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 GIF 0.0M 问大家一个鸡汤式问题:“我们怎么才能过好这一生?” 都不说生老病死这么大的苦了,就说今天出门,钱包被偷了,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信用卡还有5000现金,你说苦不苦?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忽然打电话来说她移情别恋爱上了别人,要跟你拜拜,苦不苦?就连手机没电,你可能都会仰天长叹一声,哎,怎么又没电了,苦啊! 说到人生的谜题,也许古老的哲学家们会齐刷刷掀开棺材板,齐声告诉你:“读哲学吧!”没错,我们今天的主题,正是哲学。一提到哲学,肯定有人要摇脑袋,不行不行,我跟哲学最亲密的关系还停留在高中政治课本上,什么世界观方法论,什么唯物主义辩证法,想想都头大,闹不明白,更别提哲学大家们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了,那简直跟天书一样高不可攀。 《哲学的慰藉》一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先生相信,哲学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为此,哲学不应只是少数人躲在象牙塔中做出来的学问,而是要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心灵的困境。 1.总是开心不起来?伊壁鸠鲁这有一份人生快乐清单 失欢于众,听着就苦,我只想快快乐乐过一生不行吗?行,我们就来说一说哲学家里的一个异类,在别的哲学家都厌恶享乐、生活艰苦清贫的时候,他却高喊着:快乐是一切善的来源!这个哲学家当中的另类份子,就是伊壁鸠鲁。 相比苏格拉底的失欢于众,伊壁鸠鲁可以说是从者甚多了,他尤其是讨有钱人的欢心。毕竟伊壁鸠鲁把“口腹之乐”“悦耳之娱”以及“窈窕倩影”等等这些全都归结成为了善的来源。 伊壁鸠鲁的学说很快就在地中海地区传播开来,在有钱人的资助下,四海八荒纷纷建立起快乐学派,专门研究“怎样才能更快乐”。 对此,有人可能会说,快乐还不简单吗?有钱就行了呗!想买什么买什么,买个十几万的包不眨眼,上五星级酒店吃一顿好几万,这才最快乐。按照这样的思路,在提到这位主张“快乐主义”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时,人们往往就会误认为他是个拜金的家伙。但实际上,他的生活相当俭朴,一顿饭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就满足了。伊壁鸠鲁虽然深受有钱人的追捧,但是他的快乐主义哲学,说到底其实与钱无关,与肉体的纵欲和享乐无关。 快乐到底与什么有关呢?为了避免人们在追求快乐的路上误入歧途,伊壁鸠鲁开出了一张“快乐清单”,根据需求的自然性和必要性的不同,把人的需求划分成三类。 让我们倒着说。首先是第三类,诸如名望权势,这些东西呢既带不来快乐,又累,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需求。而第二类,是自然但不必要的需求,比如买个大房子,雇个保姆,闲来无事开个大Party宴请下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嗨一嗨,开心不?肯定开心,伊壁鸠鲁不否认吃喝玩乐能带来快乐,只不过这样的快乐是短暂而有限的,嗨一下就过去了。 点击播放 GIF 0.6M 真正恒久的快乐,是第一类,也就是自然而必要的需求。说简单点,就是满足不了这些需求,你肯定快乐不了。 不过这第一类需求里又有层次的区别,比如面包和蔬菜,房屋和衣服,就是快乐的“标配”,是低层次的需求,快乐的基础。吃了上顿没下顿,露宿街头,还谈哪门子快乐?起码,温饱要得到保障吧。但别误会,以为把吃的喝的升个级,住大房子吃大餐就是快乐的“高配”。在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里高居前三、能真正带来高层次快乐的,是朋友、自由和思想。 首先是朋友,而且必须是不以世俗标准来衡量你的真朋友。在他们面前,你可以没钱,可以邋遢,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安心做最真实的自己。哪怕有一天你破产,进局子,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拍拍屁股翻脸不认人。 第二是自由,很眼熟的一个词儿,现代人天天都在高呼着要自由。可你得知道,自由和金钱往往是有点犯冲的。想要钱,就得上班吧?上班,可能就得忍受那令人讨厌的上级的指令吧?于是,伊壁鸠鲁干脆辞了职,买了个园子种菜去了。 最后一条,思想。没错,或许你可以抗议,说实现不了财富自由还谈什么自由?但哪怕有一天你富可敌国,思想的荒芜还是会让你觉得:啊,好空虚,好焦虑,好困惑。怎么办呢?或许,想要获取内心真正的安宁,还真得跟伊壁鸠鲁学学,在菜园子里和朋友一道读读书、聊聊天,一起探讨关于生命的哲理,因为清醒的思索可以让人内心宁静,免受尘世的烦扰。 借用伊壁鸠鲁的话来说,就是“富甲天下解决不了灵魂的不安,快乐的真谛在于拥有相知的伙伴”。 2.蒙田大师告诉你,人一生要自由自在做真我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学和塞内加的灾祸学的双重影响下,在十六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一位叫做蒙田的哲学家,此人专治不自信,主张人生不仅要快乐和泰然,还要自我欣赏,爱我真面目。如果说,伊壁鸠鲁要我们知足常乐过一生,塞内加要我们不悲不怨过一生,那么蒙田则是要我们自由自在做真我。 真我是指什么?照蒙田看来,真我指的是直白的肉体,是吃喝拉撒睡,是人无完人,是人性的全部复杂性。现在,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肉体说起。 只要稍微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诶,很奇怪,为什么人人都要上卫生间,但无论是从古至今的名人画像,还是相亲网站上的征婚照片,都不是卫生间里蹲马桶的画面呢? 蒙田表示不服。于是,他写了一本惊世骇俗的书,叫《随笔集》,“高清无码”地写自己的思想和肉体,在读者面前“一丝不挂”。别人写书都用“臀部”,他偏要写“屁股”,为什么屁股不能登大雅之堂?凭啥它要被排除在严肃的聊天之外?毕竟,比起文学艺术,屁股更是我们生而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再真实不过的自我。 硬要把一个大活人的肉体撕掉一部分,避而不谈,没道理。同样的,要压抑我们天性的一部分,把那些跟约定俗成不太一样的,和社会大众的观念有些出入的,通通一棒子打死,跳着脚嚷嚷:“怪,你这人真怪”,这就更没道理。 然而,正常与不正常的疆界到底是谁划定出来的?人生而不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大众普遍观念,都不足以担任“正常”的裁判官。蒙田建议我们读读历史、文学和旅行日记,有可能的话,就周游世界吧,世界之大,可以让我们的思想超越偏见,破除目光的局限性,在接纳他人的同时,更接纳“真我”。 全面而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是错过了早班车就想哭鼻子的软弱;或许是在人前摆足了“有礼貌”,但私下还是会忍不住骂几个脏字;或许是一本人人都捧上天的文学经典,结果你一读就睡着,内心独白是“这么无聊的书居然还有人买!” 人又不是石头,谁还没个想哭、想骂人、想说点“与众不同”的真心话的时候呢?关于“做真我”,蒙田给我们指出了两条明路,第一条跟伊壁鸠鲁的快乐学不谋而合:找朋友!找到能接纳你真面目的真朋友,在他面前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说 “大逆不道”的话,可以自由自在做真我。 至于第二条路,跟蒙田的教育理念有关。就说他写的《随笔集》吧,通俗直白,连个稍微含蓄文雅一点的词都不肯用。他不赞同当时的人们关于“好书”的普遍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读不懂的就是好书,要是浅显通俗,全大白话,那完蛋了,立马贴一张“烂俗”标签,好像深刻的思想必须要用艰深晦涩的语言来表达似的! 点击播放 GIF 2.3M 蒙田管这种“高深学问”叫做穿奇装异服来吸引人的小家子气,幼稚,无聊,装腔作势。为什么我们非要捧着一本哈欠连天的书夸好书呢?别装,别端着了,直接说“太无聊,我读不下去”不行吗! 连读一本书都要装,还谈什么自由自在做真我?读你喜欢读的书吧,做你喜欢做的事,有趣的思想来自你每一个平凡的日常。 3.叔本华说,别傻了,醒醒吧,众生皆苦无人不同 有“爱我真面目”的哲学家,就可能有“恨我生而为人”的哲学家,就悲观主义而言,叔本华可能是哲学家里最生无可恋的。他坚信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是魔鬼创造众生,魔鬼把众生带到世上来,就是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我们越苦,魔鬼越高兴。 叔本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不仅相信我命由天不由我,还进一步把宿命观发展成了“意志和表象”的哲学观,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人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皆是意志的表象,都要受到生命意志的支配。 那生命意志究竟是什么?别急,让我们先来听一则爱情故事。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春日午后,一个男人坐在从爱丁堡驶往伦敦的火车上,他渴望火车赶紧翻车,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拉着邻座姑娘的手逃跑。很荒唐是不是?在上这趟列车之前,他从没见过这个姑娘,只一眼,怎么就能让他心潮起伏,甘愿用一场事故来换和姑娘搭讪的机会呢? 关于突如其来的爱情,文人会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说得热泪盈眶,感天动地。但换做叔本华,他只会,哗,泼一盆冷水:哪门子情深啊,别酸了,都是生命意志在作祟而已。 生命意志,全称“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和繁殖本能”,别名,生存欲和繁殖欲,说白了,就是要活着,不仅要自个活,还要全人类活,要整个人类物种的绵延不息。既然爱情是实现人类繁殖的必经之路,生命意志当然要把它包装成热烈的、美好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致命诱惑,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诚然,你找姑娘要微信号的时候,很有可能不会直接想到传宗接代的大业。但是,没想到不代表不存在,按照叔本华的说法:我们自身会分裂成两半,一半是意识,另一半是潜意识,意识是马仔,潜意识是老大,马仔听命于老大,但无法知晓老大的全部计划。马仔只知道老大下令了:“哇,好漂亮的姑娘,快,去要微信号”,却没资格闯入老大的秘密花园,不知道老大正在偷悄悄计划着要生娃娃呢。 由于生命意志的终极目标是“生孩子”,于是,一切都要为子孙后代服务。怎么才能保证下一代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健全?很简单,互补呗,大鼻子和纽扣鼻子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完美的鼻子。生命意志满脑子都是怎么造福后代,丝毫不关心你的个人幸福,于是,你爱上的人,往往是高度适合下一代,而非适合你自己的人。 你想想,毕竟要互补嘛。喜欢热闹,一到大半夜就呼朋唤友、喝啤酒撸串的汉子,跟谁最互补?一般情况下,他会迷上文静羞涩的小姑娘;而横冲直撞一腔热血哗哗撒的人呢,往往又跟谨小慎微的人最互补,好让下一代不至于太莽撞也不至于太胆小。 没错,中和出来的下一代的确更健全了,但你俩呢,很可能哪哪儿都不同,完全合不来!结果婚姻就变成了坟墓,你和曾经热恋的恋人相看两厌。 怎么样,见识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了吧?不过,他说这些,还真不是为了丧我们,让我们别结婚生子,全人类一起灭亡吧。相反,他是想让我们摆脱期望,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反正人人都要受生命意志的摆布,众生皆苦,想想别人和自己一样苦,普天之下,众生的悲苦无不同,总算是丝安慰吧。 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如果你都听这些哲学家的话,岂不是要精神分裂了,所以怎样过好你的一生,都应该由自己做主。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