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楷兼备!两件八尺作品入十二届国展

 天涯若比邻印军 2019-12-10
笔:长锋兼毫(行书)、“妙笔生花”(楷书)
墨:明墨加云中燕宿墨
纸:蜡染绢纸(行书)、洒金蜡染笺(楷书)
砚:普通石砚
创作环境:书房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我有幸入展了两件作品,一件行书、一件楷书。现简要介绍两件作品的创作情况。

一、行书创作

行书作品书写内容为恽寿平题画诗三首,选用仿古色蜡染绢纸,以八尺二条屏的形式进行书写,大字五行,小字两行。创作时以王觉斯、傅青主书风为依托,掺以颜鲁公、何子贞之笔意,不拘于一家一帖,力求取法多元,融合多家之长。用笔上追求放纵跳跃、左突右冲。用墨浓淡枯湿交融,制造块面,以配合章法的多元变化。行轴多取斜势,欹正相倚。作品整体大小错落、虚实相生,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力求使作品获得较高的、多层次的审美价值。作品写了数遍,择其一给老师点评,老师充分肯定并指出个别需要调整的地方,再调整两遍后,得到老师的再次肯定便拼接完成寄出。

张彬华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行书秋窗中堂
规格 238cm×101cm

此次国展的行书作品,我是作为重点准备的,在征稿启事出来后的两个月里,遍临手头上拥有的王铎、傅山行草字帖,颜真卿、杨凝式、李建中、何绍基等书家的行书字帖亦有所临习。此作意在提取诸多法帖的优秀元素,融合多家法帖的养分和笔法,化古为己,以提炼出属于自己追求的审美风尚,避免在面貌上与别人趋同。

当然就这件作品而言,问题还有很多。在融合诸家的过程中,颜真卿的敦厚和王铎的雄强被消解,表现得不突出。过于强调提按及线条过度缠绕导致视觉上的花哨和空间的琐碎,亦是今后学书路上仍须调整、提升之处。

二、楷书创作

楷书作品节录方薰《山静居画论》,选用洒金蜡染纸,以八尺四条屏的形式书写,每条三行。平时多书大字行草,对楷书一直没有深入研究。或许也正因为行草书写得多,便能够不流于死板僵化地写楷书,而是在整体布局上,惯于制造块面,加强轻重虚实对比,并在楷书作品中掺以行书笔意,丰富楷书元素,使其端庄中见性情。因为已经写好一件较为满意的行书作品准备寄出,所以写这件楷书作品时显得从容淡定,不急不躁。此作大致以颜真卿《勤礼碑》《自书告身帖》的风格为主基调,融合何绍基楷书线条的中段变化,偶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轻松飘逸之气,加强作品粗细、大小、巧拙的对比。落款行书则略带颜真卿、何绍基笔意。整幅作品一遍写就。用楷书投国展仅作为一种尝试,并未对入展抱有希望,不料却有无心插柳之效!

张彬华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楷书古者中堂
规格 240cm×121cm

虽然试着增加许多元素来丰富整件作品,但细观之,此作略显稚嫩,用笔、结字都存在不足之处。作品能入展,或是章法、构图尚有可观之处,亦或是运气较好罢了。

三、总结反思

国展于我而言并非最终归宿,也非新的起点,而是学书道路中的一场“能力测试”,若执念于此,必坠魔道,不得不察。学习书法,需沉下心来,笃定内敛,与古为徒,精勤守拙。所谓“自古无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累之心”,望自己能不逐世好,不随时流,以书为乐!(原标题为“与古为徒 精勤守拙”)
供稿:2019《书法报》第48期
2020年《书法报》系列报纸
有奖订阅,火热征订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