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金银,金银错,青铜器如何“错”得璀璨?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2-09

世界上有一种鲜妍的“撞色”

叫做五彩斑斓的青铜

世界上有一种珍贵的“本色”

叫做青铜吉金

世界上有一种璀璨的“错”

叫做青铜器错金银效果

先简单说——

错金银,也称金银错,是一种我国古代金属细工的装饰技法,这种工艺效果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就是在青铜器表面,利用不同金属的色泽对比,创造出色彩鲜明、具有光泽的金属图案。

具体来说——

何为“错”?

不管是错金银还是金银错,“金银”二字不难理解,容易让人迷惑的是此处的“错”。学术界对于错金银的“错”字,理解不止一种。

01

“厝石”之意

有关错金银工艺中“错”字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鹤鸣篇》:“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孔传:“治玉石曰错。”清代段玉裁在注释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时认为,错古作厝,错亦当厝,“错”当“厝”时,即磨石的意思。

02

“磨错”之意

清代胡承珙在《毛诗后笺》记:“错本摩错之意。”《广雅·释诂》也有记载:“错,摩也。”所以“错”作动词之用时,有打磨、磨错之意。

03

“涂金”之意

“错”在古代本义就有用金涂饰之意,《通俗文》有载“金银要饰谓之错镂”,《淮南子·说山》有曰“鼎错日用而不足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 “错”字进行解释:“错,金涂也,从金昔声。”认为错金工艺就是将金泥涂在青铜器上的工艺。

如何“错”?

一般来说,错金银工艺分为镶嵌法和涂画法。

镶嵌法也被称为镂金装饰法,分为铸器、錾槽、镶嵌、磨错四个步骤,就是先在母范上按图案纹饰进行预刻,其次将所需要的图案、铭文在青铜器上錾刻出凹槽,然后嵌入金银片,再通过捶打使其紧密贴合,最后使用错石进行抛光。

战国 错金鄂君启铜节

汉代以后,涂画法成为错金银工艺的主要装饰手法。涂画法分为制造“金汞剂”、金涂、金烤三个步骤:首先将水银和黄金以7比1比例混合,形成“泥金”,也就制成了涂画法所需的“金汞剂”原料;接来下就是绘制,将上一步制成的“金汞剂”原料在青铜器上绘出相应的图案,或者涂抹在预刻的凹槽内;最后用无烟炭火进行烘烤,待汞蒸发,黄金图案便牢牢固定在了青铜器表面。

汉 错金铜鐏

“错”之璀璨

错金银工艺以其复杂、华美的技法与效果,使得青铜器色彩更加绚丽,纹饰更加丰富,受到当时王室贵族的青睐。战国中期至西汉是错金银工艺最为发达的阶段, 在兵器、礼器、车马器、日常生活用器等各种青铜器物上,错金银装饰颇为常见。

战国 错金青铜舟

战国 错金嵌玉铁带钩

战国 错金银龙凤纹车饰

在错金银工艺装饰下的青铜器物,“错”出流畅活泼的线条、繁褥精美的纹饰,生动鲜明的图案、灿烂夺目的色彩……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在青铜器发展演进中形成了又一高峰,涌现出众多的精品文物佳作,为青铜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的光辉。


千百年后的今天,掩埋于历史尘烟之下的青铜器历经锈蚀氧化,大多早已失去最初的吉金本色,这时候,那些在错金工艺装点下的青铜器图案或铭文,显得愈发耀眼,“错”得动人璀璨。

图片源自@动脉影微博、国家博物馆官网、网络

编辑|毛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