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的2019年过的好吗? 我在群里问完这句话的半小时内,就收到了四面八方“难友”们的抱怨和吐槽。 住在上海的女孩A说,虽然合同上明确写着一年之内不调房租,可房东还是以“吃不起肉了”为借口,强行涨了一波儿价。 她赌气想要换房,看了一圈儿才发现这间三十多平,老旧掉墙皮都剥落的小屋,是她在这偌大城市唯一负担的起的住所。 在某私企工作的社畜男B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996,倒不是真的有多忙,不过是效益不好的时候,每个公司的HR都可能变身007,以各种你压根想不到的借口赶人。 “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加班不过就是做个姿态,但没人敢不做。”他说。 34岁的女高管C一直是众人歆羡的对象,而就在这一年,她第一次深刻的感觉到了中年危机。 她所在的互联网公司因为业务优化砍掉了几个事业部,三月份离职之后,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34岁已婚未育的女人,在职场上的位置实在尴尬,但要让她降薪降职,她也不甘。 “要不趁着休息生个小孩吧,可时代变化的这么快,生完小孩我又能干嘛呢?难道做全职主妇吗?” 这个问题,让她常常深夜难眠。 2 还在念研究生的男孩D正在为论文发愁,30%的查重率一下降到了8%,让他论文中提及的大部分实验都得推翻重来。 他今年的日常是一边骂翟天临一边肝论文,发际线已经整整后移了三毫米,并呈现出将继续撤退的趋势。 有人在股市和P2P里亏的血本无归,求告无门只好自嘲“前几年凭运气赚的钱,今年都靠运气赔光了。” 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胖,越来越秃。大家的2019年,看上去都不那么好过。 正是因为如此,唯一回应“我觉得不差”的Y兄立刻成为众矢之的。 他开一家新媒体公司,手上有十几个公众号矩阵,就在18年,他连公号带公司打包卖给了另一家公司,腰包里揣着一笔钱,离开了他打拼了整整六年的新媒体市场。 像是未卜先知一样的避开了短视频的截流,频繁的404,以及骤降的广告费与阅读量。而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人脉和资源,摇身一变成电商,又捞满满一拨儿金。 他说,“口红效应听说过吗?日子越是不好过的时候,人的消费欲望就越强。” 可谁能知道2019年会这样不好过呢?有人问。 隔了一会儿,他在群里回了句: 不是今年不好过,是每一年都不好过。哪一天不要跟生活贴身肉搏? 3 我在《从优秀到卓越:企业成功之道》上读到过一个小故事,有关美国的海军上将吉姆·斯托克代尔。 吉姆·斯托克代尔是越战战俘营关押的美方最高军事指挥官。从1965年到1973年,他经历过20多次的严刑拷打,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获释,也见不到任何的朋友和家人。 那是一丝光亮也看不到的八年,跟斯托克代尔一同被关押的战友,大多数都死在了战俘营。 可斯托克代尔却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增大战俘获释的机会。他甚至会在有采访之前,用铁条鞭打自己,用刀片割伤自己,不让越南方面将自己作为'受优待战俘'的典型,来掩盖他受虐待的真相。 他被释放之后接受科林斯采访,当被问到“你是如何做到的”,斯托克代尔回答: '我从不对故事的结局失去信心,我从不怀疑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 科林斯又问:是哪些人没能出来呢? 斯托克代尔给出了一段很有趣的回答,这段回答,后来甚至成为了商界有名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没能走出来的,是那些乐观主义者。 他们会说:圣诞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圣诞节会到来,然后过了。他们又说:复活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复活节也到来了,也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在一次又一次怀抱巨大希望,又狠狠失望的落差里,他们抑郁而终。 他说,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酷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4 我想,斯托克代尔大概是那种从不相信“12月请对我好一点”的人吧。 因为知道生活对谁都无情,世事对谁都残酷,才能保持冷静与决断,才会把用来期翼侥幸的时间,用于计划和防御。 但也正是看上去最悲观的人,才最坚强。 我记得18年年底的时候,网上有这样的一句话: 2019年或许不是这十年最坏的一年,但一定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我一度非常反感这句话中传递的悲观与焦虑,但在2019年的年底,我终于也学会了与它和平共处。 我们对2019的抱怨,其实更像是一种“求照顾未遂”的撒娇,早已把“一年好过一年”当成一种顺利成章,以至于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个事实---- 明天不会好一点,2020年也不会好一点,好日子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 所以才要争取,才要努力,才要很用心给生活加一点糖。 生活不会照顾你,但你自己可以。 做好手头事,珍惜眼前人。 认真锻炼,好好睡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