,也是砖瓦房,但墙是没有烧制的土砖砌的,用不了三年五载,到处都是洞。天花板是竹篾编的,人上不去,这里便成了鼠辈的天堂。白天倒也算安静,除了偶尔内讧,撕咬中一阵吱吱尖叫之外,基本上平安无事。晚上熄灯之后,鼠辈就嚣张起来了,跳舞、游行、过家家、打架斗殴、生儿育女……什么不做?有时候成群结队,从房间这一边窜到另一边,那种急促的小碎步,如同缩小版的万马奔腾,震得天花板一颤一颤的。好在我们那时候年轻,睡觉踏实,不大受到干扰。实在忍不住,开了灯,大吼一声,再用棍子顶一下天花板,上面一哄而散,安静片刻——很快,它们又召集了,该干嘛干嘛。

鼠辈固然做恶,似乎又不见太大的危害。何况山里寂寞,它们是我们最多的伙伴,于是有些人便把这些赶不走的鼠辈昵称为“鼠小弟”。与我同一年,也同样是从安徽师大毕业分配来的唐北海老师,为鼠小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太形象,竟然一见几十年不忘:

记梦

(当代)唐北海

万马奔腾战大荒,三军杀气夺天罡。

醒来不觉成独笑,耗子穿墙鼠跳梁。


人类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老虎,却费尽心机也消灭不了老鼠。中国最多的动物,我敢打包票是老鼠。我一直认为,老鼠之所以在人类的剿杀中生生不息,是因为它们太聪明了,聪明得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记得初中时候,英语老师李江海、数学老师韩天根,连续几个晚上,点着煤油灯不睡觉,嘀嘀咕咕,商量什么事情——我是随其中一位老师住的,已经忘记是哪位了。因为我英语不好时,跟英语老师住;数学不好时,跟数学老师住。他们与我哥哥是同龄人,我也把他们当哥哥。我很好奇,问他们,总是笑而不答,终于有一天晚上,我有些懵懵懂懂:你们要抓老鼠?他们无奈地相视一笑,算了算了,不做了不做了,被你说破了——原来他们是在改进一种自制的捕鼠装置。老家传说,鼠辈很聪明,能听懂人话,一旦它知道了,怎么样的装置都不会让它上当了。这事差不多快要过去四十年。可惜两位恩师都英年早逝,三十多岁就都走了。吃苦,劳累,疾病,没有好的治疗,不尽天年,这是无数山区人的宿命。


鼠辈聪明是无疑的。比如说,它的镇静,它的反应速度,超过所有动物。明明看到,突然不见了,四处找,发现就在手边的鞋盒子里面,与几本书和杂物为伍,一动不动,知道你在找它,它根本不动声色。你以为它死了,去动它,它冷不丁爬起来飞跑,瞬间无影无踪。

鼠辈的尾巴很长,很有喜感,所以常常有人拿鼠辈的尾巴做文章。当年生产队鼓励捕鼠,就是按照上交尾巴数来论功行赏。一些恶作剧的人,抓到鼠辈后,在尾巴上浇上煤油甚至汽油,然后点着,鼠辈忍痛乱窜,闯的祸也不少,把房子烧掉的也有。我曾做过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也是对鼠辈。有一次,在老家楼上的木箱子里发现了一个鼠窝,一群红彤彤的乳鼠,毛还没有长,眼睛没有睁开。我是活生生把它们剪了喂鸭子,难得吃上荤腥的鸭子大快朵颐——平生第一次养鸭子,太喜欢它们了。现在想一想,简直不敢想象出自我这样良善之辈的手。


文章写完了,再念今天这首诗,一改“宝宝念诗”(baobaonianshi)边扯便念的文风。今天这首诗很著名,是批判官家仓库里的老鼠,家有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建议把这首诗背熟,写作文很有用,反腐是现在考试作文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官仓老鼠大如斗”,体型肥硕,大腹便便;“见人开仓亦不走”,长期纵容,以致胆大,不怕人。“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戍守边疆的将士(“健儿”)都没有粮食,百姓也没有吃的,怎么粮食还天天被你吃了呢。有评论者说,这是讽刺贪官污吏的胆大、贪婪,没人监管。我一般是反对用影射的方法解析诗歌的,但这首诗做这种解释,我很相信。早在《诗经》里面,就用硕鼠来比喻不顾人民死活、只顾贪婪享受的贪官污吏了。

硕鼠生生不息,正如贪官不绝如缕。让人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抓到的,总比逍遥法外的要少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