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酬朱庆馀 》 【唐 】 张籍

 昵称091203 2019-12-09

2019120902

                                        

  


                酬朱庆馀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版本一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版本二



张籍的诗、词、文言文全集_古诗文网

张籍的诗词全集、诗集(425首全)_诗词名句网

张籍的诗词全集_诗集、词集(459首全)_古诗文网

张籍诗全集

张籍的诗全集- 张籍的作品- 接龙大全

酬朱庆馀_360百科

蒙曼解读张籍酬朱庆馀



【译文】

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诗中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庆馀,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优秀作品,表现了对朱庆馀的欣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巧妙而含蓄的表明自己的意见。



 【注释】  

          酬(chóu):酬答。

   朱庆馀:诗人朋友,宝历进士,秘书省校书郎。

   越女:越国美女,西施。

    出镜心:出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

    更:又。

   沉吟:犹豫不决。

   齐纨(wán):齐地出产的细绢。

   菱歌:采菱所唱的歌。

    敌:通“抵”,比得上。


       越女新妆出镜心:指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指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
  更沉吟:指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齐纨未足人间贵”。
  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常精美,自古有名(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
  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


 



 【作者简介】

张籍简介_古诗文网

张籍_360百科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百科详情>>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汉族,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

        张籍的诗词全集: 《杂曲歌辞·春江曲》 《无题》 《忆远》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 《惜花》 《赠阎少保》 《送韩侍御归山》 《喜王起侍郎放牒


     

创作背景】 

          宝历年间(825—827)朱庆馀在秋风萧瑟、科举考试前夕,背着行囊,来到长安,作了《近试上张水部》,写给当时任职水部郎中的诗人,诗人收到这首婉约隐喻诗之后,莞尔一笑,当下就提笔写了这首诗,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折叠

酬朱庆馀-张籍_诗酒趁年华在线听_生活类小说_有声小说-喜马拉雅FM



【赏析】

读《近试上张水部》和《酬朱庆馀》,品张籍朱庆馀之间的含蓄境界- ...

      “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齐纨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这里意指真才实学。一益高雅的《采菱曲》比万金都有价值。同时也是告诉朱庆余你的文章很有价值,我很欣赏,金榜题名没有问题。结合后两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余的德行文章.告诉朱庆馀:在我眼里你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我很欣赏你。

该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当人们透过它的字面意思而体味到它的内在含义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结构上,全诗四句,浑然一体,结构谨严。前两句针对朱庆馀的原诗,首先肯定了朱庆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虽自负才华但仍信心不足;三四两句紧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另一方面对朱庆馀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

文学作品 张籍 诗词


【赏析】

张籍酬朱庆馀》-《作文》2019年06期-中国知网

         由于朱庆馀的赠诗《近试上张水部》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籍的答诗也是如此。

        诗的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好,但还不够自信。“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第二句“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齐纨未足人间贵”,“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常精美,自古有名。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采菱》古曲,是高雅的曲子。《襄阳耆旧传》:“宋玉对楚王曰:'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和而知之者数百人。’”《淮南子》:“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延露》、《阳局》,非歌拙也,听各异也。”而乐府古题有《采菱曲》,以此为题创作者甚多。在这里,作者用“菱歌”比朱庆馀的文章。这句紧承前句,说朱庆馀的文章写得好,很有价值,作者本人非常赏识,榜上有名是没有问题的。两句结合起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馀的德行文章,说明朱庆馀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自然,作者喜欢奖掖后进、爱惜人才的品质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在艺术上,这首诗也很有特色。通篇用比拟的手法,把自己的意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饶有机趣。朱庆馀的原诗就很巧妙,他向官水部郎中的张籍探问对自己文章的看法,自然不好明说,明白说出不仅不恰当,也不能够显出自己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把自己比做一个精心打扮、准备去拜见公婆的新妇,巧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再一次显示自己的才华。张籍用同样的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首先是对朱庆馀的品德文章作了肯定,然后回答了他的疑问。

       该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当人们透过它的字面意思而体味到它的内在含义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微笑。当然,这两首诗如果单单看作是闺情诗,也是很成功的。结构上,全诗四句,浑然一体,结构谨严。前两句针对朱庆馀的原诗,首先肯定了朱庆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虽自负才华但仍信心不足;三四两句紧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庆徐的疑问,另一方面对朱庆徐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全诗前后连贯、脉络清晰,也饶有兴味、耐人咀嚼。



【赏析】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wWw.SlKJ.org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名家点评】

清朝学者黄叔灿《唐诗笺注》:“落句言其诗可贵譬如一曲菱歌,岂止以齐纨作缠头乎。”


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都运用了“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


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诗词阅读答案《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诗词阅读答案《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文章诗词阅读答案《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出自http://www./article/wk-78500001153822.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简述两位诗人作诗时的心情。

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考前所持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张诗表现了对朱的欣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从诗题看,“近试”是临近考试之意;“张水部”是称张籍的官职:“酬” 为答谢。

B.“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指新娘早晨拜见公婆。

C.“一曲菱歌敌万金”是喻指朱庆馀一定会金榜题名

D.两首诗就近设喻、言此意彼;形象含蓄、耐人寻味诗词阅读答案《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


古诗词鉴赏

 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共同采用了哪种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

都运用了“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