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说“宫廷紫砂”与“文人紫砂”

 书页无卷 2019-12-09

通过历史遗留紫砂传器对比,紫砂壶风格到了清代开始分歧出另外一条道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充分了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好好体验了一番对器物风格审美的占有欲。到了乾隆时期,更将宫廷风格演绎到了淋漓尽致。

最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黑漆。漆雕、描金、堆塑等装饰,贯穿三个时期,其中雍正时期也有许多光素器。

与其说是乾隆与雍正之间的审美区别,不如说是“宫廷紫砂”与“文人紫砂”的审美区别。

一个是人间富贵花,一个是清雅山水画。

一个是错彩镂金,一个是芙蓉出水。

是中国美学史上两种对立的审美观。

先来一段父子对话:

宫廷紫砂与文人紫砂的对话:

“宫廷紫砂”器最早出现在明代,多以紫砂胎上施釉或胎上饰剔红工艺为主要呈现形态,几乎没有纯紫砂器物传世。

到了清代,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紫砂的材质之美,自此素胎素面的宫廷紫砂器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清代《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屡次提及宜兴紫砂窑制品。

如“雍正四年十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宜兴壶大小六把。奉旨,此壶款式甚好,照此款打造银壶几把,珐琅壶几把。其柿形壶的把子做圆些,嘴子放长。钦此”。“雍正七年闰七月三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素宜兴壶一件,奉旨此壶把子大些,嘴子亦小,着木样改准,交年希尧造烧钦此。”

文章:网络

排版:一壶

拍摄:张琴

美工:张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