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经常听到,也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对人们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抑郁症?今天我们连线自治区宁安医院副院长徐学兵给大家来分享抑郁症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指在持续至少两周的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或兴趣减退/丧失为主要表现的,并且造成患者社交、职业功能损害或精神痛苦的一组症状群。患者除了有上述症状外,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或激越,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所有精神疾病负担中的比重最大,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此外,抑郁障碍患者的高自杀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核心症状: ①心境低落;②兴趣和愉快感丧失;③导致劳累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附加症状:①注意力降低;②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 (一)轻度抑郁 具有至少2条核心症状和至少2条附加症状,且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轻度影响。 (二)中度抑郁 具有至少2条核心症状和至少3条(最好4条)附加症状,且患者的工作社交或生活存在相当。 (三)重度抑郁 3条核心症状都存在和具备至少4条附加症状且患者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功能严重受损。 (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符合中重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存在妄想幻觉或抑郁性木僵等症状。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贫穷或灾难迫在眉睫的观念,患者自认为对灾难降临负有责任;幻觉多为听幻觉和嗅幻觉,听幻觉常为诋毁或指责性的声音,嗅幻觉多为污物腐肉的气味。 诊断抑郁发作时,一般要求病程持续至少2周,并且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会功能的受损。 三、得了抑郁症如何治疗 (一)药物治疗: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病程治疗 一半以上的抑郁障碍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会发生复发。为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预后,降低复燃和复发,现提倡全病程治疗。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1.急性期治疗(8-12周) 以控制症状为主,尽量达到临床痊愈,同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期治疗效果在抑郁障碍预后和结局中起关键作用,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提高长期预后和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2.巩固期治疗(4-9个月) 以防止病情复燃为主。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定,易复燃,应保持与急性期治疗一致的治疗方案,维持原药物种类剂量和服用方法。 3.维持期治疗 持续规范的维持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症的复燃/复发率。目前对维持治疗的时间尚缺乏有效的研究,一般认为至少2-3年,对于多次反复发作或是残留症状明显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后,若患者病情稳定且无其他诱发因素可缓慢减药直至停止,一且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治疗。 个体化合理用药 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既往治疗史等因素,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等角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及剂量。如患者伴有睡眠问题则优先考虑可同时改善睡眠的抗抑郁药,对于老年患者则应避免选择不良反应多的药物。 量化评估 在治疗前、治疗中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不同时期、评估的侧重点不同。治疗前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躯体情况、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家庭支持等,在治疗中应重点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及对药物的反应等。 联合用药 抗抑郁治疗一般不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常用于难治性患者,选择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但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联合锂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治疗,如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障碍,可考虑采用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合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建立治疗联盟 由于目前尚缺乏对抑郁障碍的客观诊断指标,临床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完整真实的病史和全面有效的精神检查,而彼此信任、支持性的医患联盟关系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同时应与患者家属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调动患者的人脉支持系统,形成广泛的治疗联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婚姻家庭治疗。 (三)物理治疗: 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 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