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说儿子不好养,是因为男孩要比女孩淘,没有女孩那么好管教。 尤其是3岁后的男孩,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行为上和语言上开始有了叛逆的表现。 比如你让儿子吃饭的时候,他会问你“为什么要吃饭?不吃饭会怎么样?你做得什么饭?我不想吃这个”等等一系列的叛逆话语。 ![]() 举例小明今年3岁半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上他是最淘气的存在,老师不管说什么,他总想接几句话,为此老师已经找他父母谈过好几次话了。 小明的父母回家也和他好好的说了一下,让他上课时别老接老师的话,安静一点。 可是,因为孩子太小,家长好说坏说孩子也似懂非懂的听着,但是,等到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又开始调皮捣蛋了。 父母这次可真的生气了,接小明回家之后,便对他开始进行了“打骂教育”,他父母以为打他几下总会长点记性吧? 但是,让父母万万没想到的是,小明竟然连一天都没有挺住,第二天像昨天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在幼儿园里还是继续的调皮捣蛋。 像小明这样的男孩子有很多,有时候父母生气急眼了,甚至还会用“打骂教育”,却一点用也没有。 ![]() 教育儿子最聪明的方式:“后果体验法”为什么叫后果体验法呢?顾名思义,这个这方式是让孩子可以知道做错事情的后果是什么样的,这样孩子就不敢去做了。 这个办法相信有很多家长都用过,只是没有做到位,所以孩子才会不听话的。 比如你自己家里的孩子想要玩玩具,但是每次玩完之后他们都不会主动的去收拾。这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不收拾玩具的后果是什么,“像你要不收拾的话,以后就没有玩具可以玩了。” 你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以为你是在吓唬他,但是你把这个后果给他彻底的做出来,让他知道并不是说说而已,这样他们下次玩玩具的时候,或者做其它事情的时候就不敢不听话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后果是什么。 ![]() 为什么说“后果体验法”比打骂好?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身为家长的你们,如果知道早点买房子会赚钱,那你们是不是早就买房子了? 这个道理在孩子身上也很管用,在他们知道,如果不听家长的话,后果是很糟糕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听从家长的安排,也不敢不听话了。 ![]() 用聪明的方式教育孩子,胜过“打骂教育”数倍连父母有时都会犯错,就别说孩子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打骂教育”,因为他们觉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就是孩子能做错的事情,所以才会打孩子。 但其实,打骂教育并不会对孩子起到决定性的效果,有时之所以会听家长的话,是因为怕父母打自己,并不会长记性。而且,打骂的次数过多,孩子在内心中会起到一定的抵抗和叛逆心理,时间一长,叛逆的状态就会慢慢的展现出来。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试误法”:指的是如果重复练习某一件事,发生错误的机会会变小。 同理可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犯错所带来的后果,反复的体验几次之后,孩子还会继续犯错吗?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尽力的避免“打骂教育”的发生,不要一错再错下去,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越来越大。 |
|
来自: 360_ss_note2 > 《JY》